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篇“ 舌动脉“的相关文章
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并发面动脉动脉胆固醇结晶栓塞一例报道
2022年
近年来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动脉溶栓及新型血管内介入治疗器械相继应用于临床实践,使脑血管病患者明显获益,而并发症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胆固醇结晶栓塞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少见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并发面动脉动脉胆固醇结晶栓塞的脑梗死患者的诊疗过程,旨在增加神经科介入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快速诊断水平。
靳博如苏凡凡刘立立张建辉胡艳艳王鑫董春江
关键词:脑梗死胆固醇结晶栓塞血管内介入治疗面动脉舌动脉
体重指数与动脉解剖位置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人群动脉的解剖位置,观察不同体重指数、身高、体重与长、宽、双侧动脉间距及动脉深度是否有相关性,从而于术中估计动脉位置,指导手术。  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行CT血管造影(comp...
邓利
关键词:舌动脉血管造影术体重指数
文献传递
体质量指数与动脉解剖位置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人群动脉的解剖位置,观察不同BMI、身高、体重与长、宽、双侧动脉间距及动脉深度是否有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至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CTA)检查的314名受试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0名,女124名。年龄20~73(48.83±12.30)岁。将受试者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32名,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 kg/m^(2))164名,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93名,肥胖组(BMI≥28 kg/m^(2))25名。分别测量受试者长、宽及各测量点的双侧动脉间距、动脉深度,比较组间各解剖数据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分析BMI与各项解剖参数相关性。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受试者性别和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2.095,F值=0.760,P>0.05)。各组受试者宽度及3处测量点(基准点前10 mm、基准点及基准点后10 mm)的双侧动脉间距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760、2.504、3.667、2.242,P>0.05),长、3处测量点(基准点前10 mm、基准点及基准点后10 mm)的动脉深度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31、6.249、8.445、10.130,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与各测量点双侧动脉间距呈正相关(r=0.372、0.395、0.232,P<0.001),BMI与各测量点动脉深度呈正相关(r=0.312、0.461、0.453,P<0.001),BMI与体长度显著正相关(r=0.441,P<0.001),与宽无明显相关性(r=0.202,P>0.05)。结论不同BMI值患者,动脉所处位置会有所不同,且呈正相关,在行体手术时应该根据不同BMI值患者制定个体手术方案,避免损伤动脉
邓利余林蔡焰
关键词:舌动脉血管造影术体质量指数体层摄影术
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体手术动脉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0年
体是血管丰富的器官,主要由动脉供血。在对于体实施相关手术时,容易损伤脉管系统。动脉定位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有彩色多普勒、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血管成像-三维时间分辨率对比剂动力成像(3D-Tricks)等。CTA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检查方式,非常方便;需要实时监测动脉位置时选择彩色多普勒更为灵活;普通MRA及3DTricks在显示软组织与血管位置关系时更清楚,但价格贵、对患者要求高;DSA是有创操作,大多在肿瘤介入治疗时选用。
邓利余林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超声测量及其在中线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影动脉并测量相关参数,探讨动脉超声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线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57例OSAHS患者(OSAHS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动脉超声检...
刘淳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超声舌动脉
文献传递
透明质酸隆颏致动脉栓塞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例29岁女性透明质酸注射后动脉栓塞患者.检查示部肿胀明显,右侧正面及背侧黏膜明显变白,尖轻度萎缩,部向右侧活动障碍,发音不清,部右侧1/2感觉迟钝,血循环极差.给予透明质酸酶部注射,同时使用扩张血管药物,辅助高压氧舱治疗,增加栓塞区域组织血供及组织含氧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给予抗感染治疗及营养神经药物(鼠神经神经生长因子+甲钴铵)持续治疗,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经过治疗后患者动脉栓塞情况明显改善.3个月后随访,患者部右侧有轻度肌肉萎缩,右侧黏膜部分恢复,部运动及感觉、味觉功能恢复正常,发音情况正常.透明质酸注射时须规范操作、熟悉解剖结构、掌握注射层次和部位.发生血管栓塞时,应及早应用透明质酸酶溶解注射物,减轻注射区及受累区域局部张力,并减轻注射物对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杨云王继华郭群张颖佳
关键词:填充剂透明质酸动脉栓塞
超选择动脉栓塞在晚期癌大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探讨超选择动脉栓塞在晚期癌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因晚期癌大出血患者4例,术前临床分期分别为T3N2M0(2例)及T4N1M0(2例),其中2例癌晚期瘤体剧烈出血,2例为放疗后局部大出血,3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腺癌。给予颈内外动脉数字减影造影,行超选择栓塞治疗,随访期内未再发生大出血及偏瘫等中枢神经损害的严重并发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晚期癌大出血可精确定位责任血管,且损伤小、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李志萍孟箭吴海江张杰顾倩平
关键词:舌肿瘤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超选择
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栓塞治疗一例
2015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吐出鲜血500 ml来急诊。曾因头面部及颈部皮疹,伴发热,双上肢肿胀、无力1个月,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明显升高,肌电图提示皮肌炎。经激素冲击治疗后,持续口服激素治疗3个月,病情稳定。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吐出鲜血约500 ml,呈长条状血凝块,行喉镜、胃镜及胸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3 d后再次呕吐鲜血约1 000 ml,继之出现呼吸骤停、意识丧失,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抢救,心跳、呼吸恢复,为明确出血原因,心肺复苏后第2天行DSA检查,颈外动脉造影显示,右侧动脉咽段距起始部3 cm处见囊袋样对比剂充盈,约0.8 cm×1 cm,后缘见小尖刺状突起,
苏国强马建华郑彦钦卢立军
关键词:舌动脉动脉瘤动脉栓塞
鳞癌术前超选择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鳞癌术前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患者,病理活检确诊为鳞癌。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动脉造影及化疗灌注栓塞治疗,术后2~3周行癌根治术。结果所有患者超选择性插管和栓塞均取得成功,栓塞术后瘤体均有明显缩小,手术时病变组织界限清楚,切除时出血减少。结论术前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增加手术机会,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王帆周石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动脉化疗栓塞新辅助化疗
动脉超选择插管化学治疗栓塞治疗中晚期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动脉超选择插管化学治疗栓塞在中晚期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临床 TNM分期为 T2~T4的鳞癌患者,从右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动脉注入顺铂120 mg、盐酸博安霉素50 mg 及少量明胶海绵颗粒,3~4周后行手术切除,手术后行 DT 50 Gy 放射治疗。结果栓塞术后10 d 后,肿瘤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后出现中低度发热3例,轻度恶心4例,轻度呕吐1例。未发现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全身不良反应。根治性手术前评估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9例,有效率100%;术中肿瘤均能完全切除,术后病理切片显示肿瘤组织内有明显坏死灶。术后随访1年,11例癌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中晚期癌行动脉超选择插管化学治疗栓塞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卢鑫曾国斌林龙潜廖立安邹梅花
关键词:舌癌动脉插管

相关作者

何尚宽
作品数:31被引量:65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解剖学 应用解剖学 舌动脉 舌诊 血管蒂
靳士英
作品数:105被引量:39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岭南医药 岭南 舌诊 甲诊 邓铁涛教授
李宁毅
作品数:329被引量:994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下颌骨 组织工程骨 腭裂 口腔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黄剑奇
作品数:45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海藻酸钙膜 舌动脉 卡铂 引导性骨再生 下颌骨缺损
梁军
作品数:65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研究主题: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舌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