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1篇“ 贝氏体等温淬火“的相关文章
- SAE1070钢链板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
- 2025年
- 利用JMatPro金属材料模拟软件对SAE1070钢链板贝氏体等温淬火过程进行了研究。模拟计算表明,SAE1070钢的Ac1温度为718.7℃,Ac3温度为735.1℃,Ms温度为252.3℃。SAE1070钢的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为820℃奥氏体化40 min;285℃盐浴等温处理35 min;在等温水冷后230℃回火保温120 min。通过等温淬火和回火处理,链板的组织由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硬度达到53~54 HRC。链板和销轴组装成链条后进行试验,其抗拉强度、疲劳寿命和磨损伸长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代玉杰陈立鹏
- 关键词:等温淬火链板
- 一种合金工具钢盘条在线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工具钢盘条在线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属于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控制合金工具钢盘条S2M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开轧温度、粗中轧变形量、预精轧温度及变形量、精轧温度及变形量、吐丝温度、风冷冷却速度、入罩缓...
- 高协清苏振伟赵新宇王向红韩键周淼林俊王礼银
- 高铁轴承GCr18Mo套圈贝氏体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仿真优化研究
- 2023年
- 高铁轴箱轴承作为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服役工况及服役环境复杂。高铁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工艺普遍采用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相比于传统的马氏体淬火工艺能够使轴承套圈具有更好的韧性和抗裂纹扩展能力,但耗时更长,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为优化国产高铁使用的GCr18Mo轴承套圈的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开展试验测试轴承钢的热物理参数以及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基于试验测得的轴承钢材料参数,采用DEFORM-HT软件建立了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工艺全流程仿真模型。针对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中的加热温度、等温温度、等温时间和回火温度,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16种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仿真方案并进行仿真分析。基于仿真结果,以轴承套圈的贝氏体体积分数和硬度构建优化目标函数,结合蒙特卡洛法和复合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及优化,在优化得出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开展3组验证性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试验测得的轴承钢材料参数建立的热处理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经验证试验后,3组轴承套圈的贝氏体体积分数和硬度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残余奥氏体含量未超过规定数值。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耗时更短,相比最初的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等温淬火时间缩短37%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国内GCr18Mo轴承套圈的贝氏体等温热处理提供有效的工艺参考。
- 杨智勇刘肃蔡润丰李志强李卫京
- 关键词:轴承套圈贝氏体等温淬火仿真建模
- 贝氏体等温淬火对Dievar热作模具钢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利用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在Dievar钢中制备不同体积比例的贝/马复相微观组织,通过对显微组织、宏观/微观硬度、磨面形貌、磨屑和磨损率的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贝/马复相Dievar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Dievar钢中下贝氏体含量随等温淬火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保温3、5、10 min时下贝氏体体积占比分别为32%、45%、63%。贝/马复相试样相比于传统油淬试样具有更高的回火抗性,不同等温试样硬度值均高于传统油淬试样硬度值。同等磨损条件下,等温淬火Dievar钢相较于常规热处理Dievar钢耐磨性更加优异。在400~600℃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条件下,Dievar钢表面氧化物为Fe_(2)O_(3)和Fe_(3)O_(4)。Dievar钢400~500℃高温磨损机制为磨粒-轻微氧化磨损;随着温度升高,氧化物颗粒尺寸变大,磨粒磨损加剧。当温度升至600℃时,常规油淬试样磨损机制为磨粒-氧化磨损,以磨粒磨损为主;而等温淬火试样磨损机制则以氧化磨损为主。
- 杨柳谢奕心鞠玉琳魏琪曹甫洋罗锐袁志钟程晓农
- 关键词:等温淬火高温磨损性能
- 一种贝氏体等温淬火油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贝氏体等温淬火油及制备方法,涉及淬火油技术领域。具体是以基础油或基础油与添加剂复合物为贝氏体等温淬火油,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天然油脂或合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清净剂0‑20份...
- 张启力
- 贝氏体等温淬火对H13热作模具钢组织及热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热疲劳试验等研究了常规淬火和等温淬火两种不同工艺对H13钢显微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淬火处理后H13钢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下贝氏体(M/B下)。与常规淬火相比,具有M/B下复相组织的试验钢的硬度有所降低,冲击韧性有所提高。热疲劳裂纹分析表明,经等温淬火处理后试样的热疲劳裂纹在长度和密度上均小于常规淬火处理的试样,表明M/B下复相组织有益于提高H13钢的热疲劳性能。
- 何文超李志敏张旭魏鑫鸿李俊李绍宏
- 关键词:H13钢下贝氏体热疲劳
- 65Mn钢弹垫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被引量:3
- 2020年
- 65Mn钢弹垫常见热处理缺陷有硬度不均匀、不足或过高,氧化与脱碳,热处理裂纹,脆断等,导致产品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对日益增长产品质量的要求。本文研究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对65Mn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加热温度对65Mn钢弹垫的金相组织和硬度有直接影响;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贝氏体等温淬火组织中残余奥氏体以及铁素体含量减少,弹性疲劳寿命明显提高。65Mn钢弹垫采用810℃加热→320+5℃等温120 min热处理工艺,获得细小下贝氏体+适量马氏体、残余奥氏体以及铁素体的复相组织,可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 王意忠张纳张先鸣
- 关键词:贝氏体等温淬火
- 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概述
- 2020年
- 下贝氏体等温淬火,适用于链条或轴承行业的小工件,通过等温淬火可以得到心部韧性好,机械强度和硬度高等机械特性。热处理工艺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阶段。在本文中,本人结合生产实践,概述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气氛的控制,设备的关键控制点。
- 沈举贤
- 关键词:球化退火下贝氏体碳势盐浴淬火
- 弹垫的硝盐贝氏体等温淬火被引量:1
- 2019年
- 大量的弹垫早期失效分析结果表明,80%以上的失效源自表面损伤、表面脱碳、表面腐蚀物、淬火组织不均匀和氢致延迟断裂,主要是内部应力集中度高。本文简述了采用硝盐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代替淬火加回火,这种工艺对于弹垫类的紧固件产品防止氢致延迟断裂有优势。通过生产实例表明,弹垫用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代替淬火加中温回火后,在同等载荷的轴向疲劳试验中,疲劳寿命从5万多次,提高至200万次以上。
- 熊业军王意忠张先鸣
- 关键词:贝氏体等温淬火硝盐
- 贝氏体等温淬火对中铬耐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研究了贝氏体等温淬火对中铬耐磨钢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试验钢的组织形貌变化,通过冲击磨损试验测试了其耐磨性。结果表明:随着贝氏体等温时间的延长,试验钢的硬度逐渐降低,韧性先升高后降低,当等温时间为6 h时,试验钢表现出较好的硬度(57.6 HRC)和冲击韧性(26 J·cm-2)结合;贝氏体等温淬火获得的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展现出比回火马氏体更好的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当复相组织中下贝氏体含量为50%时,试验钢的耐磨性最好。
- 张亚楠李强国张亚宁
- 关键词:等温淬火冲击韧性
相关作者
- 华林

- 作品数:1,665被引量:1,276H指数:18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环件 包络 精冲 锻件 薄壁
- 钱东升

- 作品数:368被引量:30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环件 轴承 锻件 近净成形 环件轧制
- 周芳

- 作品数:57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钢板 镀层钢板 奥氏体 两相区 镀锌钢板
- 黄惠平

- 作品数:45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磨粒 缸套 气门 连续生产线 模具钢
- 刘仁东

- 作品数:716被引量:631H指数:14
- 供职机构: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冷轧 钢板 光整 扩孔 热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