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2 篇“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的相关文章
输血相关可逆性后部脑 病综合征伴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一例 2024年 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头晕17d,头痛7d,双眼视力下降4 d”于2021年6月21日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患者既往有慢性贫血病史10+年,未规律诊治,本次病前无腹痛、黑便;否认高血压、肾病、使用肿瘤化疗药物以及其他血管 活性药物特殊病史。2021年6月4日患者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无发热、意识不清、肢体无力、麻木以及耳鸣等,立即于当地市级医院住院治疗,当天完善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38g/L,次日开始2d内共输注红细胞悬液1200 mL,输血过程中收缩压一度升高达160 mm Hg(1 mm Hg=0.133 kPa)。 刘芮杉 刘娅妮 张世洪关键词: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脑血管痉挛 输血 不同剂量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DCVS)的效果。方法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SAH患者117例,根据不同用药剂量方案分为小剂量组(n=57)与大剂量组(n=60)。将患者数据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排除混杂因素,两组各获55例患者。对比两组疗效(Hunt-Hess分级法),治疗前后大脑 中动脉(MCA)、大脑 前动脉(ACA)及大脑 后动脉(PCA)收缩峰速度,外周血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与和肽素],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DCVS与脑 梗死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 动脉收缩峰(MCA、ACA、PCA)均显著下降,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ET-1水平下降,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NO、和肽素水平升高,且大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小剂量组,DCVS发生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脑 梗死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脑 神经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预防DCVS及脑 梗死,值得推广。 何帆 陈航 刘君关键词: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补阳还五化裁方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临床观察 李艳霞米诺环素调控CX3CL1/CX3CR1信号通路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Min)调控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趋化因子CX3C受体1(CX3CR1)信号通路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影响。方法将8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Min低剂量组、Min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CX3CL1中和抗体(CX3CL1抑制剂)组、Min高剂量+CX3CL1中和抗体组(每组n=12)。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均按照血管 内穿线法构建SAH小鼠模型。所有小鼠均在建模前30 min和建模后1 d、2 d、3 d进行给药处理(×4次)。用改良Garcia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ELISA法检测脑 脊液中IL-1β、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小鼠基底动脉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小鼠基底动脉中内皮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基底动脉中裂解的cleved-caspase-3、CX3CL1、CX3CR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H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及CX3CL1、CX3CR1蛋白水平降低,IL-1β、TNF-α水平、内皮细胞凋亡率及cleved-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缩小、管壁厚度增加(均P<0.05)。与SAH组比较,Min低剂量组、Min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及CX3CL1、CX3CR1蛋白水平升高,IL-1β、TNF-α、cleved-caspase-3蛋白水平及内皮细胞凋亡率降低,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变大、管壁厚度变小;CX3CL1中和抗体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均P<0.05)。与Min高剂量组比较,Min高剂量+CX3CL1中和抗体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及CX3CL1、CX3CR1蛋白水平降低,IL-1β、TNF-α、cle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内皮细胞凋亡率升高,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缩小、管壁厚度增加(均P<0.05)。结论Min可能通过激活CX3CL1/CX3CR1信号通路改善小鼠SAH后脑血管 痉挛 。 李阳阳 方建 王晓雪关键词:米诺环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效果及对血清S100β蛋白、ET-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DCV)的效果及对血清S100β蛋白、内皮缩血管 肽-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SAH后DCV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脑 动脉血流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侧大脑 前动脉(ACA)、大脑 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7、14、21 d后,观察组的S100β蛋白、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SAH后DCV的效果理想,不仅可以减少氧自由基对脑 、神经组织的损伤,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脑血管 状态。 张豹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依达拉奉 尼莫地平 SAH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伴发脑 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DCVS)伴发脑 梗死的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72例动脉瘤导致SAH并发DCV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头颅CTA或MRA是否伴发迟发性 脑 梗死(DCI)分为梗死组(n=25)及非梗死组(n=47);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H后DCVS患者发生DCI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高血压、Fisher(以II级上下为分组)分级、Hunt-Hess(以II级上下为分组)分级手术时间窗、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宽度(SD)、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mR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梗死组mRS评分<4分患者占44.00%,4分≤mRS评分<6分占52.00%,死亡率占4.00%,与非梗死组比较(mRS评分<4分占78.72%,4分≤mRS评分<6分占17.02%,死亡率占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mRS评分、手术时间窗、纤维蛋白原及DCVS痉挛 程度均是SAH后DCVS患者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凝血酶原时间及大脑 中动脉血流量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SAH并发DCVS应早诊断、早治疗并缩短手术治疗窗时间,术后关注患者血压、血凝等指标可降低预后DCI的发生,降低致残或致死的发生率。 