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59篇“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相关文章
低氧预适应对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条件下对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杀伤活性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对照组(A组)、急性低氧组(B组)和HPC组(C组)3组,通过MTT比色法分别检测3组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通过EILSA检测NK细胞分泌干扰素-γ,Real-time PCR检测穿孔素、颗粒酶的表达量,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低氧预适应组与急性低氧组相比NK杀伤力较强(P<0.05),其中12 h时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P<0.05)。小鼠NK细胞分泌IFN-γ从4 h到16 h均逐渐下降(P<0.05),显示低氧预适应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较低氧组更能适应低氧;HPC组与B组相比低氧损伤减轻,分泌穿孔素、颗粒酶表达多于低氧组(P<0.05)。结论:初步确定NK细胞在HPC与低氧组相比,NK细胞杀伤功能有所恢复;IFN-γ、穿孔素、颗粒酶蛋白的分泌量均有所升高。
任可刘晓梅张涛刘友陈建芳刘锦龙
关键词:低氧预适应自然杀伤细胞小鼠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KC)活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385例接受结肠镜检查者按检查结果分为结直肠癌(CRC)组16例、结直肠腺瘤组68例及无瘤组301例。各组均接受NKC活性检测。比较各组之间的NKC活性是否有差异。分析NKC活性与CRC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CRC组的NKC活性水平低于结直肠腺瘤组(中位数638 pg/mL VS 931 pg/mL,P=0.026)。结直肠腺瘤组的NKC活性水平低于无瘤组(中位数931 pg/mL VS 1319 pg/mL,P=0.031)。NKC低活性者(<268 pg/mL)与高活性者(≥268 pg/mL)比较,前者CRC(6.22%VS 2.07%,P=0.041)和结直肠腺瘤(22.28%VS 12.95%,P=0.016)的发生率更高。结论:NKC活性会随着CRC发病风险增加而降低。NKC活性可为判断结直肠病变性质提供参考。
梁敏薛大伟张念杰马志卫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活化性受体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MDD)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活化性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北部战区总医院精神心理科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25例MDD患者纳入B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25例健康人群纳入A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右利手、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与抑郁症筛查量表(PHQ)评分等一般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受体表达水平。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及男性、未婚与右利手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PHQ评分、HAND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D3^(+)CD4^(+)、CD4^(+)/CD8^(+)、CD19^(+)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穿孔素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D患者的免疫功能存在异常,其NK细胞活性降低的趋势可能受到NKG2D表达与胞内穿孔素分泌水平降低的影响。
金洪洲徐天朝杨冀于颖李冬冬慈轶宏祁娜张鸥于卉影
关键词:抑郁症自然杀伤细胞穿孔素
胸腺依赖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检测在不同化疗疗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检测在不同化疗疗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厦门市海沧医院接受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的80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组(n=44)和部分缓解组(n=36)。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对象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疾病组与对照组,以及化疗前后疾病组不同疗效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化疗前,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活性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化疗4个周期后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活性水平高于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CD8+水平低于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缓解组化疗前、化疗2、4个周期后CD3+、CD4+、CD8+、CD4+/CD8+以及NK细胞活性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在DLBCL患者中存在明显表达异常,且不同疗效反应下其表达水平亦不相同,检测结果有助于对DLBCL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估,值得深入研究。
李雯雯周章军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细胞介素18对斑秃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调控
2022年
目的观察斑秃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变化,评估IL-18对NK细胞活性的调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67例斑秃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血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NK细胞亚群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IL-18水平。使用重组人IL-18刺激PBMC,建立PBMC与721.221细胞、K562细胞、P815-Ab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NK细胞中CD107a表达细胞比例和CD16表达细胞荧光强度,评估NK细胞功能。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结果斑秃组CD56^(+)CD16^(-)NK细胞比例(8.12%±3.14%)低于对照组(10.78%±4.08%,t=3.33,P=0.001),CD56^(+)CD16^(+)NK细胞比例(46.08%±15.21%)高于对照组(32.14%±10.45%,t=4.22,P<0.001),CD56^(-)CD16^(+)NK细胞比例(28.81%±8.65%)与对照组(27.09%±7.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383)。斑秃组血浆IL-18水平(112.0±23.72 pg/ml)高于对照组(99.34±15.15 pg/ml,t=2.48,P=0.015)。斑秃组NK细胞与721.221细胞、K562细胞和P815-Ab细胞共培养后表达CD107a细胞比例(9.53%±1.70%、5.15%±1.35%、6.50%±1.64%)均高于对照组(5.00%±1.17%、4.40%±1.09%、5.13%±1.36%,均P<0.05)。P815-Ab细胞刺激后,斑秃组CD16阳性NK细胞荧光强度(151.10%±59.30%)低于对照组(221.90%±93.56%,t=4.31,P<0.001)。IL-18刺激后,与721.221细胞共培养的NK细胞CD107a表达比例高于未刺激组(14.47%±2.67%、9.93%±1.94%,t=6.00,P<0.001);与K562细胞和P815-Ab细胞共培养的NK细胞CD107a表达比例与未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秃患者IL-18通过增加自然杀伤毒性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增强NK细胞活性
