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4篇“ 证人出庭“的相关文章
- 证人出庭应注意的事项
- 2024年
- 我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的一名检察官,我院从2012年起将刑事案件关键证人出庭工作作为重点推进的公诉工作,那么,证人出庭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为此,我整理出七个方面的内容。
- 赵鹏
- 关键词:证人出庭刑事案件公诉工作检察官人民检察院
- 警察证人出庭制度研究
- 2024年
- 在目前的法律界,对于警察能不能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一直存在争议。但是这个争议往往是存在于大陆法系国家,在英美法系国家,警察出庭作证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认为警察有义务并且有责任与其他证人一样,在法庭上进行宣誓作证。但是在大陆法系国家,虽然已经出现了对于警察出庭作证的相关法律规定,但是在我国各地实际应用上,警察不出庭作证仍然是相当普遍的,这不仅仅是监管力度不到位的原因,也有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身份问题、警察对于自身定位尚不清晰等等的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大力推动法治建设,让审判逐渐从封闭变得公开,从隐蔽变得透明,使得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变得平等。警察作为侦查人员,第一手接触案件有关事实,他们出庭作证有利于还原事实真相,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舆论或者道义的角度上,可以还被告一个清白,为实现实体正义保驾护航。
- 葛高兴
- 关键词:刑事证人实体正义
- 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刑事研究
- 2024年
-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审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案件事实和真相的还原具有重要价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当前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数量和情况不甚理想,证人出庭难、出庭率低是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既有立法不完善,也有相关法律配套制度不健全的原因.本文结合国内外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比较,对我国现存的问题及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相关学术理论就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 刘雨鑫
- 关键词:证人出庭作证证人保护
- 证人出庭“三要件”的法教义学解读
- 2024年
- 通说认为,证人出庭“三要件”中“法院认为有必要出庭作证”为决定性要件。该观点符合当前绝大多数案件法院均以“无必要”为由限制证人出庭的司法现状。然而根据立法原意,证人出庭“三要件”处于平行、独立地位,不得以“有必要”为决定要件而忽略了对前两个要件的判断。在坚守“证人出庭为原则”基本立场基础上,以“三步检验法”重新构建证人出庭审查内容:第一,“控辩双方有异议”注意提出异议时间、异议方式以及异议主体;第二,“证人证言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应当从证人证言所蕴含的“待证事实”内容出发,由申请方承担初步证明,法院履行“无重大影响”说理义务;第三,法院认为“无必要”出庭仅限于明显重复、合理预断以及证人基于特殊原因无法出庭三种情形。
- 李昌盛林慧翔
- 庭审实质化下强化证人出庭的规范再造
- 2024年
-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因具有阻断侦审联结、抑制卷宗依赖等功能,被视为落实“庭审实质化”的重要方式,我国《刑事诉讼法》围绕该制度呈现出的“严进宽出”规定,造成证人出庭率长期低位运行。《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凸显中国式刑事诉讼现代化要求,强调理念转型、制度完善,进一步彰显公平正义和人权保障理念,通过赋予被告人程序性对质权,规范法官判断证人“出庭必要性”的裁量要素;明确证人不具备“出庭可能性”的正当理由,通过在线远程作证形式实现出庭的技术补强;厘清证人“出庭例外性”的应然定位和价值意涵,借助亲属拒证权制度的精准构建,贯彻宪法确立的法益保护。
- 鲍文强
- 关键词:证人出庭亲属拒证权
-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制度研究与司法现状
- 2024年
- 本文针对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现行制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研究首先梳理了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现状,包括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证人免证权制度、证人保护制度和经济补偿制度。随后,本文分析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实施中的现状和原因,包括证人心理障碍、司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足、证人保护制度的缺陷、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不具体以及经济补偿制度的漏洞。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措施,包括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扩大证人保护范围、明确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完善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程序、明确经济补偿标准、扩大经济补偿范围和确立证人申请经济补偿的程序。最后,本文对扩大免证权制度的范围提出了建议。通过对现行制度的剖析,对我国刑事证人出庭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本文旨在提高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促进司法公正,以期待为我国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我国的刑事诉讼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 严冰青
