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篇“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文章
-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肌卫星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
- 目的:应用细胞体外培养研究体系,探讨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与成肌干细胞-卫星细胞的作用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制备含不同浓度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培养基,动态观测在这些条件培养基作用下,肌卫星细胞的...
- 邬江朱家恺庞水发朱敏朱崇涛陈斌徐昕明徐永清欧阳钧廖华邱小忠
- 关键词:肌卫星细胞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体外活性增殖分化
- 文献传递
-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肌卫星细胞体外活性的作用
- 目的:探讨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成肌干细胞—卫星细胞的作用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制备不含任何因子、单纯SDNF、单纯HGF和联合SDNF+HGF的条件培养基,动态观测肌卫星细胞的...
- 邬江朱敏朱崇涛陈斌徐昕明徐永清欧阳钧廖华邱小忠
- 关键词:肌卫星细胞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体外活性增殖分化
- 文献传递
-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肌卫星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应用细胞体外培养研究体系,探讨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与成肌干细胞一卫星细胞的作用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制备含不同浓度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培养基.动态观测在这些条件培养基作用下,肌卫星细胞的形态、MTT生长曲线和肌管形成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肌卫星细胞生长能力反应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两方面,浓度为200ng/mlSDNF可以促进卫星细胞增殖;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ng/mlSDNF时肌管形成较为突出,相对增殖作用来说,可能促分化功能更为典型。结论SDNF对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相对而言促分化作用更加明显。推测其在延缓失神经肌萎缩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 邬江朱敏朱崇涛陈斌徐昕明徐永清欧阳钧廖华邱小忠朱家恺庞水发
- 关键词:卫星细胞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增殖分化
- 206、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肌卫星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
- 应用细胞体外培养研究体系,探讨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与成肌干细胞—卫星细胞的作用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制备含不同浓度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培养基,动态观测在这些条件培养基作用下,肌卫星细胞的形态、...
- 邬江
- 关键词:卫星细胞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增殖分化
-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肌卫星细胞体外活性的作用
- 目的:探讨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成肌干细胞—卫星细胞的作用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制备不含任何因子、单纯SDNF、单纯HGF和联合SDNF+HGF的条件培养基,动态观测肌卫星细胞的...
- 邬江朱敏朱崇涛陈斌徐昕明徐永清欧阳钧廖华邱小忠
- 关键词: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卫星细胞增殖分化
- 红细胞生成素对体外培养许旺细胞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目的:观察和评价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体外培养许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EPO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机制。 方法:选用6只两周龄的新...
- 曹能力
-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许旺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周期
- 文献传递
-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肌肉注射对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分析肌肉注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能否提高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的质量。方法:①实验选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2只/组。每组大鼠均随机切断一侧腓总神经,与胫神经外膜开窗处行端侧吻合,另一侧作为正常对照。②术后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于神经端侧吻合的小腿外侧肌肉注射100mg/L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1次/周,共4周。生理盐水对照组于相同位置注射0.1mL生理盐水,方法和疗程同上。两组作为正常对照的右侧神经不作任何处理。③术后12周,两组大鼠行腓总神经电生理特性检测、组织学检查及胫前肌湿重测定。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2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术后12周电生理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端侧吻合侧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17.33±1.59),(23.14±1.42)m/s,P<0.05],相应的潜伏期则缩短[(8.54±0.63),(5.57±0.78)ms,P<0.05],且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升高[(2.35±0.51),(3.77±0.49)mV,P<0.05]。②两组术后12周胫前肌湿重及腓总神经纤维数量测定结果: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胫前肌湿重比值及腓总神经纤维数量比值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785±0.152,0.515±0.132;0.747±0.126,0.453±0.151;P<0.05)。③两组术后12周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端侧吻合侧再生的腓总神经横切面神经纤维数目相对较多,神经纤维粗,排列相对较齐,髓鞘厚,束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结论:肌肉注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的质量。
- 成少安朱正道胡茜王惠丽
- 关键词:许旺细胞周围神经
-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英文)被引量:2
- 2006年
