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篇“ 荆江-洞庭湖“的相关文章
- 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与洞庭湖关系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荆江与洞庭湖之间存在复杂的江湖水沙交换关系,水沙变化引起江湖冲淤变化,进而影响长江中游地区的防洪安全与水资源利用等。三峡工程运用后坝下游水沙条件发生较大改变,江湖关系进一步调整。从江湖水沙关系变化、荆江特别是分流口门附近河道冲淤演变、三口分流洪道冲淤演变、洞庭湖区冲淤变化及城陵矶水位变化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与洞庭湖关系变化研究进展,得到以下结论:荆江三口分流量略有减少,分沙量大幅下降,藕池口河势调整较剧烈,进流条件有所恶化,洞庭湖由淤积转为微冲,湖区水位下降,城陵矶—汉口河段冲刷,城陵矶水位下降等,江湖水沙驱动机制仍存在一定不足,在荆江洪水位变化及洞庭湖未来演变趋势方面仍存在争议;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缺乏定量分析和系统性与完整性研究,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 柴泽清郭小虎朱勇辉
- 关键词:江湖关系分流分沙冲淤演变三峡工程
- 近60年荆江与洞庭湖连通性的变化过程
- 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与洞庭湖江湖关系变化剧烈。本文提出了水流连通指标和河湖水沙交换指标,对荆江和洞庭湖的连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到荆江裁弯取直、葛洲坝修建、三峡蓄水等工程建设的影响,荆江三口的分流比和...
- 陈吟王延贵沈健
- 关键词:连通性洞庭湖河道冲刷
- 从地质过程看三峡工程对荆江和洞庭湖区的影响
- 新生代以来,两湖平原一直处于沉降之中,形成巨大的沉积盆地。第四纪中期,长江切穿三峡,现代长江水系贯通,在三峡以东形成了以宜昌为顶点的三角洲淤积,并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新时代晚期以来,淤积速度加快,长期存在的云梦泽逐渐被江...
- 魏红义赵建民
- 文献传递
- 荆江-洞庭湖系统水动力特征与鱼卵漂流规律模拟
- 长江中游荆江-洞庭湖系统水流复杂且江湖关系十分重要。三峡初期蓄水运用后下游江湖动力条件和特征及荆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都受到影响。随着三峡调节江湖关系和开展家鱼产卵生态调度,在认识江湖关系和鱼类保护及生态措施效果评价等现实需...
- 余康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变化环境下荆江-洞庭湖水系水动力响应机制及物质输运规律研究
- 荆江-洞庭湖水系拥有空间尺度大、地形差异大、水情极其复杂的特点,是长江流域防洪及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研究对象,自三峡水库调度运用以来,荆江-洞庭湖水系的水文情势和湖区水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江湖复杂关系愈演愈烈,且三峡水库在不...
- 冯罗杰
- 关键词:三峡水库
- 文献传递
- 从地质过程看三峡工程对荆江和洞庭湖区的影响
- 新生代以来,两湖平原一直处于沉降之中,形成巨大的沉积盆地.第四纪中期,长江切穿三峡,现代长江水系贯通,在三峡以东形成了以宜昌为顶点的三角洲淤积,并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新时代晚期以来,淤积速度加快,长期存在的云梦泽逐渐被江...
- 魏红义赵建民
- 关键词:水库生态调度
- 荆江—洞庭湖河网一二维嵌套水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荆江-洞庭湖构成的具有复杂时空变化特点的江湖水系对长江防洪体系有着重要影响。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荆江干流以及向洞庭湖三口分流过程发生了新的调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防洪形势。为应对荆江-洞庭湖水系关系的变化,需要能够准确模拟河道、湖泊内各种复杂水流运动过程,建立了荆江-洞庭湖区一、二维嵌套水动力学模型,对荆江和三口河系模拟采用一维河网模型,洞庭湖区采用二维浅水湖泊模型。本嵌套模型是以边界搭接的水量交换方式连接一、二维模型,即一维模型为二维模型的提供上游流量边界;二维模型为一维模型提供下游水位边界,模型之间能互相传递物理量,并依据边界水力因子相等原则,实现互赋边界迭代计算。利用2008年全年荆江干流上监利、螺山站,三口河道的新江口、沙道观站、弥陀寺以及洞庭湖区内的鹿角站的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利用2012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同时模拟计算了洞庭湖丰、枯水期的流场,湖区主体表层水流流向是从目平湖-南洞庭湖-东洞庭湖,最终由城陵矶流出,接着汇入长江。