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79 篇“ 诱导气管插管 “的相关文章
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下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对女性患者全麻诱导 气管 插管 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在目标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下,观察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对女性患者全麻气管 插管 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气管 插管 全麻下择期手术女性患者78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18 kg/m^(2)≤BMI≤30 kg/m^(2)),将其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9例。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HR)、血压(B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BIS监测患者镇静深度。使用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分别诱导 两组患者,当两组患者在BIS值40~60时进行气管 插管 ,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 开始时(T0),气管 插管 时(T1),气管 插管 后1 min(T2),气管 插管 后5 min(T3)时的血流动力学、血糖变化及诱导 时间、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瑞马唑仑组与丙泊酚组镇静成功率都是100%,但瑞马唑仑组的诱导 时间较丙泊酚更长(P<0.05);诱导 期间,瑞马唑仑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糖在T1、T2时间点较丙泊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用于女性患者全麻诱导 ,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较高。 刘国澜 彭丹萍 于俊相 潘侠关键词:脑电双频谱指数 麻醉诱导期 应激反应 气管导管 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在颈后路手术患者慢诱导 气管 插管 中的效果 刘亚晴模拟与临床相结合的光棒诱导 气管 插管 教学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模拟与临床相结合的光棒诱导 气管 插管 教学在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学专业住培基地住培生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住培生分为模拟组和非模拟组,每组10名。比较2组住培生气管 插管 的时间和成功率。结果非模拟组气管 插管 时间为(37.6±8.3)s,模拟组气管 插管 时间为(27.4±4.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组气管 插管 成功率高于非模拟组(90%vs.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培生临床技能培训中,采取模拟与临床相结合的光棒诱导 气管 插管 教学可有效减少插管 时间,提高插管 成功率,教学效果良好。 姜西刚 王丽君 张民皓 张民皓关键词:麻醉学 气管插管 住院医师 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罗库溴铵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快速序贯诱导 气管 插管 全麻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罗库溴铵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快速序贯诱导 气管 插管 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黔西南州中医医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麻醉。为观察组产妇采用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罗库溴铵进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围产期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T_(1))、麻醉后10分钟(T_(2))及分娩结束时(T_(3)),观察组产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出生后1分钟、出生后5分钟,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围产期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罗库溴铵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快速序贯诱导 气管 插管 全麻的镇静镇痛效果较好,对产妇及其新生儿基本无负面影响,应用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定元关键词:丙泊酚 罗库溴铵 剖宫产 不同剂量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CRP的影响评价 2024年 探讨不同剂量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2月75例择期手术患者,均为气管 插管 全麻,随机分为三组,各25例,三组依托咪酯剂量分别为A组0.3mg/kg、B组0.5mg/kg、C组1.0mg/kg。比较三组应用效果。结果 B组、C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3h、6hVAS评分比较P>0.05;术后1h、2h,C组VAS评分最低,其次B组,A组VAS评分最高,三组比较P<0.05;麻醉前,三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0.05;手术结束时,A组与B组、C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C组比较P>0.05;A组、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以0.5mg/kg的剂量用于麻醉诱导 时,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特性与高效的麻醉作用,尤其体现在能有效促进患者CRP水平的有利调节上。因此,在执行气管 插管 全身麻醉的临床实践中,推荐采用0.5mg/kg的依托咪酯剂量作为更为优化的麻醉管理策略。 王智炜 徐慧洁 梁杰关键词:依托咪酯 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 C反应蛋白 兰地洛尔在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时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间期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兰地洛尔在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时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气管 插管 全麻下手术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麻醉诱导 方法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生理盐水进行麻醉诱导 )和观察组(50例,以兰地洛尔进行麻醉诱导 )。比较两组的麻醉诱导 效果。