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篇“ 膈下动脉“的相关文章
导管开窗技术在右动脉供血的肝癌TACE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导管开窗技术在右动脉(right inferior phrenic artery,RIPA)供血的肝癌TACE超选择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烟台毓璜顶医院对5例合并RIPA供血的肝癌患者进行TACE中采用常规插管技术微导管RIPA超选择插管失败后,应用导管开窗技术完成RIPA的超选插管。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RIPA超选择插管及TACE治疗,手术成功率100%,超选择插管时间(3.2±2.39)min。术后肝肿瘤指标较前降,肝功能指标无明显降,按照mRECIST标准进行评估疗效,其中3例达到部分缓解(PR),2例达到完全缓解(CR)。5例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导管开窗技术可提高RIPA供血的肝癌患者TACE时RIPA超选择插管的成功率,安全有效。
王如建姜雨田付强盛忠峰陈勇姜文进
关键词:右膈下动脉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的影像与介入治疗效果
2024年
目的研究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影像学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接受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为肝脏肿瘤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肿瘤供血的动脉分支实施栓塞治疗,其中74例患者采用5F Cobra型导管,另外6例实施同轴微导管。随后将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位置分布情况、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以及治疗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入组的8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7.50%)肿瘤位于肝脏深部,其他74例患者(92.50%)肿瘤接近或已经累及到肝表面。80例患者中,均表现为右隔动脉参与肝肿瘤供血,其临床特征以主干显著增粗为主;共有6例患者发生了肌痉挛,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且该并发症于30 min后自行缓解。其中1例患者发生了顽固性呃逆,3 d后自行消退,占1.25%。80例患者均栓塞成功,其中54例一次性成功,另外26例二次动脉栓塞成功;此外,治疗后,患者的AF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本研究开展了动脉介入肝脏肿瘤的血管造影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在靠近肝被膜或横膜的部位,采用右侧动脉为其提供血液,实现了高效率的化学栓塞,但同时也要注意难治性呃逆及肌痉挛等并发症,其疗效明显。
游琴章吴伟宝郭彬
关键词:肝脏肿瘤膈下动脉螺旋CT影像分析介入治疗
基于CTA和DSA评价动脉解剖学变异和临床相关性: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基于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动脉(IPA)解剖学变异的发生率与临床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Google Scholar、CBM、CNKI、WanFang、VIP和Baidu Scholar等数据库,纳入与左、右动脉(LIPA和RIPA)相关的文献,并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包括6754例患者。IPA共干和单独起源的汇总发生率分别为29.4%(95%CI:24.8%~34.2%)和70.6%(95%CI:65.8%~75.2%);IPA共干以起源于腹主动脉和腹腔干最为常见,汇总发生率分别为48.2%(95%CI:42.4%~54.1%)和49.0%(95%CI:43.3%~54.7%);RIPA单独起源以腹主动脉和腹腔干最为常见,汇总发生率分别为40.9%(95%CI:36.7%~45.3%)和34.8%(95%CI:30.7%~38.9%);LIPA单独起源以腹腔干和腹主动脉最为常见,汇总发生率分别为58.5%(95%CI:53.2%~63.7%)和32.6%(95%CI:27.3%~38.1%)。结论:IPA的起源变异十分丰富,熟悉IPA的起源变异对介入放射学、胃肠病学、外科学和创伤学医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严高文严高武李宏伟李勇赵林伟范小萍邓建涛严静王毅
关键词:膈下动脉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META分析
动脉栓塞在巨块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4年
分析、评价在巨块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依据临床资料均衡原则,将36例2021年05月~2023年05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均实施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分析、评价动脉栓塞在该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缩小率与坏死率分别为35.00%、90.00%,对照组分别为20.00%、60.00%,前者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AFP、CA19-9、GGT指标值比对,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GGT指标值均相近(P>0.05),观察组AFP、CA19-9指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66.66%、3年生存率为44.44%,均高于对照组的44.44%和22.22%,两组间差距在统计学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巨块型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治疗中应用动脉栓塞具有较高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后该类患者肿瘤缩小率与坏死率,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张宏宾
关键词:巨块型肝癌介入治疗
