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2篇“ 软接触结晶器“的相关文章
- 软接触结晶器电磁场数学模型
- 2019年
- 从Maxwell方程出发,通过对电磁场进行理论分析,得到软接触结晶器电磁场的分布计算,进而可以计算出电磁场在结晶器内的衰减规律、电磁力及电磁压力的大小,并以此建立软接触结晶器电磁场作用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认为: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会呈指数衰减,且磁场频率越大衰减速度越快;电磁力大小与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大导体单位体积受到的电磁力越大,且电导率越大,相同频率下受到的电磁力较大;电磁压力在不同导体介质中的衰减规律基本一致,随着频率的增大电磁压力衰减速度增大,当电导率较小时,电磁压力衰减相对减缓。
- 段云祥杨帆齐利国朱立光许进忠
- 关键词:电磁场结晶器软接触电磁连铸数学模型电磁压力
- 方坯软接触结晶器内钢液焦耳热场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基于电磁学和传热学理论,针对结晶器内钢液,建立方坯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电磁场和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结晶器内钢液的电磁场和焦耳热场。结果发现:电源频率为20 kHz,电流强度为640 A时,结晶器内钢液外表面因感应生成一定量的焦耳热,形成厚度约10 mm"集肤层"。焦耳热随电源频率增加而增大,频率高于40 kHz后增幅减小,但焦耳热随电流强度增加呈正比例增大关系。
- 王杏娟刘然朱立光贾相明
- 关键词:软接触钢液焦耳热电源频率
- 圆坯中频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磁场分布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为了研究中频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磁场分布,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出不同电参数和工艺参数下圆坯中频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随着功率和感应线圈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功率时随着电源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相同电流时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幅却在减小;在本实验中,相同功率下频率为2500 Hz时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最大;随着自由液面的下降,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当自由液面位于感应线圈的中心高度时磁感应强度达到最大。
- 王朝阳王恩刚张兴武赫冀成
- 关键词:电磁软接触结晶器电磁场磁感应强度
- 高频磁场对软接触结晶器内钢液初始凝固的影响
- 针对电磁软接触连铸过程,建立了结晶器内三维电磁场和温度场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拉速及不同结晶器结构参数下,高频磁场在金属内产生的感应热对铸坯凝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磁场产生的感应热对铸坯的初始凝固过程有重要影响,表现...
- 王宏明罗燕任忠鸣李桂荣
- 关键词:高频磁场感应热初始凝固
- 文献传递
- 磁场频率对软接触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分布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电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高频磁场频率在5~40kHz变化对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电磁场频率,可以提高结晶器内钢液的磁感应强度,但当频率高于20kHz后,频率提高,磁感应强度提高不大;高频磁场频率变化对铸坯表面磁感应强度沿高度方向上的最大值所在位置影响不大,均出现在钢液面下5~6mm处,但电磁场频率升高会使磁感应强度沿结晶器周向上的不均匀性增加,高频磁场频率以20kHz为宜。
- 王宏明刘强李桂荣夏小江戴起勋
- 关键词:电磁场频率数值模拟
- 激励线圈匝数对软接触结晶器内磁场和电磁压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建立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电磁场计算的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高频磁场激励线圈匝数在2~5匝变化,对切缝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线圈匝数变化不会改变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压力的分布特征;沿结晶器高度方向上,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压力都在钢液面下5~6 mm位置出现峰值;在周向上,切缝处的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压力值高于分瓣体中心处。随线圈匝数增加,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压力的数值均明显增加,但其分布的不均匀性也随之加剧,因此线圈匝数存在最优值,取3匝或4匝是比较合理的。
- 王宏明张晓颖李桂荣
- 关键词:线圈匝数磁感应强度电磁压力
- 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钢液面高度对磁场分布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内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结晶器内钢液面高度对磁场及电磁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液使得磁感应强度集中在钢液的侧表面;当钢液面低于线圈上沿时,钢液中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钢液上表面附近,并沿拉坯方向逐渐递减;当钢液面高于线圈上沿时,随着钢液面的升高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向线圈中部移动;钢液侧表面所受电磁力的分布趋势与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 王宏明任忠鸣夏小江戴起勋李桂荣
- 关键词:结晶器三维数值模拟
- 两段式无缝软接触结晶器电磁参数和结构参数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利用数值模拟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两段式无缝软接触结晶器壁厚(d)、结晶器上半段电阻率(ρ)、电源频率(f)、线圈电流强度(I)对结晶器透磁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晶器内部磁感应强度(B)随f和d的增大而减小,随I和ρ的增大而增强.各因素对磁场影响的顺序依次为f,ρ,I,d.通过无量纲分析确定了两段式结晶器内弯月面处B与d,ρ,f,I之间的定量关系为B/(μ_0I/d).=4.36×10~9(ρ/If)^(0.89).最后,确定了两段式结晶器应用于软接触技术最佳的实验条件为:d=5 mm,p=8.8×10^(-7)Ω·m,I=2000 A,f=2500 Hz.
- 金百刚王强崔大伟刘燕赫冀成
- 关键词: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构参数
- 全水冷切缝式软接触结晶器切缝多层胶接密封法
- 本发明涉及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尤其涉及全水冷切缝式软接触结晶器切缝密封。一种全水冷切缝式软接触结晶器切缝多层胶接密封法,其特征是:在结晶器套管切缝内侧实施多层结构胶,在切缝外侧实施多层弹性密封胶,结构胶和弹性密封胶相复合...
- 陈向勇张永杰胡子国
- 文献传递
- 软接触结晶器电磁连铸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07年
- 从磁场分布和结晶器设计、磁场对铸坯表面质量改善的机理、电磁场作用下结晶器内弯月面的行为、磁场施加方式的演变等几个方面,综合论述了软接触结晶器电磁连铸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该技术未来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 雷作胜任忠鸣李伟轩邓康
- 关键词:连铸电磁连铸软接触结晶器
相关作者
- 赫冀成

- 作品数:498被引量:2,019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治金学院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结晶器 连铸 强磁场 凝固组织
- 邓安元

- 作品数:83被引量:24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治金学院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连铸 结晶器 电磁搅拌 数值模拟 电磁连铸
- 任忠鸣

- 作品数:727被引量:1,356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 研究主题:强磁场 定向凝固 连铸 磁场 结晶器
- 邓康

- 作品数:329被引量:845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 研究主题:强磁场 连铸 电磁连铸 结晶器 电磁制动
- 蒋国昌

- 作品数:246被引量:97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
- 研究主题:熔体 光谱研究 拉曼光谱 熔体结构 RAMAN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