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5篇“ 西湖凹陷“的相关文章
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原油来源被引量:1
2024年
原油来源分析是确定油气勘探方向的重要依据。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分析了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原油和烃源岩特征,通过生物标志物谱图和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对比,结合原油与烃源岩分布特征,确定了西湖凹陷西斜坡不同区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原油总体上富含指示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的生物标志物,但平北地区原油碳同位素重,二萜类丰富,规则甾烷以C29甾烷为主;平湖地区原油碳同位素较轻,二萜类含量较高,且具有较低的伽马蜡烷;黄岩-天台地区原油碳同位素轻,二萜类含量低,规则甾烷以C29甾烷为主,同时C27甾烷的含量也较高。(2)研究区发育煤系烃源岩(包括煤和炭质泥岩)和暗色泥岩两类烃源岩。煤系烃源岩富含来源于裸子植物的异海松烷类和蕨类植物的16β(H)-扁枝烷,从平北到黄岩-天台地区的煤系烃源岩中16β(H)-扁枝烷含量增加;暗色泥岩二萜类含量低,16β(H)-扁枝烷相对于降异海松烷占优势,且从平北到黄岩-天台地区暗色泥岩中C27甾烷、16β(H)-扁枝烷增加。(3)平北地区原油主要为煤系烃源岩贡献,平湖地区原油为煤系烃源岩和暗色泥岩混合贡献,且煤系烃源岩的贡献较大,黄岩-天台地区原油主要为暗色泥岩贡献。研究成果对深化西湖凹陷油源认识及油气勘探部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霆何长荣胡合健张铜磊唐友军刁慧何家豪
关键词:西湖凹陷原油特征煤系烃源岩暗色泥岩二萜类化合物油源对比
西湖凹陷直井井斜规律及原因分析
2024年
西湖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中规模最大的含油气凹陷。该区域储层埋深较大、地层岩性和构造复杂,导致直井井斜问题突出,急需解决防斜打直问题。基于区域地质和钻井资料,实钻资料和模拟计算分析相结合,开展了直井井斜规律及原因分析。该区域直井偏斜方向受地质构造影响明显,总体上符合沿地层上倾方向偏斜规律。构造作用强烈造成地层倾角较大是该区域下部井段严重井斜的首要原因,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不合适也是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花港组上部及以上地层不易井斜,花港组下部及以下地层易井斜;井眼越深、井眼尺寸越小,井斜越严重。因此该区域下部易斜地层宜优先选用垂直钻井系统,不用或慎用钟摆钻具组合。
张海山刘伟王涛施览玲
关键词:西湖凹陷直井防斜打直
西湖凹陷玉泉构造油气成藏时空匹配关系研究
2024年
以地质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流体包裹体、自生伊利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资料,运用平衡剖面、盆地模拟技术,研究玉泉构造断裂演化史、圈闭发育史、埋藏史、成岩史、生烃史、油气成藏史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研究表明:玉泉构造经历了前挤压反转期、挤压反转早期和挤压反转晚期3个阶段,其中挤压反转早期和晚期为NWW向调节断层和圈闭发育、定型的关键阶段;花港组下段H6—H7自13.0 Ma以来油气持续充注成藏至今,储层物性较差,花港组上段为13.0~11.4 Ma和4.2 Ma至今两期油气充注成藏,且第二期为主要油气成藏期,储层物性较好,龙井组为3.4 Ma至今一期充注成藏,储层物性好。总结出玉泉构造寻找有利勘探目标的关键条件为:以花港组上段为勘探主要目的层,靠近早期发育的NNE油源断层,避开晚期NWW向调节断层,指出玉泉3井区北部、玉泉1井区北部花港组上段以及玉泉3井区NWW向断层上盘龙井组、玉泉1井区龙井组上段为有利勘探区。
周平孙鹏刘春锋熊志武
关键词: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B气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2024年
基于B气田7口井的原油样品,利用气相色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B气田原油轻烃组成中正构烷烃含量低,富含异构烷烃和芳烃,指示B气田原油主要来源于陆源有机质;根据原油C_7化合物(甲基环己烷、正庚烷、二甲基环戊烷)组成三角图,原油主要来源于腐殖型母质,为湖湘油和煤成油的混源油;B气田碳同位素值在-27‰~-24‰,w(Pr)/w(Ph)为5.68~10.11,指示B气田原油形成于强氧化环境,是由煤系腐殖型有机质生成;利用庚烷值与异庚烷值对原油成熟度进行划分,属于低熟到成熟阶段。考虑西湖凹陷原油经历较为明显的蒸发分馏作用,原油的轻烃组分发生变化,结合Mango原油形成温度公式,计算出B气田原油的形成温度为129.6~132.0℃,进一步计算出原油成熟度在0.92%~0.95%,可以判断西湖凹陷原油处于成熟阶段。
胡碧瑶石兴廷林章鹏吴雨黄奕莹洪婧
关键词:西湖凹陷地球化学陆源有机质
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下段储层成岩孔隙演化