丰水期水体几乎被置换,而枯水期"死水"现象明显。模型在水位、流量、断面流速过程3方面的验证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荆江干流、分洪水系还是洞庭湖区,模拟结果均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峰谷对应关系明显。嵌套模型选取的糙率等参数准确,技术处理到位,具有较高的精度,能较好反映整个荆江-洞庭湖区的水流运动过程。同时模型可用于荆江-洞庭湖区不同组合类型洪水过程的计算,对三峡调度影响下的荆江防洪预测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 刘氚张可能戴明龙冯罗杰张俊宏陈璐
- 关键词:洞庭湖河网水动力学防洪
- 三峡工程运用初期荆江与洞庭湖治理问题探讨被引量:7
- 2014年
- 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受水库蓄水拦沙以及上游来沙减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荆江河道及洞庭湖三口水系水沙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综合分析荆江河段和洞庭湖区水文情势及河床冲淤变化的基础上,针对三峡运用初期的荆江治理,探讨了芦家河浅滩河段治理、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裁弯,以及抑制荆江河床冲刷下切等热点问题;对于洞庭湖治理方面,提出了三口水系优化、松滋口建闸的规划建议,对兴建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河道演变及江湖关系变化原型观测,以及治理措施的深入研究与论证。
- 仲志余谢作涛
- 关键词:治理措施荆江河段三峡水库蓄水
- 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与洞庭湖关系变化分析被引量:30
- 2012年
- 本文利用三峡工程蓄水以来的实测资料,从荆江河段水位、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比以及城陵矶水位变化等三方面阐述了荆江与洞庭湖关系的变化,得到以下认识: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上荆江河段中、低流量下水位有一定程度下降,大流量下水位基本变化不大,而下荆江河段同流量下水位略有下降;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比无明显变化趋势;城陵矶在干流同流量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小;但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将会导致荆江河段水位、荆江三口分流以及城陵矶水位在中枯水期发生一定的调整,并在此基本上预测三峡工程蓄水后荆江与洞庭湖关系将基本维持现有的格局。
- 渠庚郭小虎朱勇辉刘亚
- 关键词:水沙动力学
- 荆江—洞庭湖水沙变化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荆江—洞庭湖水沙输移变化直接影响整个长江中游的防洪形势.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江湖水沙输移变化对荆江和洞庭湖的影响,分析表明,江湖水沙输移的调整变化引起下荆江流量的增加及城螺河段的淤积,城陵矶水位逐渐抬升,对荆江及洞庭湖防洪形势构成巨大威胁.采用河网水沙数学模型对三峡水库蓄水初期下游河道水沙输移变化及其影响进行了初步预测.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河道的冲刷使得荆江及洞庭湖区最高洪水位降低,防洪形势进一步缓和.
- 穆锦斌张小峰
- 关键词:水沙输移河网模型防洪
相关作者
- 穆锦斌

- 作品数:42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 研究主题:数学模型 荆江-洞庭湖 河网 分蓄洪区 洪水演进
- 张小峰

- 作品数:196被引量:1,054H指数:1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洪水演进 数学模型 BP神经网络 水库
- 方红卫

- 作品数:129被引量:848H指数:1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泥沙 泥沙颗粒 生物膜 泥沙输移 河道
- 谢作涛

- 作品数:25被引量:216H指数: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洪水演进 洞庭湖 数值模拟 荆江-洞庭湖 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 韩冬

- 作品数:27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气隙 探测器 水沙 绝缘件 绝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