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2篇“ 输液性静脉炎“的相关文章
二黄煎中药封包在输液静脉炎中的治疗应用
2025年
目的 观察二黄煎中药封包在输液静脉炎中的治疗应以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的60例输液静脉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二黄煎中药封包治疗。2组均治疗5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红肿消退时、疼痛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5 d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1/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二黄煎中药封包治疗输液静脉炎效果显著,可缩短疼痛、红肿消退时间,促进痊愈,减轻疼痛和症反应。
钟慧娟胡筱王晶程庆娟吴昕李锦吴情
关键词:输液性静脉炎中药封包中药疗法
应用中医护理技术防治输液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静脉输液是住院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超过80%的住院患者需依赖此方法[1]。输液静脉炎(infusion phlebitis,IP)是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临床发生率为31%~85%[2-3],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进程。典型症状包括沿输液血管出现的条索状红线、局部发热、硬化及疼痛,甚至可能引发全身症状如寒战和发热[4]。这不仅加剧了患者的不适感,还可能导致治疗中断,增加医疗成本[5]。因此,探索并实施科学且高效的干预措施以应对输液静脉炎显得尤为重要。局部治疗是输液静脉炎最常用的干预手段[6]。西医通常采用50%硫酸镁湿敷、喜辽妥外涂以及水胶体敷料外敷等方法治疗静脉炎[7],但这些方法存在治疗成本高、可能导致皮肤反应,且疗效持久尚待验证的局限[8-9]。相比之下,中医护理技术结合了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优点,凭借操作简便、取材便捷、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且经济实惠等特点,在治疗输液静脉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本文旨在系统梳理中医护理技术在输液静脉炎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客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期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在输液静脉炎治疗中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个化的护理服务。
沈永红嵇文颖白丹阳黄洪鑫
关键词:静脉炎中医护理技术
新型金黄膏外敷治疗输液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新型金黄膏外敷治疗输液静脉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常规静脉治疗时出现输液静脉炎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金黄膏治疗,观察组予以新型金黄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部位的修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红斑、水肿面积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安全及治疗有效。结果治疗第2、3天,两组VAS与红斑、水肿面积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7天,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同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新型金黄膏外敷治疗,不仅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痛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治疗的有效与安全
喻飞雪王文英李珍王玉琴邹华英王小花曾敏
关键词: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
一种治疗输液静脉炎的外用湿巾、装置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用湿纸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输液静脉炎的外用湿巾、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和棉布层,棉布层位于第一无纺布层上方,第二无纺布层位于棉布层上方,棉布层上涂有药液,第二无纺布层上方设有...
敖勇峰张欢李娟付彦张彦云泽宇郭婷贾燕灵
一种治疗输液静脉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输液静脉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六神丸8‑12粒,食醋2ml,75%酒精0.5ml。本发明还提供了外用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输液静脉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由中药制成,...
沈永红陆静波管颖姚蓉王盛芸嵇文颖张帅琼戴莹芳
宫颈癌外周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2024年
目的探究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患者外周静脉输液静脉炎(infusion phlebitis,IP)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外周静脉IP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5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CC患者纳入训练集,2024年1月至5月的CC患者纳入内部验证集。根据是否发生IP将患者分为IP组和非IP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CC患者外周静脉IP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外周静脉IP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准确度和临床适应。结果共纳入349例CC患者,外周静脉IP发生50例,发生率为14.33%。训练集中CC患者289例,41例发生外周静脉IP,验证集中CC患者60例,9例发生外周静脉IP。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右侧穿刺、下肢穿刺、输液总量≥2000 mL是CC患者发生外周静脉IP的危险因素,而输液加温是CC患者发生外周静脉IP的保护因素。外周静脉IP发生概率P=1/[1+e^(-(1.231×糖尿病+1.075×穿刺部位+2.935×穿刺肢体+0.856×输液总量-0.983×输液加温))]。ROC分析表明模型在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的AUC(95%CI)分别为0.807(0.738,0.876)和0.838(0.719,0.956)。校准曲线提示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大致符合,决策曲线提示在一定阈值范围内,可使临床获益;内部验证集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效果欠佳。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外周静脉IP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和临床适用,可帮助护理人员早期识别CC患者外周静脉IP。未来仍需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刘莉罗晓花陈月梅从丽
关键词:宫颈癌
四黄水蜜外敷预防喹诺酮类药物输液静脉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四黄水蜜外敷预防喹诺酮类药物输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静脉输入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输液静脉炎的常规防护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四黄水蜜外敷干预。比较2组输液静脉炎发生率、输液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输液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输液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6%,低于对照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注后肢体的活动度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液舒适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输液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黄水蜜外敷可有效预防诺酮类药物输液静脉炎的发生,提高输液治疗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且该方法安全高。
王伟平邓秋迎郭艳枫文娜陈丽琴郝苗
关键词:输液性静脉炎四黄水蜜外敷喹诺酮类药物护理满意度
四黄软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输液静脉炎的价值分析
2024年
分析四黄软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输液静脉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因留置针所致输液静脉炎患者中抽取60例,分2组治疗,A组给予50%硫酸镁液湿敷治疗,B组给予四黄软膏外敷治疗,比较观察。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B组静脉炎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B组疼痛评分低于A组,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留置直所致输液静脉炎患者在临床选择四黄软膏进行外敷治疗,疗效提升显著,对患者静脉炎严重程度改善效果更理想,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高,可推广应用。
何建平
关键词: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
解毒散结方联合硫酸镁溶液外用治疗输液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解毒散结方联合硫酸镁溶液外用治疗输液静脉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输液静脉炎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96例输液静脉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溶液外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解毒散结方外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治疗后,治疗组的静脉炎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治疗组的血流信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治疗后,两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散结方联合硫酸镁溶液治疗输液静脉炎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吴昊韩丽君唐星郑瑾任秦有张博
关键词:硫酸镁溶液输液性静脉炎
四黄紫金散水胶体治疗肠外营养致输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四黄紫金散水胶体治疗肠外营养致输液静脉炎(I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选取2023年6至11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肠外营养致IP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采用四黄紫金散水胶体外敷治疗IP(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IP(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72 h后IP临床分级、IP彩超分级、疼痛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P临床分级治愈率、IP彩超分级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比44.00%、70.00%比36.00%,均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1.00)分比1.50(0,3.00)分],疼痛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16.84±1.18)h比(23.84±1.50)h],红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12.50±1.15)h比(15.52±1.75)h](均P<0.05)。结论四黄紫金散水胶体治疗肠外营养致IP效果良好,能显著提高IP治愈率,减轻患处疼痛,且起效时间短,适合临床使用。
毛娟妃李佳萍胡泽盈侯健文
关键词:肠外营养输液性静脉炎

相关作者

王卓
作品数:409被引量:1,389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血药浓度
杨柳
作品数:76被引量:327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研究主题:癌因性疲乏 艾灸 随机对照试验 灸法 META分析
高杰
作品数:160被引量:333H指数:9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胶囊 糖尿病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电针
姚远兵
作品数:25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疗效 安全性 输液性静脉炎 临床药师 呼吸科
胡晋红
作品数:876被引量:5,221H指数:3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药学服务 中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