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7篇“ 血管回声跟踪“的相关文章
彩超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吸烟者颈动脉弹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3年
探讨彩超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对吸烟者颈动脉弹性的检测应用效果。选择58例有吸烟史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58例无吸烟史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诊断,利用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颈动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压力应变弹性指数(Ep)、弹性指标参数(β)和顺应性(Ac)、脉搏波放大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递速度(PWVβ)并记录。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间Ds-Dd和AI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吸烟患者与正常人间差别无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间Ep、PWVβ和β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吸烟患者股动脉测值高于正常人;研究组与对照组间Ac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吸烟患者颈动脉顺应性低于正常人。研究发现,超声检查对吸烟者颈动脉弹性的检测应用效果明显,为临床诊断、科研、教学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万旭宏
关键词:血管回声跟踪技术颈动脉弹性
子痫前期孕妇颈动脉僵硬度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及其与围产儿结局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估和分析子痫前期(PE)孕妇的颈动脉僵硬度是否与正常妊娠孕妇存在差异,并分析病例组孕妇颈动脉僵硬度与PE严重程度和围产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PE孕妇及30例正常妊娠孕妇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方法检测两组孕妇颈动脉僵硬度,得到以下检测指标:弹性压力(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反射波增强指数(AI)。结果:PE组母体颈动脉Ep、β、PWVβ、AI明显高于对照组,AC明显低于对照组。PE组Ep、β、PWVβ和AI均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PE组孕妇颈动脉AI与新生儿体质量呈负相关,与1 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结论:PE孕妇颈动脉僵硬度较正常孕妇增加。PE孕妇颈动脉僵硬程度与血压呈正相关。PE孕妇颈动脉僵硬程度增高提示未来发生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可能性增大。
李婧宇于一枝
关键词:子痫超声检查多普勒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股动脉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定量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股动脉弹性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3例(SLE组)及健康志愿者26例(对照组)。应用e-tracking技术获取其股总动脉弹性相关参数: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顺应性(AC)、膨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1)同组双侧股总动脉弹性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除膨大指数(AI)外,SLE组股总动脉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较对照组升高,顺应性(AC)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LE患者外周动脉IMT发生变化或斑块形成之前,可通过股总动脉ET相关参数(β、Ep、AC、PWVβ)来评价其早期动脉硬化。
汤佳美赵璐璐赵宝珍奚佳颖朱霞玲金修才
关键词:股总动脉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超声检查
血管回声跟踪与瞬时波强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与瞬时波强技术(WI)技术评估外周大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AMI病人(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60例(SAP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WI、ET、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3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AMI组、SAP组颈总动脉压力应变弹性指数(Ep)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收缩早期正向波峰值(W1)、收缩晚期正向波峰值(W2)及反向波面积(NA)低于对照组、SAP组(P<0.05);3组颈总动脉硬度指数(β)、颈总动脉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W1顶点至W2顶点的时间(W1-W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AMI病人Ep、AC低于三支病变AMI病人(P<0.05),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AMI病人W2、NA高于三支病变AMI病人(P<0.05),不同病变支数AMI病人β、PWVβ、W1、W1-W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病人应用ET与WI技术可以有效评估外周血流动力学状态。
饶琰雷阳鄢迪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回声跟踪血流动力学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及与心肌质量指数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定量评价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及与心肌质量指数(LVMI)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97例老年CHD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均接受ET检查。统计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超声心动图参数[心肌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分析颈总动脉弹性指标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相关性及二者联合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AC低于对照组,Ep、β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CHD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指标AC与LVMI呈负相关,Ep、β与LVMI呈正相关(P<0.05);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诊断老年CHD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AUC(0.845)>AC(0.785)>β(0.763)>LVMI(0.754)>LVEDd(0.737)>LVPWd(0.708)>Ep(0.678)。结论AC、Ep、β参数与心肌质量指数存在一定关联性,ET技术定量评价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有望成为诊断老年CHD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重要手段。
李卫芹张小红朱丽萍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僵硬度受试者工作曲线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价大黄蛰虫丸对早期T2DM患者下肢动脉弹性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检测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评价大黄蛰虫丸对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弹性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早期T2DM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组患者又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大黄蛰虫丸加基础治疗,后者给予安慰剂加基础治疗。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上述各组均采用ET技术检测腘动脉PWV评估患者下肢动脉弹性,并进行凝血功能和血脂相关指标检测。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腘动脉PWV均高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PT、APTT、TT和HDL-C水平明显延长或升高(P<0.05),FIB、D-二聚体、TC、TG和LDL-C水平以及PWV明显降低(P<0.05),且变化幅度均大于B组(P<0.05)。结论用ET技术检测PWV可评估患者下肢动脉弹性变化,大黄蛰虫丸有助于改善早期T2DM患者下肢动脉弹性。
