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1篇“ 调脂药“的相关文章
- 黑龙江省调脂药物的临床综合评价
- 2024年
- 目的对调脂药物进行临床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目录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研法和专家论证法建立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维度对黑龙江省14种调脂药物进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调脂药物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共涉及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安维宁)得分最高;经济性方面,阿托伐他汀(安维宁)、瑞舒伐他汀(爱舒宁)、辛伐他汀(京必舒新)和匹伐他汀(邦之)得分最高;创新性方面,原研品种更占优势;适宜性和可及性方面,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得分最高。结论黑龙江省14种调脂药物中,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安维宁)、瑞舒伐他汀(可定)的临床综合评价得分较高,可作为强推荐级别的品种。
- 吴禹蒙宋佳刘利龙孙向菊徐娜闫虹吴玉波
- 关键词:调脂药物指标体系
- 医院门诊患者调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常熟市中医院门诊患者调脂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使用调脂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门诊开具的包含调脂药物处方7 200张,采用Excel软件记录患者详细情况(性别、年龄、诊断)、调脂药物类别、名称、联合用药情况等,根据药品说明书、用药标准及用药须知等,评价调脂药物处方合理性。结果 7 200张处方中,患者男4 000例,女3 200例;年龄51~70岁患者居多,占比60.24%。主要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和高脂血症等,占比96.21%。他汀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为91.03%(6 554/7 200)。诊断与用药不符/诊断书写不全处方280张(3.89%),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92张(1.28%),主要为给药时间和用量不适宜;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处方20张(0.28%)。结论 该院门诊调脂药物的应用符合经济、适用原则,但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定不合理应用现象。医院应定期对医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患者用药准确性,并及时进行检测,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 张蒙
- 关键词:调脂药物门诊
- 新型调脂药培马贝特在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培马贝特为日本研制开发的新型贝特类药物,于2018年6月在日本批准上市。相比于传统的贝特类药物,培马贝特可以更具目标性地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结合,进而高效地发挥调脂作用。研究表明,培马贝特在改善血脂水平的同时,还可以调节血糖、维持肝脏代谢、抑制炎症和血栓形成,在患有糖尿病、肝脏病变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可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鼻咽炎、肌酸激酶升高和血尿酸升高等。
- 王雅芝陈慧
- 关键词:调脂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高脂血症
- 认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类调脂药物
- 2024年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是引起心脏病发作和卒中的常见原因。血脂异常,特别是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升高,是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2])。
- 景智丁征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脏病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调脂药物
- 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药物应用调查及临床药师干预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调脂药物应用现状,并观察临床药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T2DM患者90例,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心血管危险程度及调脂药物应用现状,并根据是否有临床药师参与指导分为干预组(n=54)及对照组(n=36),对照组使用常规用药指导,干预组使用临床药师参与的用药指导。比较2组用药依从性、干预前后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0例T2DM患者中,低风险患者2例,较高风险患者20例,极高风险患者68例;88例患者需要使用调脂药物(97.78%),79例患者已使用调脂药物(87.78%),使用他汀类药物64例(阿托伐他汀50例,瑞舒伐他汀钙13例),使用非诺贝特9例;干预组的用药依从优良率(94.44%)高于对照组(80.56%),P<0.05;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2DM患者调脂药物使用率较高,主要以他汀类调脂药物为主,临床药师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及血脂。
- 吴方儒潘云胡春萍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调脂药物临床药师用药依从性
- 调脂药物靶点与高血压肾病风险:一项药物靶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 2024年
- 目的评估调脂药物靶点所介导的脂质表型(HMGCR、PCSK9和NPC1L1)与高血压肾病风险之间潜在的因果相关性。方法使用来自欧洲人群公开可获得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进行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采用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关的遗传变异,根据选定的调脂药物靶基因筛选工具变量,使用逆方差加权法作为主要MR分析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确保结果的稳健性。结果基因预测的LDL-C水平与较高的高血压肾病风险相关(OR=1.19,95%CI:1.03~1.38,P=0.021)。较高的HMGCR介导的LDL-C水平与高血压肾病风险存在正向因果相关性(OR=4.08,95%CI:2.86~5.81;P<0.001)。然而,PCSK9和NPC1L1介导的LDL-C水平与高血压肾病风险无相关性。Cochran Q检验、MR-PRESSO检测和MR-Egger截距测试显示工具变量之间不存在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结论HMGCR介导的LDL-C与高血压肾病的发病风险存在因果相关性,针对HMGCR基因的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肾病的防治中可能具有潜在益处。
- 连兴基彭晓辉王衍慧杨媚刘丽兰黄玉宇
- 关键词:调脂药物高血压肾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他汀类调脂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他汀类调脂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 2月在金溪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掷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他汀类调脂药物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评价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比对照组的77.1 4%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TG、LDL-C、T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更低,LVEF、SV、CO、CI、HDL-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他汀类调脂药物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还能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可靠。
- 周京喜
-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他汀类调脂药物丹红注射液
- 探讨他汀类调脂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24年
- 探讨他汀类调脂药与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 2 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两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沉,炎症指标,血脂,总有效率,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沉、炎症指标及血脂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副作用比较, P>0 5。结论 阿伐他汀联合合丹红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药物联合方案。
- 樊亚飞
- 关键词:他汀类调脂药物丹红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
- 氯吡格雷联合他汀类调脂药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他汀类调脂药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可积极缓解心绞痛严重程度并优化心功能,提升近期治疗有效率,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 潘晓芬覃凯苏晓琳耿思远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氯吡格雷他汀类调脂药心绞痛症状
- 氯吡格雷联合他汀类调脂药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研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于心功能以及心绞痛症状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分为两组,作为对照组(氯吡格雷)和观察组(氯吡格雷+他汀类调脂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作次数(2.50±0.45)次/周,持续时间(2.16±0.42)min/次,低于对照组[发作次数(3.58±0.86)次/周,持续时间(3.22±0.49)min/次](P<0.05)。观察组LVEF(45.85±4.48)%,LVESD(48.32±5.52)mm,LVEDD(55.38±6.18)mm,优于对照组[LVEF(43.12±5.12)%,LVESD(53.21±4.90)mm,LVEDD(60.82±5.70)mm](P<0.05)。观察组TC(2.80±0.68)mmol/L,TG(1.19±0.10)mmol/L,HDL-C(1.96±0.22)mmol/L,低于对照组[TC(4.42±1.15)mmol/L,TG(1.68±0.12)mmol/L,HDL-C(1.56±0.26)mmol/L](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44%)较对照组(76.92%)明显提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促进心功能和血脂的改善,对于心绞痛的改善有显著成效,并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增加的问题,在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上有显著优势,可积极推广应用。
- 朱玉瑶
- 关键词:氯吡格雷他汀类调脂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相关作者
- 归成

- 作品数:133被引量:31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用药分析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医院用药 调脂药
- 赵水平

- 作品数:749被引量:5,122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他汀类药物 血脂 血脂异常
- 徐济民

- 作品数:267被引量:1,152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高血压 心绞痛 降压药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 顼志敏

- 作品数:305被引量:1,797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合理用药 心血管病 心肌梗塞 血脂异常
- 胡大一

- 作品数:3,558被引量:29,158H指数:6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