右侧动脉参与原发性肝癌供血的影像特征及介入治疗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右侧动脉(RIP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供血中的影像学特征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并分析35例经血管造影证实RIPA分支参与肝癌供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IPA参与肝癌供血影像学特征及介入治疗效果。结果35例RIPA参与肝癌供血患者,肿瘤主要位于肝右叶,插管成功率达100%,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RIPA起源于腹主动脉前壁22例,起自腹腔干开口处12例,起自右肾动脉1例;9例患者第1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时即发现RIPA供血癌灶,病灶均位于肝右叶近顶部,直径较大,部分病灶呈浸润性生长;17例患者第2次TACE治疗时发现RIPA供血癌灶;6例患者第3次TACE治疗时RIPA供血癌灶;3例患者第4次TACE治疗时RIPA供血癌灶;经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所有RIPA参与肿瘤血供的侧支血管均栓塞成功。结论RIPA是原发性肝癌重要的侧支血管之一,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选择性RIPA造影对于发现RIPA侧支供血的病灶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介入治疗效果。
吴庭苗王永华金凡志熊壮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的影像与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2年
分析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的影像特点与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动脉参与肝脏肿瘤患者中,择取56例作为实验对象,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其经过影像学检查,且实施介入治疗,其中,有50例实施5FCobra导管、6例实施同轴微导管。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就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状况、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甲胎蛋白水平进行评估。结果:(1)在56例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后,确定其均为右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其主干相较于正常状态明显增粗,有5例患者病灶处于肝脏深部,比例为8.93%,有51例患者病灶位于肝脏表面,比例为91.07%。(2)一次性栓塞成功的有45例、经过2次动脉栓塞方成功的有11例,成功率为100.00%。在治疗期间,出现肌痉挛的有8例(14.29%)、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有3例(5.36%),均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未对患者造成干扰。(3)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血管的具体状况,针对性的实施介入治疗,保证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可加以推广。
曾文芳
关键词:膈下动脉肝脏肿瘤影像检查介入治疗
动脉参与病灶供血的咯血介入栓塞治疗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动脉(IPA)参与的咯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以期降低病变IPA供血的漏诊率并探究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6月经导管栓塞治疗的51例IPA参与供血的咯血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肺部基础病包括支气管扩张40例、肺结核6例、慢性炎症3例、尘肺1例和肺癌1例。术前CTA示所有患者均存在叶病变,48例(94.1%)胸膜增厚,47例(92.2%)存在异常IPA。术中造影共发现58条责任IPA,造影征象包括管径增粗(n=58,100%)、走行迂曲(n=55,94.8%),分支增多紊乱(n=54,93.1%)、动脉-肺循环分流(n=28,48.3%)。45例(88.2%)肺部病灶由IPA和其他责任动脉共同供血,余6例责任动脉仅为IPA。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栓塞并发症,术后1个月、1年、3年和5年的累积咯血复发率分别为5.9%、20.0%、25.9%和41.7%。结论对于肺叶病灶伴胸膜增厚者,术前、术中充分评估IPA情况是取得介入栓塞后良好预后的重要前提。IPA栓塞咯血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
严海涛施海彬黄祥忠葛坤元刘圣卢光东祖庆泉
关键词:咯血膈下动脉介入栓塞
1例胃癌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致动脉出血的护理
2021年
总结1例胃癌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致动脉出血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胃癌术后出血的评估与急救,二次手术后的早期肠内外营养联合支持治疗、早期个体化活动、腹胀腹泻的中西医护理、接纳承诺心理疗法。经过多学科团队的干预与护理,患者二次手术后康复出院。
范富翠葛娇宇付欢英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吻合口瘘出血
双侧肾动脉动脉变异1例
2020年
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双侧肾各有2支副肾动脉,左、右动脉共干起于右肾动脉,伴肾极静脉及腰静脉变异(见图1)。此类变异罕见[1-3],为丰富解剖学资料和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1肾动脉动脉变异左肾动脉外径7.90mm,自腹主动脉左侧发出.
湛利婷刘静杨祚辉戴罗桓陈良禹袁立明
关键词:肾动脉膈下动脉
背侧入路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尾叶癌致右动脉损伤并发大出血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射频消融(RFA)是治疗肝尾叶癌的常用手段。右背侧入路是经皮穿刺的常用路径。右动脉(RIPA)及其分支位于肌的后部和部,右背侧入路与其走行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一例62岁女性患者,其诊断为肝尾状突肝细胞癌,行右背侧入路经皮RFA,术中发生大出血,通过对肌穿刺处行RFA获得止血。提示右背侧入路经皮RFA具有RIPA穿刺损伤并发大出血的潜在风险。
宁纯民国士刚丁彦彬李卫军刘海生史海军孙文兵
关键词:背侧入路穿刺损伤肝尾叶右膈下动脉经皮射频消融大出血

相关作者

张帆
作品数:42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膈下动脉 化疗栓塞 动静脉瘘
王茂强
作品数:405被引量:1,85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 血管造影术 肝肿瘤 前列腺动脉
刘凤永
作品数:183被引量:82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 卵巢动脉 动脉造影 介入性
宋鹏
作品数:119被引量:59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 肝肿瘤 动脉造影 栓塞化疗
段峰
作品数:185被引量:87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术 介入放射学 卵巢动脉 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