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篇“ 茬次“的相关文章
- 不同生育期和茬次枸杞同位素与元素特征及对溯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讨枸杞不同生育期与采摘茬次间稳定同位素分馏和多元素富集差异,评估其变化对产地溯源稳定性的影响尺度,本研究采集宁夏3个产地(固原市、银川市、中宁县)5个生育期(幼果期、青果期、黄变前期、黄变后期及红熟期)和5个采摘茬次的枸杞果样本,测定4个稳定同位素比率和57种元素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生育期和采摘茬次的枸杞稳定同位素比率和元素含量特征差异;建立多元统计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揭示样本类别间的差异尺度。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和茬次的部分稳定同位素比率和多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进一步通过PLS-DA产地判别模型发现,虽然不同生育期和茬次的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一定程度上影响聚类,但对产地判别影响较小,3个产地样本总体判别准确率为100%。该研究可为枸杞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 开建荣张瑶吕毅王晓菁陈畅王彩艳苟春林刘志
- 关键词:枸杞生育期
- 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生产及其碳密度对建植年限和茬次的响应
- 2024年
- 以河西荒漠灌区2~7龄(2~7 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研究对象,探究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植被碳密度对种植年限及茬次的响应。结果表明,低龄(<5 a)苜蓿第2茬产量较高,而高龄(≥5 a)苜蓿第1茬产量较高;5 a苜蓿干草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年限,较6 a和7 a苜蓿分别提高27.81%和27.97%;5 a苜蓿产量动态指数亦较高。苜蓿粗蛋白含量在第4茬较高,介于17.67%~19.38%之间,7 a苜蓿第4茬相对饲喂价值较其他年限分别显著提高75.22%、50.91%、39.58%、42.68%和31.62%。植被碳密度变化规律与产量类似,即5 a苜蓿植被碳密度显著大于其他种植年限,较2、3、4、6 a和7 a苜蓿分别提高18.58%、27.37%、15.30%、25.14%和17.18%。随刈割次数增加,同龄苜蓿干草产量逐渐降低,营养品质和植被碳密度为第1茬较高。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表明,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建植后2~5 a是生长旺盛时期,且第1茬生产和生态价值较高。因此,注重苜蓿草地建植前5年及第1茬生长期的合理管理对于维持苜蓿的优质高产和延长草地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祁希明祁娟孟祥君沈李瑜独双双路欣张秀山付萍
- 关键词:紫花苜蓿茬次营养品质碳密度
- 应用CNCPS体系评定不同刈割茬次珍珠谷草营养价值
- 2024年
- 加拿大珍珠谷草(Pennisetum glaucum)是一种新型牧草品种,为科学判定其饲用价值,深入探讨珍珠谷草作为反刍家畜青粗饲料潜力,本研究通过对珍珠谷草进行多次刈割,对比不同刈割茬次牧草产量和品质,并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体系对其蛋白质组分和碳水化合物组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珍珠谷草第2茬次全株、茎干物质含量显著大于第1茬次(P<0.05),叶粗蛋白含量最高(22.46%),大于第1茬次(P<0.05),茎木质素含量为5.40%,显著小于第1茬次(P<0.05),第2茬次珍珠谷草品质更好。CNCPS体系组分中:第2茬次酸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大于第1茬次(P<0.05),可溶性粗蛋白、淀粉含量小于第1茬次(P<0.05),珍珠谷草第1茬次碳水化合物组分和蛋白质组分快速降解部分含量较高,第2茬次主要以中速降解部分为主。应用CNCPS体系不仅可以精确评价牧草营养价值,还能侧面反映出动物对牧草的利用情况。
- 王多伽赵洛冰张鑫张丽萍宣智文赵云辉刘笑笑
- 关键词:青粗饲料蛋白质组分综合评价
- 感官和化学分析技术结合解析不同茬次清香型白酒风味特征被引量:5
- 2024年
- 该研究联合使用定量描述感官分析技术、气相色谱-氢焰离子化检测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清香型汾酒大茬、二茬原酒的香气感官特征及香气组分特征进行了解析。感官分析表明清香大茬原酒的香气感官特征主要表现为果香、甜香、粮香、花香,二茬原酒的香气感官特征主要为酸香、醇香。进一步对60批次清香型汾酒大茬二茬原酒中119个香气化合物进行了精确定量分析,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挖掘出48个OAV>1的重要香气活性化合物,然后通过香气活性化合物的OAV值比较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确定了18个对大茬二茬清香型汾酒香气特征具有重要影响的香气化合物。最后,为了探究大茬二茬清香型汾酒感官特征与香气活性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模型探索两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与大茬酒感官特征相关的重要香气物质主要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肉桂酸乙酯、异丁醇、乳酸乙酯、土味素、1-辛烯-3-酮;而与二茬酒感官特征相关的重要香气物质为苯甲醛、乙缩醛、γ-壬内酯、乙醛、异戊醛、异戊酸乙酯、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通过该研究对不同茬次清香型汾酒风味特点的认识,可为工艺控制提供指导以及酒体勾调奠定理论基础。
- 吴兰韩英甄攀史斌斌王佳宝陈双徐岩
- 关键词:清香型白酒感官分析
- 上海绿叶蔬菜多茬次高效生产实用技术
- 2023年
- 绿叶蔬菜作为上海市民喜爱的蔬菜品种,由于不耐贮运,以本地生产为主,但长期的周年种植,不利于绿叶菜的绿色生产。通过以葱蒜类与绿叶菜类为主的适合市场需要的蔬菜品种的合理搭配,改变了设施大棚中以绿叶蔬菜周年生产单一生产模式,可利用葱蒜类蔬菜根系分泌的杀菌素控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确保绿叶蔬菜根系正常生长,实现绿叶蔬菜的可持续生产。
- 陈慧楠李林茹彭亮陈雷
- 关键词:葱蒜类绿叶菜类
- 收割茬次对不同龄苜蓿-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2023年
- 为明确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自然生态条件下收割茬次对不同龄苜蓿-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不同茬次苜蓿、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有机C、全N、全P含量,分析不同茬次苜蓿、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茬次变化均能引起苜蓿叶和茎有机C、全N、全P含量及计量比的变化,且不同龄苜蓿在不同茬次所受限制元素不同;茬次变化能引起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及计量比的变化。不同龄苜蓿对应土壤全N、有机C随茬次变化趋势不统一,全P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C︰N、C︰P变化趋势与全N、全P相反;苜蓿茎、叶C、N、P含量及C︰N、C︰P、N︰P与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 刘霞季莉杨春霞王芳开建荣李彩虹李冬