- 关键词: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司法现状
- 庭审实质化背景下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研究
- 在庭审实质化的背景下,刑事证人尤其是关键证人出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证人的出庭率与避免庭审虚化有重要的关联,通过对司法现状的考察,证人出庭率仍然偏低,尤其是关键证人出庭率。未来,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落实...
- 索绪炫
- 关键词:刑事证人出庭证人保护
- 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出庭率、驱动模式与治理转向
- 2024年
- 证人出庭是发挥证言功能的关键环节。实证调研显示,对民事诉讼证人出庭率低的印象与实践并不吻合,新《证据规定》对证人出庭率提升作用疲弱,新时期证人出庭陷入程序约束软化、证言功能虚化和证言排除理由异化的困境。基于证人出庭作为私人激励结果、避险技术工具和心理慰藉支点的多维解说,从历史成因、驱动模式和诉讼经济角度展开深层再阐释可以发现,社会标准化趋势及证言不确定性造成的审查难题严重削弱了证言的证明价值,证人出庭驱动模式错位进一步诱发了其证明功能紊乱,微观和整体视角下的经济考量又助推了法官不信任、不依赖证人倾向的形成。治理证人出庭问题,应从关注出庭率转换至提升证明质效,在确定必须出庭证人范围的前提下,矫正出庭驱动模式以修复法官对证人的信任,并因应在线作证趋势,促进其规范化。
- 刘鹏飞
- 关键词:证人证言出庭率信任修复
- 司法认识论视角下的刑事诉讼证人出庭问题
- 2024年
- 值《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有必要再次讨论刑事证人出庭率低问题。目前学界很少从刑事司法认识论完整过程专门研究证人出庭问题。司法认识论发挥作用需考虑证人证言的特性,分析证人出庭申请裁量驳回的理由,以及证人出庭作证的顾虑,进而聚焦实务认定证人证言价值的核心环节--双客观性审查与相互印证标准适用的问题--分析其对证言采信的实际影响。为提高证人出庭率,需解除印证对证人作证必要性审查的捆绑关系,避免过分考虑证明力,引入唐律“五听”的基本方法,要求不出庭证人提供完整的证人证言形成过程录音录像,完善远程视频作证,实现证言可信性审核目的。
- 郭旨龙田一丁
- 关键词:证人出庭自由裁量
- 论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2024年
- 证人出庭作证是证人证言证据的重要表现形式,能为案件审理提供相关证据,帮助审判人员理解案件真相,对案件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我国对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规定逐渐完善,但实践中出庭率低,不利于查明事实、公正判案。经分析,证人受到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证人并不愿卷入纠纷、打破和谐;出庭作证成本较大而所获补偿较小;出庭作证后证人易受到对方当事人的打击报复。同时通过借鉴国外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发现我国相比英美德等国家采取强制性手段,甚至指控罪名的方式,传唤证人出庭的强制性力度仍显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率,如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在法庭上摒弃“厌诉”“中庸”等思维;优化证人补偿措施,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支持;加大证人保护力度,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双管齐下;结合本国国情,考虑证人强制到庭措施。以上方法将有助于建设更加良好的民事诉讼法程序实施环境,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 胡琴
- 关键词:证人出庭作证
相关作者
- 徐长斌

- 作品数:38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证人 家长会 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生
- 陈光中

- 作品数:233被引量:5,061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 司法改革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制度
- 杨宇冠

- 作品数:140被引量:1,348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刑事诉讼 非法证据排除 合规 证明标准
- 龙宗智

- 作品数:263被引量:7,938H指数:5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司法改革 检察官 检察机关 司法公正
- 樊崇义

- 作品数:300被引量:3,360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法 认罪 刑事诉讼 从宽 法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