- 背景: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是从许旺细胞胞浆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活性蛋白质,能明显的维持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和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目的:观察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高位损伤所致脊髓背根节感觉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材料:选用清洁级出生3周SD幼鼠3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营养因子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5只。两组动物均以左侧为正常侧,右侧为损伤侧。方法:实验于2003-05/2003-07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两组大鼠均建立L4,5神经根高位离断动物模型,并将近侧神经残端与硅胶管吻接。根据分组,胶管内分别注入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60mg/L)或生理盐水各20μL,凡士林封固硅胶管两端。②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材,观察损伤神经根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的存活率和形态学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鼠损伤侧坐骨神经再生情况大体观察。②两组鼠背根节神经元存活情况。③背根节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结果:30只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鼠坐骨神经再生情况大体观察:营养因子组神经新生轴突沿硅胶管生长,长度达1cm;对照组新生轴突较细少,长度约0.8cm。②两组鼠背根节神经元存活情况:营养因子组背根节内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神经元丢失不明显,存活率是91.8%,对照组背根节内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神经元大量丢失,存活率是58.6%,营养因子组神经元存活率较对照组高33.2%(P<0.01)。③背根节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对照组背根节神经元的直径和面积显著低于营养因子组和正常侧犤(21.8±1.4)μm,(373.1±50.9)μm2比(24.8±1.1)μm,(482.8±42.2)μm2和(24.5±1.3)μm,(471.5±51.4)μm2,P<0.01犦,而营养因子组神经元直径和面积与正常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受损的�
- 刘黎军朱家恺王大平肖建德杨雷
- 关键词:许旺细胞神经元神经节
-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脊神经根性撕脱所致神经元死亡的干预(英文)被引量:1
- 2006年
- 背景: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是从许旺细胞胞浆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8000的神经营养物质,具有明显的神经营养活性,能对抗一氧化氮神经毒性物质。目的:建立根性撕脱伤动物模型,观察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脊神经根性撕脱所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设计:重复观察测量。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三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外科。材料:实验于2003-03/05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清洁级3~4月龄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0只。两组动物均以左侧为正常侧,右侧为损伤侧。方法:①两组大鼠均建立颈6,7神经根性撕脱伤动物模型。②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将一小块预浸有质量浓度为1g/L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40μL的明胶海绵覆盖于损伤侧硬膜囊表面,生理盐水对照组将一小块预浸有等量生理盐水的明胶海绵覆盖于损伤侧硬膜囊表面。③明胶海绵表面置硅胶管,硅胶管一端与明胶海绵缝扎,另一端用凡士林封闭固定于皮下,关闭切口后伤口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术后两组动物分别通过硅胶管定期注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或生理盐水20μL,1次/周,3周后取材。④切取颈6,7脊髓节段,观察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和形态学变化以及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情况和形态学变化。②脊髓运动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选用2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情况和形态学变化:颈6,7神经根性撕脱术后3周,生理盐水对照组损伤侧68.6%的运动神经元死亡,存活率31.4%,明显低于正常侧(P<0.01),且存活的神经元胞体严重萎缩;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组损伤侧脊髓运动神经元的�
- 刘黎军朱家恺肖建德王大平杨雷
-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腰髓中的表达(英文)
- 2005年
- 背景:许旺细胞能分泌多种营养因子,有保护和营养神经元的作用,并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起促进作用。目的:观察正常成年大鼠和不同胎龄鼠及幼鼠腰髓组织中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其对脊髓不同发育时期的作用。设计:对照实验,动物实验。材料:实验于2003-09于南华大学动物实验室完成,采用Wister大鼠3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为150~300g,由南华大学动物实验室提供。干预:①取材和切片:取体质量180~220g,成熟期为4~6周正常成年大鼠腰髓和背根神经节,继而行后固定。共8只雌鼠受孕,取不同孕龄母鼠中的胎鼠及幼鼠腰髓组织,分别行冰冻切片。②免疫组化染色:以抗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蛋白抗体作为一抗,行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染色部位的灰度,通过电脑上扫描计算染色深度得出半定量值,分析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在腰髓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正常腰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②生长发育的腰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共8只雌鼠受孕,实验样本均取自8只受孕雌鼠的胎鼠及所产幼鼠。①正常腰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在成年大鼠腰髓的整个白质和灰质后角Ⅲ、Ⅳ、Ⅴ层有较低表达。②生长发育的腰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在胎龄14d和胎龄15d开始有表达,胚胎时期表达先增高后下降,其中胎龄21d最高。出生后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在腰髓中表达明显下降,其中第7和l2d最高。结论: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在成年大鼠腰髓及背根神经节有较低表达,在生长发育的腰髓中表达基本呈逐渐下降趋势。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脊髓的发育可能起促进作用,此结果说明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在胚胎发育时期起作用。
- 张锡平李志跃
- 关键词:脊髓神经营养因子许旺细胞发育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