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篇“ 腰椎旁“的相关文章
腰椎神经阻滞麻醉联用全身麻醉方案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探究腰椎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方案共同应用于肾移植手术中的临床个价值。方法 择取2021年10月-2023年11月本院经门诊收治入院的肾移植手术患者120例,利用将信封双盲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联用全身麻醉与腰椎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中入液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药物丙泊酚的用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2h及4h时静息及活动状态下评估的NRS分值均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0.05);在术后,观察组在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应用补救镇痛泵比例方面均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肾移植手术中,联合应用全身麻醉以及腰椎神经阻滞麻醉方案,不仅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程度,还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减少手术风险。
王彦强蒋晓群
关键词:全身麻醉肾移植手术
超声引导腰椎射频治疗坐骨神经痛对患者腰背痛功能障碍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引导腰椎射频治疗坐骨神经痛对患者腰背痛功能障碍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射频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射频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腰椎射频治疗,2组均治疗观察14d。对比2组患者的腰背痛功能障碍状况和疼痛程度、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7、14d后,射频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射频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2组腰背痛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射频组腰背痛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腰椎射频治疗坐骨神经痛能促进缓解疼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还可改善患者的腰背痛功能障碍状况。
乔路筱要新宇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炎症因子
腰椎肌脂肪浸润分级及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腰椎肌是邻近脊柱四周多个肌群的总称,分为前群和后群,后群主要包括腰大肌、多裂肌和竖脊肌,其中竖脊肌由髂肋肌、骶棘肌、最长肌三者组成。在腰椎肌中,腰大肌、多裂肌和竖脊肌是维持腰椎稳定性、保证脊柱功能的重要肌肉,同时也是引发腰部疼痛的主要肌肉[1]。腰椎肌脂肪浸润是椎肌退行性改变的重要特征,可导致椎肌力量和耐力的下降。通过测量脂肪浸润率,可以对腰椎肌脂肪浸润程度进行评估,有利于患者腰部功能的评估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胡兴律王向阳郝定均
关键词:脂肪浸润竖脊肌椎旁肌骶棘肌临床治疗方案多裂肌
腰椎神经阻滞加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腰椎神经阻滞加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LDH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腰椎神经阻滞,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刀脊神经触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腰部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下肢麻木、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部前屈、后伸、侧屈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前屈、后伸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麻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麻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采用针刀脊神经触激术配合腰椎神经阻滞治疗重症LDH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重建腰部功能,减轻腰部活动受限,并展现出高安全性。
聂建军杨帆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椎肌结构改变的MRI定量评估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 利用磁共振常规扫描及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定量评估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CNLBP)患者腰椎肌的结构改变,为临床诊治CNLB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CNLBP患者45例(CNLBP组),同期招募健康志愿者28例(对照组),进行磁共振矢状位及轴位T2WI、DTI扫描,在L3/4、L4/5、L5/S1椎间盘中心层面的轴位T2WI及DTI图像上测得双侧多裂肌、竖脊肌功能横截面积(functional cross sectional area, FCSA)、脂肪浸润率(fatty infiltration rate, FIR)、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同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量表评估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分析CNLBP组与对照组之间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BMI)及双侧多裂肌、竖脊肌相对功能横截面积(relative functional cross sectional area, RFCSA)、FIR、FA及ADC值的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性别、BMI及下腰痛与双侧多裂肌、竖脊肌FIR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检验VAS、ODI评分与双侧多裂肌、竖脊肌RFCSA、FIR、FA、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CNLBP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CNLBP组双侧多裂肌、竖脊肌RFCSA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NLBP组双侧多裂肌、竖脊肌FIR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FIR呈正相关,BMI与FIR不具有相关性,女性、下腰痛患者更易发生脂肪浸润。Spearman检验结果显示,ODI评分与双侧多裂肌及竖脊肌RFCSA呈显著负相关(P<0.05),VAS、ODI评分均与双侧多裂肌及竖脊肌FIR呈显著正相关(P<0.05)。CNLBP组双侧多裂肌及竖脊肌FA值降低、ADC值增高,L3/4节段右侧多裂肌FA及L4/5、L5/S1节段�
李鑫娅刘丹韦福利袁铭婧文瑶
关键词:非特异性下腰痛椎旁肌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椎肌结构改变的MRI定量评估
李鑫娅
腰椎神经阻滞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
2023年
目的 探究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用腰椎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治疗的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的32例患者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的32例患者在全身静脉麻醉之前先给予腰椎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为(25.19±1.67)min,短于对照组的(40.68±3.41)min;警觉/镇静评分为(3.47±0.58)分,高于对照组的(2.18±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用腰椎神经阻滞麻醉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芮鹏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效果
肌肉间隙入路手术切除胸腰椎肿瘤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椎肌肉间隙入路手术切除胸腰椎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椎肌肉间隙入路手术切除的25例胸腰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胸椎椎肿瘤9例,腰椎肿瘤16例。25例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均为神经鞘瘤。手术出血量50~150 ml,平均80 ml;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住院时间6~10 d,平均6.8 d。术后神经根放射性疼痛均缓解,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未出现腰椎术后综合征、蛛网膜下腔-胸膜瘘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48个月,椎体稳定性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椎肌肉间隙入路利用自然间隙完成肿瘤切除,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相对少,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方法。
李丹罗冬冬赵海林胡骕李佩恒彭彪
关键词:胸椎腰椎显微手术
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联合腰椎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脊柱源性腹痛的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联合腰椎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脊柱源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脊柱源性腹痛患者23例,年龄、性别不限,病程>3个月,腰椎存在多个压痛点,经相关科室排除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科等疾患。给予腰部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设置参数75℃、80 s),术后即刻选择腰椎棘突、椎板、关节突关节、横突等多个压痛点行密集型银质针导热治疗(设置参数110℃、20 min),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12周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1、4、12周时VAS评分分别为(2.4±1.0)、(1.0±0.8)、(0.8±0.7)分,治疗后1、4、12周时PSQI评分分别为(6.9±1.8)、(4.2±1.2)、(3.8±1.3)分,两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0~3分例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治疗后各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治疗后1、4、12周显效率分别为87.0%(20/23例)、95.7%(22/23例)、95.7%(22/2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295),未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脊柱源性腹痛采用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联合腰椎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孙晶高勇于慧
关键词:脊神经射频疗法银质针脊柱源性腹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肌结构与椎体骨折相关性的MRI研究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腰椎肌的结构改变特点,并分析腰椎肌影像学结构参数与OVCF严重程度、临床常用评...
王昊雷
关键词:脂肪浸润

相关作者

鞠智卿
作品数:43被引量:263H指数:8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玻璃酸钠 疗效观察 髌骨软化症 神经节 肌力训练
李昭扬
作品数:17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21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疗效观察 疗效比较 中药熏蒸 超短波 腰椎旁
王健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21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旁 椎旁注射 临床疗效观察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射
郑宝森
作品数:173被引量:1,755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阿霉素 疼痛 背根神经节 神经节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谭建强
作品数:20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蛛网膜下腔 地佐辛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椎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