2024年
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下段储层具有丰富的致密气资源,是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基于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试和X衍射等资料,对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下段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度主要在7%∼10%,渗透率主要在0.10∼0.50 mD,裂缝不发育,属于致密储层。储层先后经历了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和中成岩A期,目前处于中成岩B期,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较强。孔隙定量演化结果显示,压实作用使储层孔隙度降低了29.67%,是储层原生孔不发育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增加了15.14%,是深部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胶结作用使储层孔隙度降低了13.55%,是储层孔隙结构变差的重要原因。综合孔隙演化结果和油气充注时间关系,该区花港组下段储层属于“先致密后成藏”的致密储层。
赵晓明赵晓明刘舒葛家旺赵天沛
关键词:西湖凹陷致密储层成岩作用
西湖凹陷花港组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构型
2024年
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南部地区的主要产油气层位,但对其沉积体系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砂体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也相对匮乏。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研究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沉积环境、沉积微相类型、砂体沉积构型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上段以浅水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分流河道是最主要的砂体类型。根据弯曲度差异,可将分流河道划分为辫流型(弯曲度1~1.05)、曲流型(弯曲度大于1.15)和辫-曲转换型(弯曲度1.05~1.15)3种类型,其中辫流型分流河道砂体“宽而厚”,平面组合呈交织宽条带状,心滩呈斑点状排列,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以切叠型为主;曲流型分流河道砂体“窄而薄”,平面样式为单一条带型或分叉-合并型,厚砂以点坝的形式分布在河道边缘,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以“孤立型”为主;辫-曲转换型分流河道是辫流型和曲流型的过渡类型,河道砂体规模中等,河道内心滩和点坝同时发育。3类分流河道的厚度与宽度呈对数正相关,宽厚比具有辫流型>辫-曲转换型>曲流型的特征。推测古地貌和基准面变化是影响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构型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古地貌控制了分流河道的河型变化,较陡的地形有利于低弯度辫流型分流河道的形成,而长期基准面上升造成了分流河道规模逐渐下降,中期基准面的上升造成了分流河道砂体叠置样式发生切叠型→叠加型→孤立型的演变。研究成果完善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构型知识库,对地下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储集层的预测及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征吴胜和段冬平徐振华熊绮聪张玉飞
关键词: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渐新统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
西湖凹陷中西部地区烃源岩生烃潜力及油源对比
2024年
西湖凹陷作为中国东部油气勘探主战场,一直以来都受到油气地质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前人对西湖凹陷油气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深部地层(平湖组及其下伏层),而对中浅层系(花港组及其上覆层)烃源岩的关注度相对较少。近年来已有勘探发现西湖凹陷中浅层系具有规模成藏的潜力,针对西湖凹陷烃源岩开展研究,利用多项地球化学测试手段分别分析了西湖凹陷中西部地区的烃源岩生烃潜力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结果显示:西湖凹陷煤和炭质泥岩的生烃潜力好,而泥质烃源岩生烃潜力变化较大,深部地层的泥质烃源岩评价为好或极好烃源岩,中浅层系为差烃源岩。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_(2)~Ⅲ型,热演化阶段可划分为开始生烃阶段(R_(o)>0.6%)和大量排烃阶段(R_(o)>0.8%)。基于原油和各类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显示研究区泥质烃源岩为主要原油来源。本研究对西湖凹陷未来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岳上权永彬杜学斌杜学斌赵珂吴岳恒
