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2篇“ 输血传播病毒“的相关文章
- 关注输血传播病毒并保障输血安全
- 2023年
- 病毒性输血传播感染(transfusion transmitted infection,TTI)是对输血安全的最大威胁。为了保障血液安全,献血者血液病毒检测策略在不断演变。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有效降低了传播风险,但窗口期、隐匿性HBV感染(OBI)、抗逆转录HIV治疗期献血仍然时刻威胁着输血安全。其他已知病毒以及新发病毒通过输血传播的潜在风险是输血安全面临的新挑战。采供血机构应通过选择招募低风险无偿献血者、健康征询、使用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血液成分病毒灭活以及建立完备的预警系统,制定更好的血液安全策略,从而降低病毒性TTI的风险。
- 黄象艳
- 关键词:病毒输血安全
- 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致脑内多发肉芽肿性炎1例
- 2023年
- 患者男,56岁,头晕3个月,外院发现颅内占位;2年前因头顶皮肤外伤接受清创缝合术,1年前该处局部出现结节样增生伴破溃不愈。查体:头顶部6.8cm×5.7cm范围内皮肤色红,粗糙,无触痛,皮温正常。常规8种传染病组合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颅脑CT:双侧额叶和右顶叶见多发稍低密度影,周围见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图1A)。
- 郑大锐张旭莲薛晨戚文章宋坤柴学黄清玲
-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诊断显像肉芽肿性炎
- 新蝶呤与经输血传播病毒和其它感染性疾病相关性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血液输注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治疗手段,如何最大力度的保障血液安全一直是输血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新喋呤(neopterin)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标志物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NP水平在炎症、肺结核、自身免疫病、肿瘤等疾病和病毒感染的早期即可出现增高,对于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杨扬
- 关键词:感染标志物输血安全
- 国内猪输血传播病毒(Ⅰ型和Ⅱ型)病原学调查汇总被引量:1
- 2020年
- 汇总2001 ~ 2016年国内猪群中PTTV核酸检测的文献发现:(1)41篇文献中共有相关信息150条、被检样品12614份.(2)被检猪群主要来自赣等12个省份;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普通PCR;检测的猪群多数为随机抽样猪群和发病猪群;检测的样品主要是血液或血清.(3)PTTVⅠ型、Ⅱ型、Ⅰ+Ⅱ型的样品阳性率区间均为0~100%,平均阳性率降序排列分别为Ⅱ型(44.87%,5217/11626)、Ⅰ型(46.21%,5634/12191)、Ⅰ+Ⅱ型(29.15%,2967/10179),三者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一致.
- 李志徐国栋杜淑清赵斌
-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核酸检测
- 初探输血传播病毒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系
- 2018年
- 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是一种新的DNA病毒,通常由输血途径传播,其基因组变异率与RNA病毒相似,但是很难预测其致病力是否会朝着增强的方向发展。本研究探讨了TTV病毒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TTV感染,其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不存在某种特定基因型感染,初步明确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对TTV的感染率,并进一步探讨了该病毒基因分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两组人群的影响。
- 和芳俞娟晋松梅坚范宏涛李芹林俊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率基因分型
- 昆明地区体检人群输血传播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输血传播指标的检测,探究云南昆明地区第4、5组群输血传播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本次研究材料取于2016年4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科223份体检人群的血液标本,充分离心后提取血清,在零下80℃保存。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血清输血传播病毒进行检测,阳性样品测序以后,对其同源性与系统进化予以分析。结果本研究对223份血清予以检测,并根据序列的测定与比对,明确了150份阳性标本,其病毒感染率为64.38%,第4组群检测出47份,其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率21.08%;第5组群检测出77份,其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率34.53%;混合感染9份,感染率4.04%。结论获取了本地区第4、5组群输血传播病毒流行病学的有关数据,对输血传播病毒具有预防作用。
- 和芳马莎俞娟林俊张虹郑红梅王静李芹
- 关键词:体检人群输血传播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 输血传播病毒PCR-DHPLC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2017年
-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输血传播病毒。方法根据输血传播病毒的核酸序列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将扩增产物进行DHPLC检测分析,以验证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同时进行临床检测的初步应用。结果以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进行特异性试验,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重复性良好;灵敏度可达1.0×10~1拷贝/反应。分别应用实时荧光PCR法、普通PCR法及本文所建立的PCR-DHPLC法同时检测32份血清样本,发现有17份样本实时荧光PCR阳性,17份样本PCR-DHPLC阳性,15份普通PCR阳性。结论本文建立的PCR-DHPLC法具有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杨春华廖芸罗秋红孙思扬夏彪祝建新
-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实时荧光PCR
- 上海近郊宠物犬中输血传播病毒与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 2017年
- 对来自上海近郊地区300份犬粪样品进行输血传播病毒(TTV)、肠道寄生虫的检测与分析,结果发现TTV阳性率为14.7%,肠道寄生虫的阳性率为15.7%;体型、年龄、性别在TTV和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上均无差异;日常食用未经消毒食物犬类的TTV与肠道寄生虫病的阳性率极显著高于食用其他日粮的犬类。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防控犬TTV和肠道寄生虫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 郁达义张峻王海根周光胜张敏沈辉
-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宠物犬
- 猪输血传播病毒Ⅰ型和Ⅱ型双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目的针对猪输血传播病毒(PTTV)Ⅰ型和Ⅱ型全基因保守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双重PCR方法并对辽宁地区猪群进行感染情况调查,同时对全基因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该结果为辽宁地区PTT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
- 卢赫
- 关键词:双重PCR遗传变异分析
- 文献传递
- 海口市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调查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海口市不同人群中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的感染状况,为进一步探究TTV的传播途径提供基本依据。方法于2013年1-12月采用半巢试PCR技术对530例患者及11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TTV-DNA进行检测,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6例不同人群的血清样本,共检测出TTV-DNA阳性160例,阳性率24.77%,其中静脉吸毒患者阳性率最高,阳性率为41.38%,其次为性病高危人群,阳性率为37.35%,健康体检者的阳性率最低,阳性率为10.34%;TTV与HBV合并感染最常见,其次是HCV,单独TTV感染的阳性率为16.67%。结论海口市人群中存在较为广泛的TTV感染,其中静脉吸毒者和性病患者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
- 王娇华陈海波周君霞黄海妹张运帝
-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肝炎
相关作者
- 刘建波

- 作品数:71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猪圆环病毒2型 输血传播病毒 CAP蛋白 单克隆抗体 REP
- 刘长明

- 作品数:266被引量:675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猪圆环病毒2型 PCV2 猪圆环病毒 单克隆抗体 CAP蛋白
- 危艳武

- 作品数:210被引量:38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猪圆环病毒2型 PCV2 CAP蛋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毒株
- 黄立平

- 作品数:158被引量:2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猪圆环病毒2型 PCV2 CAP蛋白 单克隆抗体 遗传变异分析
- 马秀敏

- 作品数:203被引量:81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蚴 输血传播病毒 泡球蚴感染 泡球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