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6 篇“ 诗歌分析 “的相关文章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诗歌 分析 2022年 【考情分析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4套高考语文试卷,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在诗歌 试题的设计上,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古人智慧、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信心。下面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为例,对试题进行分析 (题号为原试题题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梁静雯关键词:教育考试院 魏了翁 诗歌分析 诗歌 分析 法:《我来向你致意》的实践与应用2021年 阿法纳西·阿法纳西耶维奇·费特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诗人,其诗多为短小精悍的抒情诗作,风格独特、别具一格。文章以加斯帕罗夫的诗章结构三分法探讨费特的抒情诗《我来向你致意》的实践与应用。 杨毅关键词:语音 修辞 题旨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海洋诗歌 分析 --以惠特曼的《给军舰鸟》为例 被引量:2 2020年 运用生态语言学理论对海洋诗歌 《给军舰鸟》进行分析 ,探索惠特曼如何通过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来构建非人类生命体的生态身份,人类与非人类生命体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生态影响。选择"海鸟"作为物质过程的施事者以及行为过程的参与者,提高非人类生态位的能动性和参与程度;主位和信息结构围绕"海鸟"在海上对抗暴风展开,塑造非人类生态成分的正面形象,增加读者对非人类生命体关注度;发声体--惠特曼的身份和地位,语气和情态系统的结合对信息传播产生积极效果,有利于传达正确的生态理念。 王红阳 陈雨涵关键词:生态语言学 惠特曼 布鲁姆诗学影响理论下——《龟虽寿》诗歌 分析 2020年 哈罗德布鲁姆创立了"诗的误读"理论,表明前辈诗人的影响变成后辈诗人的"焦虑"。为了摆脱这种焦虑,后辈诗人"误读"前辈诗人的作品,实现诗歌 的突破与升华。"误读"视角下意象"神龟"的新阐释,创新了《龟虽寿》诗歌 的思想,表达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前辈诗歌 相抗衡的创作方法,为中国诗歌 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温德智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 误读 《龟虽寿》 基于显性时间词和隐性时间要素的中国古代诗歌 分析 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中国古代诗歌 的阅读与鉴赏一般采用传统的“意象-意境”分析 方法,主要从诗歌 的典型意象入手进行解读,但意象的不确定性会带来意蕴的多重性,难免造成理解障碍。古代诗歌 包含了普遍的时间意识,从诗歌 中的显性时间词和隐性时间因素入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意蕴,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诗歌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古代诗歌 解析方法。 田晓飞关键词:古代诗歌 显性 时间词 例谈人际功能理论对中英文诗歌 分析 方法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当前,国内很多学者运用人际功能理论对中文诗歌 或英文诗歌 进行分析 ,从人际功能角度对中英文诗歌 进行分析 并得出具体的分析 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和《回乡偶书》两首诗作为语料,结合并运用人际功能理论,从语气、情态、评价三个方面对两首诗进行分析 。 李洋洋 原苏荣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 人际功能 认知诗学视角下张九龄诗歌 分析 和翻译——以《赋得自君之出矣》为例 被引量:1 2019年 认知诗学的原型理论和转隐喻机制为解读张九龄的古乐府诗《赋得自君之出矣》提供理论框架和分析 视角,将该诗的文化传承、文学范畴及意象构建与人的基本认知相联系,为感性认识提供理论依据。以认知解读为基础,对许渊冲、翟理斯和弗莱彻的英译本进行对比评析,以"无限接近"原诗的翻译理想为标尺,三个译本在忠实度上各有侧重,体现译者不同的文化文学观和审美倾向。 胡迎春 钟安林关键词:认知诗学 意象 翻译 威廉·燕卜荪与“诗歌 分析 方法之争” 2018年 作为现代文学批评重要的先驱人物,威廉·燕卜荪在"诗歌 分析 方法之争"的学术公案中受益良多。燕卜荪所创造的语词分析 批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罗伯特·格雷夫斯和劳拉·赖丁所称作的诗歌 中"词语增强的近亲繁殖"方法的启示。正是这一启示,使得燕卜荪对诗歌 所蕴含的多重意义更感兴趣。与格雷夫斯、赖丁相区别的是,前者更倾向在众多复杂意义中作出选择,并决定最终的意义;而燕卜荪并不在意只选择一种特定的意义,而是强调词语所有可能意义的共存。 秦丹德·谢·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宗教主题诗歌 分析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梅列日科夫斯基是“白银时代”象征主义流派的著名诗人,但由于历史、政治立场等原因,他的诗歌 并没有受到同时代人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到20世纪90年代虽得到明显改变,但专家学者对于其诗歌 的探索仍没有进行... 邓昕关键词:俄罗斯诗歌 梅列日科夫斯基 宗教主题 艺术特色 美的寻求——爱伦·坡女性主题诗歌 分析 引言概述了埃德加·爱伦·坡孤独的生平对其诗学中独特“美”的追求。 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坡诗歌 及诗论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评论、论文集和专著。 第二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埃德加·爱伦·坡美学思想形... 张朝彬关键词:美学思想 诗歌分析
相关作者
崔薰然 作品数:7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外语系 研究主题:《忽必烈汗》 诗歌分析 高校教师 提高教师 思想修养 卢玮 作品数:19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涉外事务系 研究主题:小说 《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 复义 诗歌分析 陈双眉 作品数:11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幻想小说 短篇小说 舍伍德·安德森 超我 自我 颜丽娟 作品数:5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上饶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约翰·多恩 多恩 叶昌炽 文献学 文体 杨雁文 作品数:1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爱情隐喻 爱情 汉语 文化认知 诗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