- 关键词:茬次苜蓿土壤
- 刈割茬次对饲用甜高粱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本研究以甜高粱品种得胜、大力士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不同品种、不同茬之间的营养物质(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差异。通过对比同一品种两茬之间的养分差异可知,得胜和大力士在不同茬仅粗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茬的粗蛋白、粗纤维以及粗灰分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甜高粱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均表现出第一茬显著低于第二茬(P<0.05);通过对比同一茬两个甜高粱品种的养分差异可知,第一茬和第二茬两个甜高粱品种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以及粗灰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得胜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大力士(P<0.05),而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则显著低于大力士(P<0.05)。总体上看,相较于大力士,得胜的饲用品质更高。
- 李勋崔宁洁彭彬
- 关键词:饲用甜高粱营养成分
- 基于红外光谱法对不同连作茬次地黄土壤光谱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连作障碍是中药材地黄种植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每茬收获后须隔8~10年后方可再种植,但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尚不明确。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ATR)和二维红外相关光谱(2D-IR)分析方法。采集正茬1年(YA-one)、重茬1年(YA-two)、10年前种植过(YA-ten)、空白(CK)4种地黄土壤样品的光谱,进行Norris滤噪平滑+二阶导数、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处理并提取特征光谱,分析土壤中化合物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不同连作茬次地黄土壤的峰形基本相似,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吸收峰在3621,3439,2932,2860,2513,1798,1636,1433,1029,887,783,695,546和469 cm^(-1)附近。与CK相比,YA-two的吸收强度最大,这些吸收峰表征酚酸中羟基—OH、羰基C=O、C—O、苯环的取代吸收等官能团,说明在重茬的地黄中,酚酸类物质积累。在2925和2857 cm^(-1)表征是糖苷类中饱和亚甲基—CH 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YA-two的吸收强度最小,YA-ten的吸收强度最大。说明重茬土壤中,糖苷类成分含量下降。不同连作茬次地黄土壤在920~1750,1490~1710和1500~1548 cm^(-1)中二维红外相关光谱,自动峰和交叉峰的位置、个数、以及强弱都不相同,清晰地表征出官能团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二维红外相关光谱能够实现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快速检测,为研究地黄连作障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乔璐刘瑞娜张瑞赵博宇韩盼盼周春亚张雨晴董诚明
- 关键词:二维红外相关光谱酚酸类糖苷类
- 施肥和连作茬次对设施番茄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 番茄是设施栽培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生产中连作和过量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劣变问题不容忽视。在设施番茄生产中,过量施肥和连作问题同时存在,但是以过量施肥和连作茬次双因素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设施施肥和连作对番茄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土...
- 单宣
- 关键词:连作过量施肥设施番茄土壤有机碳细菌群落结构
- 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茬次紫花苜蓿丙二醛及抗氧化酶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为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茬次紫花苜蓿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文章以新疆大叶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称重法控制土壤含水量(TA为充分供水,85%田间持水量;TB为轻度胁迫,65%田间持水量;TC为重胁迫,45%田间持水量),来研究不同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茬次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在分枝期、返青期、现蕾期、开花期的活性,同时也研究不同水分胁迫下新疆大叶苜蓿各时期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植物器官生育期的发展和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MDA含量呈逐渐增长趋势;同时也表明,3种抗氧化酶在分枝期达最大值,且在轻度水分胁迫(TB)下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分别为POD=6.5436,SOD=226.3881,CAT=38.1066。该结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的抗旱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军民潘倍莎
- 关键词:土壤水分胁迫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
相关作者
- 林泉

- 作品数:56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厅
- 研究主题: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食品 产地环境 绿色食品 生态条件
- 韩雪梅

- 作品数:17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厅
- 研究主题: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 良好农业规范 生产技术规程 成品苗
- 刘祥

- 作品数:24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畜牧局
-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黄河滩区 紫花苜蓿生产 株高 施肥
- 王惠

- 作品数:6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不同年龄 茬次 年龄 N
- 王成章

- 作品数:392被引量:2,817H指数:31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苜蓿 紫花苜蓿 苜蓿草粉 秋眠性 光敏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