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9篇“ 译介研究“的相关文章
共情传播视域下余华作品的阿语译介研究
2025年
余华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其多部作品被译介至阿拉伯国家,在当地读者和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余华作品在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有赖于当今世界格局变化所塑造的意识形态和中、阿政府层面给予的政策支持。同时,共情传播机制也在译介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性作用。余华在情感书写中以文化相似性激发了读者的共同感知,通过对现实主义的叙写形成了认知上的同频,最终实现阿拉伯读者对余华作品和中国文学的深度接纳。余华作品的阿语译介是对阿文化传播中的亮点,是中国当代文学传播中国声音、构筑情感桥梁、联通天下民心的杰出成果。
徐婷瑶
关键词:余华阿拉伯语译介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文学译介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5年
近年来,中国文学外译受到热切关注。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以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2022年783篇与中国文学翻译、译介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考察发文量变化,可视化图谱分析从事相关研究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结果表明,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热点可分为五大类,研究前景状况良好,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研究旨在梳理中国文学译介研究的热点和发展前沿,以期为该领域相关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陈柯段梦瑶
关键词:中国文学译介CITESPACE
图式交融:京族医药文化的认知图式与译介研究——以《京族医药》为例
2025年
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依靠丰富的滨海药物资源,发展了独特的医药体系。本文基于认知图式理论,以《京族医药》为例,探讨京族医药的文化认知图式及译介研究研究认为,京族医药文化融合了中国古典哲学、习俗文化、诊疗文化和康养文化图式。在进行译介时,京医文本与目标语读者之间存在图式互动关系,即目标语读者的理解依赖于其已有的认知图式,而源语文本通过强化、更新或建立新图式影响读者的原有图式。通过“图式复现”和“图式补偿”的翻译策略,可以转换源语文本图式,实现京族医药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标,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以及传统民族中医药的对外传播效能。As the only “maritime nationality” in China, the Jing people have developed a unique medical system relying on their rich coastal medicinal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chema theory, this study takes Jing Ethnic Medicine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cognitive schema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of Jing medicine.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culture of Jing medicine integrates schemas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customary cultur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culture, and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e. Du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schema interaction is observed between the Jing medical text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depends on their existing cognitive schemas, while the source text influences the readers’ original schemas by reinforcing, updating, or establishing new schemas. By employ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schema reproduction” and “schema compensation,” the schemas of the source text can be transform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Jing medicine.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promoting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ethnic Chinese medicin
梁燕华蔡强
关键词:认知图式译介
《汉书》在俄罗斯的译介研究
2025年
《汉书》在俄罗斯的译介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与俄罗斯汉学的兴起、发展、成熟有密切的联系。18世纪受欧洲“中国风”影响,俄国汉学家将《汉书》的治国思想译介到俄国社会;19世纪《汉书》成为俄国认识东方历史的重要文献;十月革命以后,苏联汉学家对《汉书》的集中译介深化了中国古代史研究;苏联解体以后,当代俄罗斯汉学家以多元化的视角对《汉书》深入考察,以填补前人的学术研究空白。梳理《汉书》在俄罗斯的译介历程,探讨译本特征及影响,可为中国历史典籍的外译与传播提供一定借鉴与启示。
常洁
关键词:《汉书》
藏族非遗《格萨尔》英文译介研究
2025年
文章概述了《格萨尔》英译的百年历程,从早期外国学者的初步译介到21世纪高质量、多元化的翻译发展。通过分析罗宾·科恩曼译本的文化过滤处理和道格拉斯·潘尼克译本中诗性缺失与韵律不足的问题,揭示了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著诗意、韵律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文章提出了以诗译诗、深度翻译和文化补偿等策略,旨在提升《格萨尔》英译的质量,促进藏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强调其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推动国际学术合作中的价值。
谢丽莎
关键词:《格萨尔》英译本翻译策略
《颜氏家训》中思想文化术语的译介研究
2025年
《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的典型代表之一,体例宏大,涉及儒、道、佛等多个思想学派,内涵大量思想文化术语,思想价值丰富。因此,本文以历史文化语用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颜氏家训》中的思想派别进行梳理分析,辨清其思想基调,强调术语的差异义,继而从语境、语义及语用三个层面对比分析宗福常和邓嗣禹英译本中“礼”“孝”和“信”的不同翻译,最后指出术语翻译应注重语境,译出语境义;考察语义场,译出术语关联义;关注语用价值,译出术语的等效义。
徐雨
关键词:《颜氏家训》
英语世界中汤显祖“意趣说”的译介研究
2025年
明代戏曲文学大师汤显祖,以其卓越的创作著称。他提出的“意趣说”,独到地阐述了戏曲艺术中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共生。英语学术界对“意趣说”的解读,揭示了其核心,并有助于深入了解汤显祖的浪漫主义创作观。这一探索旨在全面理解汤显祖的文学广度与思想深度,跨越时空界限,感受其作品的不朽魅力与思想价值。
张余辉
关键词:汤显祖英语世界
《兄弟连》中国译介研究
1992年,根据美国陆军101空降师506团E连二战期间战史所创作的著作《兄弟连》出版,并在2001年被拍摄为电视剧,收获了巨大成功。2003年,该著作和电视剧鲜有地被快速译入中国,不仅在当时收获了成功,以译林出版社译著...
梁力乔
关键词:《兄弟连》译介学创造性叛逆翻译策略
译介学视域下《悉达多》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悉达多》(Siddhartha)是著名德裔瑞士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97-1962)的第九部作品,小说讲述了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为寻求内心的安宁而展开的寻找自我之旅。这...
胡梦晴
关键词:译介学黑塞

相关作者

袁斌业
作品数:53被引量:23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翻译活动 译介研究 音译 翻译思想
曹谦
作品数:39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朱光潜美学 美学 马克思主义 意象 方法论
宁博
作品数:23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互联网 英译 译介 《中国丛报》 商务英语
吴赟
作品数:29被引量:44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研究主题:译介 中国当代文学 英语世界 翻译 文学译介
唐雨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研究主题:译介研究 后女性主义 关键词 中国语境 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