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5篇“ 蔓状血管瘤“的相关文章
小肠孤立性蔓状血管瘤伴肠套叠1例
2024年
超声是发现肠套叠最简便,准确性最高的检查方式,随着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快速发展,它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诊断肠套叠的准确率。肠套叠是婴幼儿发生急腹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成人肠套叠发病率低,多继发于器质性病变,约65%以上与肿瘤的发生有关^([1-2])。原发性小肠肿瘤少见,临床症缺乏特异性,一般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性质等关系密切,其中恶性肿瘤多见^([3])。
黄晓婷过新民
关键词:小肠血管瘤肠套叠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蔓状血管瘤的价值研究
2023年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蔓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资料来源:蔓状血管瘤患者(20例);2020年05-2022年05于本院确诊患者。观察其超声影像学征象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本次检测共检测出头部3例,面部9例,颈部3例及上肢5例存在蔓状血管瘤。结论 针对蔓状血管瘤的诊断,应用多普勒超声是有临床价值的。
马艳会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蔓状血管瘤超声影像学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蔓状血管瘤患者伴持续高凝态的病例报告
2023年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C)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雌激素使多种凝血因子活性提高,促凝物质的释放增多,继而影响血小板黏性,导致血液处于一种高凝态,使血栓风险增加。蔓状血管瘤血管畸形中的一种,其临床表现是在特殊异常血流动力学态影响下的瘤内大小动静脉瘘再次进行扩张,这些细小的动静脉异常因局部范围内的血流阻抗及流速变化使血管丛明显扩张、迂曲而形成局部瘤样病变。本文报道了1例OEC合并蔓状血管瘤伴持续高凝态的患者,对其诊疗经过进行分析,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张欣章晓乐董静静杨梦琪张琼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蔓状血管瘤
消痔灵注射液治疗会阴部巨大蔓状血管瘤1例被引量:1
2022年
蔓状血管瘤即脉管畸形之动静脉畸形,临床发病率低,会阴部发病者更少见,容易误诊,治疗棘手,文献鲜有报道,临床医生对此认识有限。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1例会阴部巨大(瘤体约7.0 cm×5.0 cm)蔓状血管瘤经消痔灵注射液硬化栓塞术治疗后痊愈的验案,为临床医生认识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与借鉴。
刘子号陈航陈航季双双尹毓章刘金龙荆涛荆涛
关键词:蔓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会阴部消痔灵注射液
支气管动脉蔓状血管瘤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支气管动脉蔓状血管瘤是临床罕见的血管畸形,可无临床表现,多以反复咯血就诊,严重者可引起致命性大咯血,危及患者生命。本例患者以左上肺部占位性病变收入院,胸部增强CT检查未能识别出血管瘤,经气管镜活检后大出血,后经胸腔镜下左上肺叶切除术后确诊。
谢云高聪慧任茂王天轶
关键词:蔓状血管瘤支气管动脉血管畸形肺部占位性病变肺叶切除术后胸部增强CT
小肠侵袭性蔓状血管瘤1例
2020年
小肠血管瘤(small intestine hemangioma,SIH)是一种罕见的以小肠血管畸形为特征的疾病,它可能单发或者多发,空肠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组织学上,血管瘤是先天性的良性血管病变,可根据血管通道的大小分为毛细血管型、海绵或混合型等。小肠蔓状血管瘤(small intestine racemose hemangioma,SIRH)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血管瘤,SIRH起病隐匿,临床上多以消化道出血或腹痛就诊。
李良薛冰谢红强赵强
关键词:血管瘤小肠动静脉畸形
阴囊、阴茎及会阴蔓状血管瘤1例被引量:1
2020年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以表皮多见,内脏次之,泌尿生殖系统罕见[1]。血管瘤多为先天性,包括毛细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海绵血管瘤。其中发生于外生殖器的蔓状血管瘤极其罕见,国内外文献较少报道。我科11年前收治1例阴囊、阴茎及会阴蔓状血管瘤患者,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徐辉许长理王志勇辛立升
关键词:阴囊阴茎血管瘤
腰骶管内硬膜外蔓状血管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3
2018年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蜒、盘曲如肠襻的异常血管群组成,为一种包含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以头面部和肢体末端较多见,而单独发生在椎管内较罕见。我科近期经治1例腰骶管内硬膜外蔓状血管瘤,术前一度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男,23岁。因反复腰背部疼痛2年余,腰背部疼痛加重并左下肢疼痛、麻木20d入院。
周勇钱宇航崔健尹豫周峰王义兵步建立
关键词:血管瘤误诊椎间盘移位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四肢蔓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8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四肢蔓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肢蔓状血管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血管瘤三维重建,设计手术入路并拟定手术方案指导手术;对照组术前采用血管彩超了解血管瘤情况,进行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四肢蔓状血管瘤术前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龙海光叶华钟家云朱贤康李腾标黄汉春林夏全
关键词:血管瘤计算机辅助技术四肢
前纵隔蔓状血管瘤一例被引量:2
2017年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3岁,体检发现左前纵隔占位10天,余无特殊不适。查体未见明显异常。2 影像学及术中表现CT平扫示前上纵隔软组织肿块,大小约16 mm×22 mm×31 mm,边界尚清,密度较均匀,CT值约46 HU,
孟蒙王波
关键词:蔓状血管瘤前纵隔软组织肿块纵隔占位CT平扫上纵隔

相关作者

林晓曦
作品数:390被引量:1,83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 葡萄酒色斑 静脉畸形 激光
刘蕊
作品数:24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护理 颌面部 整体护理 蔓状血管瘤 栓塞治疗
戚跃勇
作品数:314被引量:982H指数:1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影像诊断
孙清荣
作品数:435被引量:1,722H指数:22
供职机构: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研究主题:离体叶片 X线计算机 不定梢再生 体层摄影术 CT
邹育才
作品数:50被引量:327H指数:10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骨科 严重骨盆骨折 指端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