结果麻醉诱导 前(T0),两组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 前即刻(T_(1))~插管 后5 min(T_(4)),观察组的HR、MAP低于常规组,SpO_(2)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麻醉过程中,观察组的生命体征指标波动幅度较常规组小。T_(0),两组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总功率(TP)及QT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观察组的LF、LF/HF、TP及QT间期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两组的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 插管 全麻下手术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兰地洛尔可有效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并降低术中LF、LF/TF、TP及QT间期指标,以此取得理想的麻醉诱导 效果。 潘云松关键词:麻醉诱导 生命体征 心率变异性 QT间期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 气管 插管 的比较 被引量:2 2023年 丙泊酚是广泛用于全麻诱导 的静脉催眠药物,但诱导 剂量的丙泊酚常会引起全身血压的剂量依赖性降低,短时间的低血压也会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增加术后脏器缺血性损伤的发病率和术后死亡率^([1])。艾司氯胺酮麻醉效价约是氯胺酮的2~3倍,体内消除率更高。与氯胺酮比较,小剂量的艾司氯胺酮使用,其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交感神经也不易发生过度兴奋^([2-3])。 姚婧 蔡英敏 郑娟 雷浩 郭宇鑫 孙金华关键词:氯胺酮麻醉 缺血性损伤 灌注不足 全麻诱导 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全身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全身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萍乡市湘东区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老年高血压全身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研究组行常规全身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给药后5 min、麻醉后0.5 h、麻醉后2 h血压监测结果、心室率水平、血氧饱和度、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质量评分、苏醒期躁动、呛咳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给药后5 min、麻醉后0.5 h、麻醉后2 h血压监测结果、心室率水平、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心室率水平显著降低(P <0.05),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P> 0.05)。研究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全身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全身麻醉诱导 气管 插管 应激反应,提高苏醒质量,减少并发症。 王煜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快速顺序诱导 气管 插管 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快速顺序诱导 气管 插管 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9月行气管 插管 全麻老年患者96例,男47例,女49例,年龄65~80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阿芬太尼10μg/kg组(A组)、阿芬太尼15μg/kg组(B组)、阿芬太尼20μg/kg组(C组)和阿芬太尼25μg/kg组(D组),每组24例。记录麻醉诱导 前、气管 插管 后1、5 min的HR、MAP,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检测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的浓度、超声测量心脏指数(CI)、心脏射血分数(EF)。记录麻醉诱导 后至气管 插管 后5 min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诱导 前比较,A组和B组在气管 插管 后1、5 min HR明显增快,MAP、NE和Cor浓度明显升高,CI和EF明显降低(P<0.05);C组和D组气管 插管 后1 min 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D组插管 后5 min HR明显减慢,MAP、血浆NE和Cor浓度、CI和EF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C组和D组气管 插管 后1、5 min HR明显减慢,血浆NE和Cor浓度明显降低,气管 插管 后1 min CI和EF明显升高,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D组插管 后5 min CI和EF明显降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芬太尼20μg/kg用于老年患者快速顺序诱导 气管 插管 ,可有效抑制插管 引起的剧烈心血管反应,同时避免心血管系统的抑制,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陈小波 易雪 韩梅 舒爱华 程传喜关键词:阿芬太尼 气管插管 老年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 气管 插管 应激反应的影响进展 2023年 麻醉诱导 期间血流动力学抑制是一种常见现象,而气管 内插管 是引起血流动力学反应主要原因。现如今,高血压在临床中较普遍,围手术期血压易发生波动,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以防全身麻醉诱导 与气道管插管 期间循环与内分泌剧烈波动所造成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就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ne,DEX)对静脉麻醉和气管 内插管 对高龄高血压病人应激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的回顾。 张洁关键词:高血压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相关作者
李艳 作品数:106 被引量:465 H指数:10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流动力学 氢吗啡酮 术后镇痛 氟比洛芬酯 应激反应 陶国才 作品数:420 被引量:1,166 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异丙酚 气管插管 抑肽酶 丙泊酚 郭曲练 作品数:574 被引量:3,593 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舒芬太尼 丙泊酚 鞘内注射 麻醉深度 张德林 作品数:4 被引量:23 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异丙酚 七氟醚 七氟醚麻醉 诱导气管插管 血管加压素 谭秀娟 作品数:48 被引量:308 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心脏停跳 脑缺血 缺血预处理 浅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