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6篇“ 自我差异“的相关文章
- 青少年“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2024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和心理弹性在二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青少年“理想-现实”自我差异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以及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对47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青少年“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反刍思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两两显著正相关(r=0.21~0.50,P<0.01),心理弹性与青少年“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反刍思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均呈显著负相关(r=-0.50~-0.28,P<0.01);2青少年“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可显著正向预测非自杀性自伤行为(β=0.19,P<0.001),并且反刍思维在二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16;③心理弹性在中介作用的后半段起调节作用(β=-0.17,P<0.001),即随着心理弹性的提高,反刍思维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减弱(心理弹性低分组β=0.43,P<0.001 vs心理弹性高分组β=0.09,P>0.05)。结论:青少年“理想-现实”自我差异不仅可以直接预测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还可通过反刍思维间接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产生影响,心理弹性在这一中介作用的后半段起调节作用。
- 赵亚楠张兴慧
- 关键词:心理弹性反刍思维
- 从个体自我差异的角度探讨MOBA游戏厌倦的成因及其影响
- 曹锐
- 大学生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作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网络游戏成瘾严重危害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减少大学生游戏使用频率,预防其网络游戏成瘾,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有限自制力理论和情绪调节过程模型,探究大学生现实-理想...
- 胡佳晨
-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自我控制
- 社交媒体使用和体像自我差异对身体欣赏的影响
- 身体欣赏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持积极评价的态度,并拒绝把媒体宣扬的理想外表作为美的唯一形式。已有研究证明高水平的身体欣赏能够抵御“以瘦为美”的刻板化理想外表带来的不良影响。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民众普遍存在对体型的不满和焦虑,...
- 周惠
- 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对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作用及干预
- 为了探讨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与理想-现实自我差异的关系,本研究使用问卷法对521名被试的CPTSD水平、理想-现实自我差异水平、自尊水平与控制感水平进行测量,通过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建立链式中介模型。另外...
- 张馨方
- 关键词:自尊控制感
- 社交媒体使用从成瘾向不持续使用的行为转变——基于自我差异理论视角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成瘾危害日益凸显,厘清社交媒体使用从成瘾到不持续使用的行为转变机制,为用户减轻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提供新的视角。[方法/过程]文章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构建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模型,揭示社交媒体成瘾、负面情绪(社交焦虑、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自我效能在社交焦虑和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网络调查问卷收集到399份有效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方法进行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成瘾正向影响社交焦虑、抑郁、不持续使用意愿;社交焦虑正向影响抑郁、不持续使用意愿,抑郁正向影响不持续使用意愿。自我效能对社交焦虑、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
- 万莉程慧平闻心玥
- 自我差异对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 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气候恶化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为这些问题买单的最终会是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将会遭遇巨大阻力,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将直接遭受威胁。绿色发展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型...
- 邹雪寒
- 关键词:自我差异绿色产品广告诉求
- 社交网络用户“线上-线下”自我差异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和社交网络的繁荣,衍生出来一种新的自我存在方式,即个体在社交网络中构建的自我,本研究将其称为线上自我。线上自我是指个体在社交网络中表达的各方面的自己;线下自我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表达的各方面的自己。线上自...
- 唐秀媛
-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
- 基于自我差异理论的补偿性消费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22年
- 补偿性消费具有日常化的性质,能够用来解释许多非理性的消费现象。本文基于自我差异理论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并将补偿性消费界定为消费者为了缓解自我差异或者自我差异下的负面情绪而进行的消费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消费决策理论分析补偿性消费与传统消费的差异,认为补偿性消费的识别特征是非真实购买动机。补偿性消费模型从自我差异理论解释了自我差异如何作用于补偿消费,但其仅侧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常见的补偿性消费包括成瘾性消费、冲动性消费、强迫性消费、自我馈赠、炫耀性消费等。未来研究可以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探讨不同类型的差异对补偿性消费的影响,也可以进一步探讨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补偿性消费,抑或将补偿性消费的研究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以及结合特定人群进行深入分析。
- 桑辉王雪杰
- 关键词:自我差异非理性消费
- 自我差异对初中生游戏成瘾的影响:化身认同和游戏乐趣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2
- 2022年
- 为探讨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机制,基于自我差异和自我逃避理论,采用相关量表对50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差异显著正向预测化身认同;化身认同对游戏乐趣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自我差异可以通过化身认同、游戏乐趣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游戏成瘾产生影响。
- 陈璇陈雪宁
- 关键词:游戏成瘾自我差异
相关作者
- 张文仙

- 作品数:36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太原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自我差异 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 生活满意感
- 廖凤林

- 作品数:39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自我概念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中学生 自我差异
- 张连成

- 作品数:121被引量:35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运动员 自我控制 心理疲劳 运动员心理疲劳 身体锻炼
- 吴少波

- 作品数:10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自我差异 青少年 抑郁 中介作用 理想自我
- 贾远娥

- 作品数:16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弗吉尼亚大学
- 研究主题:自我差异 大学生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