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3 篇“ 贫困治理 “的相关文章
礼县相对贫困 治理 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2024年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已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实施相对贫困 治理 成为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又一重大战略任务。甘肃陇南礼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后,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全县几千年的绝对贫困 问题,但相对贫困 依然突出。文章通过对礼县相对贫困 问题的调查和分析,结合礼县现实和未来发展展望,对相对贫困 的长效治理 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多元化治理 举措。 杨为民关键词:相对贫困 数字普惠金融在相对贫困 治理 中的作用 2024年 在中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 、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当下,如何应对农村相对贫困 群体的因病返贫,不仅关乎如何巩固中国脱贫成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通过较低的成本助推金融服务下沉,相较于传统的扶贫措施在相对贫困 治理 方面已显示出巨大潜力。但农村相对贫困 群体因病返贫的背后是能力贫困 带来的脆弱性、边缘性与长期性,而非绝对贫困 群体的物质资本的短缺,使得立足改善贫困 群体物质资本禀赋的数字普惠金融在相对贫困 治理 中面临边际产出递减的挑战。在相对贫困 治理 的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应从相对贫困 群体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信用资本欠缺等角度出发,加强相对贫困 群体的能力建构,提升相对贫困 群体自身抵御疾病带来的重新返贫风险的能力。 张帅 何向育 王静怡关键词:相对贫困 因病返贫 能力贫困 习近平相对贫困 治理 观的现实意蕴与人民情怀 2024年 习近平相对贫困 治理 观形成于我国贫困 治理 实践,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演变特征,其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贫困 治理 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反贫困 实践,集中展现了党中央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之治”和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深厚情怀。习近平相对贫困 治理 观不仅是新时期中国贫困 治理 场域的实践产物,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贫困 治理 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探究习近平相对贫困 治理 观蕴含的现实意蕴与人民情怀,对实现共同富裕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张嫣娟关键词: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相对贫困 治理 的多维困境与机制构建 被引量:1 2024年 相对贫困 是一种多维性、发展性、分散性贫困 ,其治理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从物质维度看,发展失衡的长期存在导致相对贫困 群体陷入增收困境,因此需要构建凸显城乡融合的持续增收机制;从精神维度看,帮扶政策的长期实施导致相对贫困 群体陷入思维困境,因此需要构建凸显内生动力的人文发展机制;从权利维度看,分配制度的长期失衡导致相对贫困 群体陷入权利困境,因此需要构建凸显平等共享的收入分配机制;从政策维度看,扶贫政策转向的滞后导致相对贫困 群体陷入福利困境,因此需要构建凸显综合治理 的福利保障机制。 邱晖 杜忠连关键词: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新时代中国农村妇女相对贫困 治理 研究 消除贫困 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任务。当前,我国已基本上完成了对于绝对贫困 的治理 问题,正致力于治理 相对贫困 问题。但是在农村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张丽关键词:中国农村妇女 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超大城市相对贫困 治理 :学理探析与国际经验 2024年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完成,我国贫困 治理 已从绝对贫困 治理 向相对贫困 治理 、从农村贫困 治理 向城乡贫困 共治的新阶段转型。从理论机理来看,超大城市作为区域甚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极,具有发展机遇更多、资源稀缺性更强和社会结构更复杂等特殊性,相应地,超大城市相对贫困 治理 也呈现出主动贫困 、贫困 放大和多元贫困 等问题,需要以发展匹配、社会保障和分类治理 为治理 靶向发力;而国际主要城市的贫困 治理 发展历程及相应措施也为中国超大城市相对贫困 治理 提供了贫困 测度、差异化治理 、最低工资标准等有益经验。基于此,超大城市相对贫困 治理 需要形成包含贫困 测度、人力培育、协调发展、“提低”保障和分类精准治理 等具体措施的政策体系。 侯启缘关键词:城市贫困 相对贫困 河南地区后扶贫时代的相对贫困 治理 问题 2024年 河南省在取得脱贫攻坚胜利之后进入了后扶贫时期,贫困 特点由收入贫困 转向多维度贫困 ,主要表现为相对贫困 ,贫困 治理 由“扶贫”向“防贫”转变,治理 的重点也从减贫转移到防贫。在后扶贫时期特色减贫工作中,相对贫困 治理 工作应做为重中之重:巩固已有脱贫成果、强化返贫治理 能力、加速乡村建设步伐。治理 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返贫风险预防机制,筑牢返贫底线。(2)加速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保障机制。(3)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体系。 王楠新关键词:相对贫困 脱贫攻坚 马克思贫困 思想及其对现代贫困 治理 的启示 2024年 贫困 问题是人类社会需要长期思考并应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历史性难题,马克思认为贫困 问题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辩证性的特点,深刻揭示了现代贫困 产生的根源即异化劳动,提出现代贫困 治理 的路径:消灭劳动和发展生产力。因此,马克思的贫困 思想启示中国的贫困 治理 要取消身份和制度性制约、以全面发展为导向、不断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黄君华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贫困治理 收入增长与相对贫困 治理 ——一种新的相对贫困 变动测度模型及应用 2024年 本文构建一种新的相对贫困 变动测度指数(Measurement Index of Relative Poverty Change,简称RPC指数)来测度一段时期内相对贫困 的变动。为分析收入增长对相对贫困 的减贫效果,本文进一步构建RPC指数的分解模型,既可测度相对贫困 群体及社会总体分项收入增长对相对贫困 变动的影响和贡献,也可测度样本分组内部相对贫困 变动及其对总体相对贫困 变动的贡献。基于RPC指数及其分解模型,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至2020年4期家庭人均收入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对相对贫困 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整体收入增长不具有自动消减相对贫困 的作用;相较于中位数收入,以平均收入为基数制定相对贫困 线能更敏锐地反映居民收入增长分布的合理性;城乡居民分项收入的增长对相对贫困 变动的影响不尽相同,在治理 相对贫困 时需予以不同的考量。 庞泓 刘穷志关键词:贫困测度 相对贫困 提升农民相对贫困 治理 能力的实践路径——以吕梁山护工为例 2024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 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相对贫困 人口自身能力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都承担相应的责任,更需要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吕梁市通过大力发展和培育吕梁山护工,加大技能培训,探索走出一条帮助贫困 人口掌握技能、实现就业、脱贫致富的路径,不仅为贫困 山区的脱贫攻坚探索了新的发展渠道,更为提升贫困 人口能力素质,解决相对贫困 问题,进而为探索新时代贫困 治理 现代化的实现形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何璐瑶关键词:相对贫困 转移就业
相关作者
韩广富 作品数:117 被引量:746 H指数:1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乡村 扶贫开发 中国共产党 扶贫 贫困治理 黄承伟 作品数:95 被引量:1,792 H指数:25 供职机构:国务院 研究主题:脱贫攻坚 扶贫 脱贫 精准 减贫 张琦 作品数:234 被引量:1,990 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乡村 减贫 扶贫 脱贫攻坚 脱贫 王小林 作品数:167 被引量:1,377 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贫困治理 肝癌 门静脉 恶性梗阻性黄疸 左停 作品数:365 被引量:4,343 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乡村 扶贫 精准 贫困 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