张永亮 高鲁 杨金亮 王少华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迟发性脑梗死 预后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利多卡因改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作用机制 2022年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利多卡因组,每组10只。根据改良Garcia神经功能评分评定大鼠神经功能;HE染色检测基底动脉横截面积评估血管 痉挛 ;尼氏染色观察大鼠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改变;TUNEL染色观察基底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基底动脉Bcl-2、Bax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基底动脉中Bcl-2、 Bax、 Cleavedcaspase-3、 PI3K、 p-Akt、 Akt及mTOR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利多卡因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基底动脉管壁明显变薄,管径明显增大,痉挛 缓解(P<0.05);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增加并且形态改善;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减轻(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ax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基底动脉中PI3K、mTOR蛋白表达及p-Akt/Akt比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 利多卡因可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轻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改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 李丽杰 苏飞 魏海波 冉继朋 陈博文 吴丽欣 陈扬关键词:利多卡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血管痉挛 细胞凋亡 不同浓度氧合血红蛋白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氧合血红蛋白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8例)、动脉血SAH组(8例)、静脉血SAH组(8例),分别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将0.3 mL生理盐水、自体动脉血、静脉血注入枕大池内,模拟SAH。7 d后处死大鼠,观察脑 组织肿胀情况及基底动脉周围血凝块情况,采用HE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基底动脉形态(管径面积和管壁厚度),电镜下观察基底动脉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动脉血和静脉血SAH组脑 组织肿胀、基底动脉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血凝块。光镜下,与对照组相比,动脉血和静脉血SAH组管径面积缩小、管壁增厚;与静脉血SAH组相比,动脉血SAH组基底动脉管径面积明显缩小(40816.09±10410.51 nm^(2) vs 68480.89±12687.4 nm^(2),P<0.001),管壁厚度明显增加(3.07±0.59μm vs 2.36±0.25μm,P=0.007)。电镜下,动脉血和静脉血SAH组均出现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和内皮细胞空泡变性,与静脉血SAH组相比,动脉血SAH组内皮细胞空泡变性更严重,平滑肌细胞排列更加紊乱。结论用自体动、静脉血可以模拟不同浓度氧合血红蛋白引起的SAH后DCV,降低氧合血红蛋白浓度能够减轻SAH后DCV。 王玉妹 唐思魏 张少兰 吴蕾 石广志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氧合血红蛋白 动脉血 静脉血 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影响及脑 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CVS)的影响及脑 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19年2-5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进行。将5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和利多卡因组(2%利多卡因0.1 ml,经枕大池注入)各18只,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复制SAH模型。分别在造模后3 d、5 d和7 d,观察脑 组织病理变化和凋亡情况,测量基底动脉管径周长和管壁厚度。造模后7 d,试剂盒测定脑 脊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脑 组织中p-p38MAPK/p38MAPK和p-eNOS/eNOS蛋白表达。结果利多卡因注射后第3d、5d和7d,SAH组大鼠基底动脉内径周长均小于假手术组,基底动脉壁厚度和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高于假手术组(P<0.05);利多卡因组基底动脉内径周长大于SAH组,基底动脉壁厚度和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低于SAH组(P<0.05)。利多卡因注射后第7d,SAH组大鼠脑 脊液SOD、GSH-Px和NO水平低于假手术组,MDA和ET-1水平高于假手术组,脑 组织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eNOS/eNOS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利多卡因组脑 脊液SOD、GSH-Px和NO水平高于SAH组,MDA和ET-1水平低于SAH组,脑 组织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低于SAH组,p-eNOS/eNOS蛋白表达高于SAH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eNOS的磷酸化,调节血管 收缩因子表达,抑制SAH大鼠CVS的发生,减轻脑 组织损伤。 苏飞 陈博文 李向男 刘佳琦 陈扬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利多卡因 内皮素-1 黄芪甲苷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影响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 脑血管 痉挛 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黄芪甲苷组(腹腔注射用0.1%二甲基亚砜助溶的黄芪甲苷溶悬液)、模型组和溶媒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1%二甲基亚砜),每组10只。采用颈内动脉刺破法制作SAH模型。SAH后24 h根据改良Garcia神经功能评分评定大鼠神经功能。SAH后6 d,HE染色测量基底动脉横截面积评估血管 痉挛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基底动脉p-Akt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基底动脉C-myc和α-SM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溶媒组改良Garcia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明显减小(P<0.05),基底动脉α-SMA0.05);而模型组和溶媒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溶媒组相比,黄芪甲苷组改良Garcia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明显增加(P<0.05),基底动脉α-SM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基底动脉p-Akt和C-myc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下调C-myc的表达、促进α-SMA表达,影响SAH大鼠基底动脉血管 平滑肌表型转换和增殖,增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从而缓解基底动脉痉挛 。 黄昌恒 于耀宇 赵文可 何一川 姚自同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基底动脉 黄芪甲苷
相关作者
张更申 作品数:83 被引量:318 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脊髓空洞前状态 脊髓空洞症 组织学 李聪慧 作品数:47 被引量:135 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显微解剖 手术 动脉瘤 吴军 作品数:155 被引量:671 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帕金森病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病理 沈冰 作品数:14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重组链激酶 蛛网膜下隙出血 饶明俐 作品数:310 被引量:2,785 H指数:2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巴曲酶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