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78篇“ 自然实验“的相关文章
税收征管数字化与企业行为——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综述
2024年
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金税三期为代表的税收征管数字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深入理解税收征管数字化的经济后果具有深远意义。金税三期工程上线带来的准自然实验契机,为探究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因果推断研究场景,税收征管数字化与企业行为相关文献与日俱增。基于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代表性文献的梳理,文章发现已有研究主要涉及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纳税行为、信息披露、财务决策和其他行为的影响。在简要介绍税收征管数字化概况,对现有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后,文章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着稳健性检验不足、部分问题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关于中小企业的研究较少等问题,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孙倩
关键词:税收征管
“双积分”政策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经营绩效:一项准自然实验
2024年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27家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的方法考察“双积分”政策实施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双积分”政策显著提高了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即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将双积分政策带来的规制压力内化为企业经营的动力,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2)在作用机制方面,“双积分”政策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汽车销量将规制压力内化为企业经营的动力,从而最终提升其经营绩效;(3)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以及政策施行时间较长时,“双积分”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效果更显著。
赵小磊
关键词:经营绩效
信用评级与农户内部收入差距——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追踪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本文立足中国农户信用评级基本制度,论述了信用评级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缓解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制度安排的影响差异。同时,以试验区开展村庄逐户评级为契机,基于湖南省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用评级对村庄基尼系数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低收入户收入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检验作用机制发现,相较于高收入农户,信用评级对提高低收入农户信贷需求及可获性的积极影响更加显著;制度安排方面,在村两委参与程度较高,以及评定等级绑定利率优惠的制度安排下,信用评级的效果增强。基于此,本文认为,应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户信用评级,重视村两委在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中的积极作用,并考虑将评定等级绑定利率优惠,以实现农村金融的“普”与“惠”,促进共同富裕。
张宁羊泽寅喻晓芬刘丹
关键词:收入差距共同富裕
注册制改革对IPO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一个准自然实验
2024年
本文以2018—2021年A股IPO公司为样本,构建了PSM-DID模型,实证研究了注册制改革对IPO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显著减少了IPO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尤其是更为显著地减少了非国有性质IPO公司的“业绩变脸”和经由低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IPO公司“业绩变脸”。影响机制检验进一步发现,注册制改革通过引导IPO公司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促进IPO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降低IPO公司壳价值这三种影响机制,减少了IPO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研究结果不仅从不同的视角评估了注册制改革的政策效果,还可以为有关部门在推行注册制过程中促进IPO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毛杰毛杰许宇鹏
线上处方加大药物滥用的风险——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2024年
药物滥用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处方类药品滥用成为当前药物滥用的新趋势.一直以来,我国对处方类药品滥用监控严格且颇有成效.然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医疗线上问诊的兴起,线上处方取得合法地位并得到迅速的推广,给我国现有处方类药品监控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线上处方存在匿名性、易得性与低成本性,处方权审核缺位、医患交流不充分、虚拟电子身份真实性无法确认等问题,其广泛应用很有可能加大处方类药品滥用的风险.截止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工作提供因果性证据.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交互理论和控制平衡理论,利用我国某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线处方功能设计准自然实验,收集了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15318位医生和7857类药物的线上需求信息,采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方法,因果性地验证了线上处方的开通会加大处方类药物的滥用风险,且这种风险主要是来自“患者”短期内多次向线上平台提出药物需求.本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互联网医疗发展社会影响的认识,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者、网站所有者和相关法律监管部门提供管理启示,为科学完善线上处方的监管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党媛媛周文慧
关键词:药物滥用双重差分模型
基于中国重点城市生态环境政策的“污染天堂假说”准自然实验
2024年
为了揭示生态环境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在“双碳”目标下,基于“污染天堂假说”理论,选取2003—2020年全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是否为环境保护重点监控城市作为标准,将287个城市划分为控制组与对照组,分别构建了实证模型,开展了双重差分研究,并对双重差分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1)实证模型的双重差分结果均具有稳健性。(2)环境规制对外商投资具有抑制作用;相较于非重点城市,环保重点城市的实际利用外资水平降低了0.125%。(3)环保重点城市中,东部城市受环保重点城市政策的影响较中西部城市的更为显著,且相比高污染城市,低污染城市的实际利用外资水平的下降幅度更大。
刘叶张梦珂李文静
关键词:环境政策
专利开放许可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英德两国的准自然实验
2024年
作为专利许可形式之一,开放许可是促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与知识溢出的重要制度设计。2021年我国引入该机制,但在具体机制设置上尚存在争议。在比较视角下,分析英国与德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具体机制设计上的异同,整理2004-2020年在两国登记开放的专利样本,与专利申请人信息、专利引用信息相匹配,使用异时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两国开放许可制度对于申请人专利技术扩散的激励效应。实证分析发现,英德两国开放许可制度对于知识溢出的激励效应较为有限,并没有呈现显著正效应。德国开放许可制度提供了相对高额的专利费用减免额度,拥有更多本国中小型企业的登记使用,英国开放许可制度对于外国大型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更为显著,呈现更多面向外国企业的强制许可替代制度功能。除此之外,专利开放前的被引数量对知识溢出效应呈现显著交互作用,而专利新颖性特征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刘夏陈栗王欣宇
关键词:知识溢出
分行业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来自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的准自然实验
2024年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是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沪深交易所分批次实施的行业信息披露制度为观察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对微观企业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机会。本文以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分行业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政策的实施对企业专利申请总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区分专利类别后发现,表征企业创新质量的高质量专利申请显著增加,说明分行业信息披露促进了有价值的创新,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通过增大机构投资者治理压力、行业竞争压力以及提高分析师关注度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信息敏感性和创新性更高的行业,分行业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从分行业信息披露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对我国持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罗宏吴丹郭一铭
关键词:信息环境
化肥“零增长”政策会影响粮食安全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RD检验被引量:3
2024年
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4—2021年的面板数据,将2015年化肥“零增长”政策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断点回归实证检验化肥“零增长”政策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此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断点回归结果表明:化肥“零增长”政策可显著降低化肥施用强度,同时对粮食产量和3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化肥“零增长”政策对粮食产量的促进效应源于化肥利用效率的提高,粮食主产区内高度集中且呈规模化的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能够催生粮食增产的规模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化肥“零增长”政策冲击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和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均显著提升,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降低。粮食主产区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同时,确保了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甚至提高,进而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由此表明,进一步实施化肥“零增长”政策,可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双赢”,更好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林珊于法稳代明慧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
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第一批环保督察的准自然实验
2024年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对环保治理体系不断进行完善,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是中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文章以督察城市内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督察组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显示: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提高企业绿色发明申请量,从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备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分析。机制检验显示,中央环保督察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加快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异质性分析中,东部地区企业对环保督察具备更高的敏感性,政策促进效应更加显著;中央环保督察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督察组对大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型企业情况相反。
葛晓晨李鹏举
关键词:双重差分全要素生产率

相关作者

王立勇
作品数:140被引量:1,47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研究主题:财政政策 波动性 潜在经济增长率 自然实验 经济增长率
张宏亮
作品数:142被引量:980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投资者保护 上市公司会计 自然实验 国有企业 企业
陈胜蓝
作品数:74被引量:1,439H指数:19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投资者保护 自然实验 高管薪酬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逯进
作品数:171被引量:1,411H指数:2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实证分析 中国省域 金融生态
张世伟
作品数:132被引量:1,183H指数:2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农民工 工资 最低工资 劳动力市场 微观模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