赵鹏秦小卫秦俊霞梁丽丽张馨中高杰
关键词:斑秃白细胞介素18自然杀伤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方法
一种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方法,在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比例计算时引入“NK细胞比例”及“有核细胞活率”参数,并且在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降低了检测差异性。
张斌汤永永陈虎
文献传递
恶性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调控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相关机制被引量:4
2021年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胞外小囊泡,在细胞之间发挥着传递信息的作用,通过物质的转运来调节各种细胞的生理和病理功能。有研究表明,外泌体直接或通过中间细胞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进而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与肿瘤细胞源性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s,TDEXs)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成为研究热点。在肿瘤微环境中,TDEXs可以作用于NK细胞,改变NK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N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免疫防御减弱和免疫耐受产生。该文综述了不同恶性肿瘤组织中TDEXs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
鲁婷玮张建军陈万涛
关键词:恶性肿瘤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其受体和配体的调节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失衡是复发性流产(RSA)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NK细胞的受体、配体以及相关免疫细胞和趋化因子等能够通过活化或抑制NK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而调节NK细胞活性。本文就NK细胞活性及其受体、配体等分子的调节在RSA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对与NK细胞活性相关的RSA的诊断与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资料。
孙梦晨张宁苗秀明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受体配体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
银翘散及其拆方对流感病毒感染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及转录组的比较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银翘散及其拆方(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对流感病毒感染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转录组的影响。方法以小鼠流感病毒PR8(A/Puerto Rico/8/1934,H1N1型)感染ICR小鼠制备肺炎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银翘散、君药(金银花、连翘)、臣药(薄荷、牛蒡子、淡豆豉、荆芥穗)、佐药(桔梗、芦苇根、淡竹叶)和使药(甘草)、阳性药物利巴韦林分别ig模型小鼠5 d;第5天检测小鼠体质量、肺质量,计算肺质量抑制率;固定肺脏,观察病理学变化(HE染色)。以PR8病毒感染C57BL/6J小鼠制备肺炎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3只,上述药物分别ig5d,第5天摘取肺脏,制备白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自然杀伤(naturekiller,NK)细胞表面激活性受体Ly-49D和Ly-49H的含量,以及细胞毒性受体NKp46的含量。为了进一步探究药物与病毒感染NK细胞之间的互作关系,建立人流感病毒HK8(A/HongKong/8/68,H3N2型)感染人自然杀伤细胞系NK-92MI模型,比较银翘散及臣药对病毒感染NK细胞转录组作用的异同。结果银翘散及其拆方对PR8病毒感染引起的小鼠肺炎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为臣药>银翘散>使药>君药>佐药,其中臣药和银翘散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银翘散及其拆方均能增加肺脏NK细胞活性受体Ly-49D和Ly-49H的含量,其促进作用由强到弱为臣药>使药>银翘散>君药>佐药,其中银翘散、君药、臣药和使药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结合上述2个指标,臣药表现出与银翘散相似的药效特征,且略优于银翘散。对于PR8病毒感染小鼠肺脏NK细胞毒性受体NKp46的含量,臣药也表现出良好的诱导表达作用。HE染色显示,经臣药治疗的PR8病毒感染小鼠,其肺脏结构完好,肺泡和支气管腔内未出现炎症细胞和红细胞浸润。NK细胞转录组分析显示,臣药对于HK8病毒感染的NK细胞的作用位�
陈蓓马荣陈能斌周德润王湛钧
关键词:银翘散拆方自然杀伤细胞流感病毒转录组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治疗头颈肿瘤的疗效及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TX)联合铂类治疗头颈肿瘤的疗效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75例头颈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8)采用紫杉醇(PTX)联合铂类治疗,观察组(n=37)采用nab-PTX联合铂类治疗。比较2组不同时点疾病控制率(DCR)、NK细胞活性、毒副反应。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4个周期的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围神经炎、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个周期时NK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头颈肿瘤患者接受nab-PTX联合铂类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延长生存期,提高NK细胞活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王娟葛方红曹剑锋何云华单桂芹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紫杉醇铂类药物头颈肿瘤

相关作者

韩琛
作品数:24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蝎毒多肽提取物 酒精性肝损伤 柽柳 蝎毒 自然杀伤
王恒孝
作品数:49被引量:195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蝎毒多肽提取物 NK细胞 酒精性肝损伤 柽柳 蝎毒
彭聿平
作品数:234被引量:43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研究主题:磁力 底座 移液器 立柱 灭菌
姚恒臣
作品数:38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力衰竭患者 胺碘酮
邱一华
作品数:280被引量:51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研究主题:磁力 底座 移液器 立柱 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