搜索到521篇“ 腰椎不稳症“的相关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摘除融合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摘除融合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伴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16例LDH伴腰椎不稳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实验组(n=65)。对照组行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实验组行腰椎间盘突出摘除融合钉棒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手术评分、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腰椎影像学参数(椎间盘腹侧高度、椎间盘背侧高度、椎间孔间最大高度、棘突顶距)、术后并发发生情况及植骨融合率。结果:实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3、6、12个月,实验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12个月的腰椎影像学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6、12个月的植骨融合情况较好73.31%、81.54%、90.7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摘除融合钉棒固定治疗LDH伴腰椎不稳的疗效良好,且术后并发发生率较少。
马祖宁李要争章鑫陈国豪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症疗效
腰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年
探究腰椎不稳患者腰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医学实验观察对比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72例腰椎不稳患者资料进行调研分析,依照植骨融合手术方法差异,分为病患数相同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小组,分别予以腰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和Cage植骨融合治疗,就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相关指标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77.78%(28/36),有统计学参照意义(X2=4.571,P=0.032,P<0.05)。研究组在腰背痛手术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上对比对照组有着更为明显的应用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不稳治疗中Cage植骨融合的方法,对比腰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疗效更佳,并对降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手术指标提供了条件,可作为有效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宋光泽李永军李树明刘申韦兴
关键词:腰椎不稳症
加减水蛭桃仁汤改善腰椎不稳TLIF术后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减水蛭桃仁汤改善腰椎不稳TLIF术后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至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前瞻性临...
胡博
关键词:腰椎不稳症神经根性疼痛水蛭
文献传递
不同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方式治疗高龄腰椎不稳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方式治疗高龄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高龄腰椎不稳患者65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心组(n=35)、空心组(n=30)。实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骨水泥强化普通实心螺钉,空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骨水泥强化空心螺钉。统计两组手术情况、并发发生率、神经功能分级、融合情况、术前及术后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椎体变形指数。结果空心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实心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组坚强骨融合率(93.33%)与实心组(9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空心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实心组,Cobb角、椎体变形指数小于实心组(P<0.05);术后3、6个月空心组VAS及ODI评分低于实心组,JOA评分高于实心组(P<0.05);术后1个月空心组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实心组(P<0.05);空心组并发发生率(6.67%)与实心组(2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普通实心螺钉、空心螺钉均骨融良好,术中失血量相当,但骨水泥强化空心螺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并可有效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减轻疼痛及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腰椎功能。
陈晓峰李浩梁志洪蔡东岭郭伟俊韩桩汛劳泽辉祝诚华
关键词:腰椎不稳症椎弓根螺钉骨水泥神经功能
CT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在腰椎不稳患者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CT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在腰椎不稳患者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腰椎不稳患者48例,采用抽签方法分为X线组和CT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术治疗,X线组术中采用X线辅助手术治疗,CT组采用CT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借助3D打印技术治疗,两组术后7 d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腰椎活动度、腰椎功能、疼痛情况、置钉准确率及术后并发发生率。结果:CT组治疗后7 d伤椎高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均高于X线组(P<0.05);Cobb角及VAS评分均低于X线组(P<0.05);CT组置钉准确率高于X线组(P<0.05);CT组术后感染、脑脊液漏、切口出血、内固定松动发生率低于X线组(P<0.05)。结论:CT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在腰椎不稳患者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术中应用能提高患者腰椎活动度及置钉准确率,降低术后并发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梁浩辉张史飞任绍东陈坚
关键词:3D打印CT腰椎不稳症腰椎活动度
腰椎不稳的诊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腰椎不稳是常见的骨科疾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正常生理负荷下患者仍无法维持腰椎正常的序列关系,临床表现出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畸形及致残性疼痛等状。近年来,腰椎不稳的诊疗手段不断更新,现就国内外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该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尤立攀蒋华生梁振魏波
关键词:腰椎不稳症腰腿痛椎间融合
循膀胱经推拿法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循膀胱经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选择32例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均以腰腿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健康宣教联合常规推拿;治疗组:健康宣教联合循膀胱经推拿。治疗前后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法(OD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OD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ODI评分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膀胱经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疗效显著,且强于常规推拿。
董辉张亚峰
关键词:推拿循经推拿膀胱经退行性腰椎不稳症腰腿痛
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年
目的探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IS-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MIS-TLIF治疗后,不仅严重并发发生率低,且能缩短患者手术用时、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岳金鑫游建军
基于量化X线技术腰椎不稳仿真模型建立及在手法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背景腰椎不稳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由于腰椎不稳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状和量化、客观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断、病理机制研究、疗效评价等方面给临床实践带来了一定困扰。中医手法治疗腰椎不稳具...
周智毅
关键词:腰椎不稳症手法治疗
小牛骨椎间融合器配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治疗腰椎不稳的中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比较在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下选取小牛骨融合器与PEAK融合器两种不同融合材料手术治疗的患者在12个月后复查结果,选取出内固定配合融合器手术方式的一种更高融合率、更低人体排异反应率的融合材料,...
高峰
关键词:腰椎不稳症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张亚峰
作品数:136被引量:439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腰椎 腰椎不稳症 骨质疏松症 疗效 脊髓损伤
杨惠林
作品数:1,587被引量:8,926H指数:4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水泥
王建伟
作品数:290被引量:1,284H指数:16
供职机构:无锡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症 脊髓康 骨折 刘氏
唐天驷
作品数:602被引量:5,734H指数:3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腰椎 椎体后凸成形术 颈椎 脊柱骨折
李波
作品数:319被引量:841H指数:13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腰椎 颈椎 骨折 胸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