关键词:烃源岩生烃潜力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西湖凹陷
西湖凹陷中南部H构造断裂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
2024年
H构造位于西湖凹陷中央洼陷构造带中南部,紧邻富生烃的绍兴36洼且受多条断裂所分割的构造圈闭,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目前该构造的断裂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油气挖潜工作。为厘清断裂的发育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本文从三维地震解释及已钻井资料出发,通过分析H构造断裂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开展断裂对构造内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的研究,并划分油气成藏类型。研究表明:H构造内的断裂主要发育于古近纪,平面走向为NNE,断裂可分为通源断层及调节断层两个类别;其中位于构造东西两侧的F1及F4断裂控制构造的形成,断裂活动控制了古高点,断裂级别及断砂耦合程度可控制油气丰度。综合断裂活动性及源—断组合类型及油气输导特征等成藏要素,建立了2种油气成藏组合类型,为该构造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李宣玥赵洪常吟善
关键词:海洋地质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油气成藏
西湖凹陷K气田宝石组“源-渠-汇”及沉积体系分析
2024年
西湖凹陷K气田宝石组的油气潜力可观,但其古地理环境尚不明确。该文应用"源-渠-汇"耦合的思想,利用地震及钻井资料对K气田宝石组进行沉积体系演化及展布研究,明确了宝石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宝石组可以划分为宝上、宝下两段,物源主要来自西北部海礁凸起。K气田宝石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砂坝、分流主河道、分流次级河道、河道间沉积微相。研究区南、北两个次洼,是优势沉积汇聚区,其中宝上段的水下分流河道以及宝下段的砂坝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该研究可为K气田宝石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于凯迪孙莉严曙梅刘舒左一苇郝伟航
关键词:西湖凹陷
西湖凹陷保俶斜坡K构造异常高压分布特征及主要成因
2024年
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带K构造中上始新统平湖组油气发现井中一半以上具有异常高压特征,异常高压与该地区油气成藏关系密切。通过铸体薄片、物性、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化验资料及钻井、测井资料,对K构造的异常高压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中高带、中低带、低带异常高压的成因。K构造异常高压主要发育在平湖组中下段,异常高压顶界面的埋深从中高带到低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中高带泥岩预测的压力系数略大于砂岩实测压力系数,中低带两者相当,低带相反。研究区中高带异常高压的主要成因是不均衡压实,中低带是不均衡压实和流体膨胀复合成因,低带异常高压的主要成因是流体膨胀。生烃增压和黏土矿物脱水增压对中低带和低带的异常高压均有贡献。异常高压带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
沈珊杨鹏程张如凤董靓雯
关键词:西湖凹陷异常高压

相关作者

叶加仁
作品数:132被引量:1,13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西湖凹陷 东海西湖凹陷 烃源岩 油气成藏 潜江凹陷
徐国盛
作品数:218被引量:2,247H指数:28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 震旦系 西湖凹陷 油气成藏
苏奥
作品数:28被引量:31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流体包裹体 琼东南盆地 油气成藏
陈红汉
作品数:210被引量:2,029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包裹体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石油地质
张宪国
作品数:143被引量:1,03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地震沉积学 西湖凹陷 储层构型 地层切片 低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