石光煜王玉琳于国强张雪松赵丽娜吕勃川初春刘杨月
关键词: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脉搏波传导速度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给早期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对象选择年龄在60~79岁之间的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和健康老年人40例,依次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ALOKA Prosound α 1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颈动脉和肱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弹性相关参数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检测结果中有3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动脉IMT值超过1 mm,有31例健康研究对象颈动脉IMT值超过1 mm;实验组颈动脉IMT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β、Ep、PWVβ和A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肱动脉IMT值间无显著差异(p> 0. 05),β、PWVβ与AI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中,两组研究对象动脉弹性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类风湿关节炎与老年人颈动脉和肱动脉弹性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受年龄的影响,动脉IMT值改变无法体现RA和动脉粥样硬化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可将ET技术当成一种早期发现RA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下降的诊断方法预防心血管疾病。
孟令茜郭迎春高志云马星刘文瑞杨漪彭肖
关键词:血管回声跟踪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动脉弹性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COS-IR)患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0例PCOS-IR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分为PCOS-IR-A组(CIMT<0.10cm,n=52)和PCOS-IR-B组(CIMT为0.10~0.15cm,n=38);另选取90名与其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ET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和顺应性(AC),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PCOS-IR-A组、PCOS-IR-B组与对照组间β、Ep、PWVβ、AC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PCOS-IR-B组β、Ep、PWVβ均高于、AC值低于对照组和PCOS-IR-A组,PCOS-IR-A组β、Ep、PWVβ均高于、A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T技术能够定量评估颈动脉各弹性参数,及早发现PCOS-IR患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弹性功能异常,为临床及早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焦新宇杜启亘杜昕苓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抗药性回声跟踪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颈动脉硬化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评价颈动脉硬化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4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1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1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行血管ET评价和肠道菌群检测。结果观察组僵硬度、压力应变弹性系数、放射波增压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内膜中层厚度、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顺应性、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酵母菌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僵硬度、压力应变弹性系数、放射波增压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内膜中层厚度)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呈负相关(P<0.05),与肠道菌群(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呈正相关(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顺应性)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呈正相关,与肠道菌群(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管ET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较高,且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密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董晓柳崔璐莎王增英赵蕊刘海艳张秀清佟玲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肠杆菌科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cho tracking,ET)技术评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绝经后OP患者(OP组)及48例正常绝经后女性(对照组),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主要检测参数包括:僵硬度(β)、增大指数(AI)、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后将骨密度T值与颈动脉弹性参数β、AI、AC、PWVβ、E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P组β、PWVβ、Ep高于对照组(P〈0.01)、AC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值与β、PWVβ、Ep呈负相关、与AC呈正相关、与AI无相关性。结论:自然绝经后1-10年内,OP患者颈动脉弹性较正常绝经后女性减低,且颈动脉弹性与骨密度相关;ET技术能早期、定量评估绝经后OP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变化。
王富玲郭丽苹甘田段丽红尹丽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颈动脉弹性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相关作者

张学兰
作品数:111被引量:351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超声造影 颈动脉弹性 颈动脉弹性功能 超声检查
郭瑞君
作品数:312被引量:816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 弹性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薛莉
作品数:76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回声跟踪 心肌 PCI AMI患者 灌注水平
马琳
作品数:124被引量:628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随机对照试验 颈动脉 META分析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杨漪
作品数:122被引量:682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肝肿瘤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超声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