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篇“ 血清转氨酶升高“的相关文章
吉非替尼片致严重血清转氨酶升高伴急性胆囊炎1例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引起严重血清转氨酶升高伴急性胆囊炎的机制和诊疗措施。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长期口服吉非替尼后出现严重血清转氨酶升高伴急性胆囊炎进行分析,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吉非替尼诱发肝损伤合并胆囊炎的发病机制及处置措施,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吉非替尼引起血清转氨酶严重升高伴急性胆囊炎是一种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通过停用吉非替尼并给予积极保肝治疗后,患者肝胆情况得到明显恢复。结论本病例是吉非替尼罕见不良反应,并在临床应用中提出新的药学监护要点,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廖玉芳岳建农司可
关键词:吉非替尼转氨酶急性胆囊炎药品不良反应药学监护
神农护肝降酶胶囊对肝炎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神农护肝降酶胶囊治疗肝炎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慢性肝炎血清转氨酶升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在给予一般支持、护肝、对症及病因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甘利欣胶囊150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口服神农护肝降酶胶囊2粒/次,3次/d。均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40例,临床治愈31例,显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5%。对照组40例,临床治愈19例,显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ALT、AST、GG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LT、AST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密切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神农护肝降酶胶囊治疗急慢性肝炎血清转氨酶升高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
雷陵艾书眉向淑珍李文星温琼杨静波杜德平
关键词:肝炎血清转氨酶升高中医药疗法
一例他汀类药物致血清转氨酶升高的病例分析
文中就一例他汀类药物致血清转氨酶升高的病例进行探讨。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在他汀治疗过程中出现无症状性孤立性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而需更换或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然而如果出现肝肿大、皮肤巩膜黄染、直接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重...
曾晓芳郑萍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肝功能血清转氨酶
儿童血清转氨酶升高的相关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5
2015年
儿童转氨酶升高可见于多种疾病,部分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可以改善其预后,减轻肝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能够引起儿童转氨酶升高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儿科医生对儿童转氨酶升高的认识。
郭静孙梅
关键词:肝疾病转氨酶类儿童
一例他汀类药物致血清转氨酶升高的病例分析
患者冠心病支架术后,服用他汀类药物13天后转氨酶升高,他汀类药物与血清转氨酶升高之间有时间相关性.因此该患者是否由于他汀类降脂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需要继续监测.由于该患者肝功能异常与心衰同时存在,尚未出现胆汁淤积,考虑...
宁剑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耐受性
文献传递
血清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中出现无症状血清转氨酶的异常原因,同时提高人们对血清转氨酶异常的认识,为今后制定科学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来我院体检者进行血清转氨酶异常的检测,转氨酶的测定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使用的方法,按正规操作规程进行采血,同时告诉体检者采血前,中,后的注意事项。结果:检出血清转氨酶异常的人群经过多种健康干预后重复调查受检者79.2%调查对象的血清转氨酶恢复正常,18%受检者的血清转氨酶有所降低,2.8%受检者接受临床治疗。结论: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血清转氨酶的异常,促进人群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居民形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刘秋云
关键词:血清转氨酶护理干预
辛伐他汀与血清转氨酶升高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辛伐他汀对血清转氨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82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总胆固醇血症、和(或)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依每例每日口服辛伐他汀量的不同分为10mg组219例和20mg组163例,观察6~32个月,平均17.6个月,定期检查血清转氨酶。结果:10mg组发生转氨酶升高的7例,占3.20%。20mg组发生转氨酶升高的6例,占3.68%。两组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例转氨酶升高都是一过性的,升高值均<3.0×ULN。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10~2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出现一过性、孤立性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低,转氨酶升幅小。轻度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不需中断辛伐他汀的治疗,也不需频繁地检查血清转氨酶
王一扬高振英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转氨酶原发性高血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指标对血清转氨酶升高程度的预测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健康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转氨酶的变化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以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血清脂质过氧化指标对NAFLD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NAFLD患者89例及作为对照的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清晨空腹分别收集血清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水平检测以及血糖、血脂、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测定,同时检测GSH、GSSG及MDA水平进行分析。结果:NAFLD患者血清中GSSG及MDA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GSH比正常对照显著降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DA、GSSG、GSH及GSH/GSSG对NAFLD患者血清转氨酶ALT、AST影响具有显著意义(β值分别为0.324、0.961-、0.365、0.592以及0.400、0.951-、0.396,0.7)。对GGT影响显著的因素是GSSG和MDA(β值分别为0.812、0.628),GSH及GSH/GSSG对GGT的影响没有显著性。结论:NAFLD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指标的水平与血清转氨酶水平密切相关。在肝细胞损伤过程中,血清MDA、GSSG及GSH/GSSG水平异常早于血清转氨酶,能够作为反映NAFLD患者肝细胞受损的敏感的血清学指标。
宁波韩昕晶沈薇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质过氧化代谢综合征转氨酶
养阴柔肝汤治疗慢性肝炎所致血清转氨酶升高的疗效观察
2007年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炎症或损害,均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目前,临床治疗各型肝炎,根据病机的不同以采取抗病毒、护肝、降酶、调整免疫或退黄等措施.临床用药品种繁多,其中多集中在西药方面.如:甘利欣、肝泰乐、拉米夫定等,但对于一些顽固性肝炎(如慢性乙型肝炎),
梁凤娟钱旭江孙佳瑜王国灵
关键词:五酯胶囊血清转氨酶降酶作用
小儿钝性腹部外伤与血清转氨酶升高的临床意义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AST)和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升高在小儿钝性腹部创伤的意义。方法87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儿为观察对象,对照研究49例腹部创伤与38例非腹部创伤患儿及CT证实腹内脏器损伤和无腹内脏器损伤组的AST与ALT的水平变化。结果腹部创伤组与非腹部创伤组的AST与AL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内脏器损伤组的AST与ALT(分别为333.6±283.3和197.5±192.5)与无腹内脏器损伤组的值(分别为84.2±55.9,43±29.8)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肝功能检测可以作为小儿钝性腹部创伤可靠的辅助检查。
张健黄先河时步卿
关键词:腹部损伤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儿童

相关作者

贾继东
作品数:877被引量:16,688H指数:5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汤雯
作品数:23被引量:145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衰弱 自身免疫性肝炎 广州管圆线虫病 血清转氨酶升高 老年
李筠
作品数:189被引量:80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 复方黄芪颗粒
魏来
作品数:584被引量:8,518H指数:39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丙型肝炎 基因型
温琼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十堰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血清转氨酶升高 护肝 神农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