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72篇“ 郯庐断裂带“的相关文章
断裂带
本书详细介绍了断裂带的形成背景及时、空演化规律,对其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等宏观现象及矿物学、年代学进行了研究,对比了其它造山,最后建立了该造山的形成演化模型,并探讨了其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王小凤等著
关键词:断裂带
“泰山震”的震中在断裂带安丘地区的证据
2024年
“泰山震”发生于公元前1831年,是中国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历史地震。据《竹书纪年》记载:夏帝发七年(公元前1831年),当名为“发”的皇帝正在登泰山时,发生了一次强地震。因这次地震使皇帝受到了惊吓,因此,被名之为“泰山震”而首次记载下来。显然,名为“发”的皇帝受地震恐吓的地理位置是泰山坡麓。由于在泰山及其附近,地震地质学家一直未找到“泰山震”的地震地质记录。因此,“泰山震”的震中和震级一直是个谜。重新观察已发现的地震地质遗迹,结合一系列的测试、实验与剖析,本研究为“泰山震”是震中处在断裂带内安丘地区的强烈的历史地震提供了证据。首先,在距泰山以东约200 km远的断裂带安丘—夏庄盆地内的全新世湖沼相软土层中,存有震陷向斜与同震微断层等宏观的地震事件遗迹,它们记录的震中烈度Ⅸ度、震级达M7.0;二是借助于^(14)C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结合计算相关土层的沉积时间,而获得了极为接近公元前1831年的发震时间(公元前1827年);三是依据华北地震烈度衰减模型,计算出该地震在泰山的衰减烈度为Ⅵ度。中国地震烈度表显示,Ⅵ度烈度完全使人站立不稳或惊逃户外,这符合当年登山皇帝受地震惊恐的史料记录。
张邦花田洪水杨传成张慎河
关键词:震中郯庐断裂带
断裂带辽东湾段新生代右旋走滑时限的探讨
2024年
新生代断裂带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争议主要集中在右旋走滑开始的时期.以渤海海域断裂带辽东湾段为例,基于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从构造学和沉积学两个方面基于多种证据系统探讨了断裂带的右旋走滑活动时限.结果表明:断裂带辽东湾段走滑活动切割改造了早期(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期)伸展断裂系统,R剪切断裂形成于渐新世晚期东营组沉积期,走滑派生构造主要发育在东营组沉积期至今;断裂带辽东湾段的右旋走滑活动错开了先期(孔店组-沙河街组沉积期)形成的沉积体,同沉积期走滑活动导致了鱼跃式砂体、轴向或斜向砂体的发育展布,弯曲走滑断裂的释压作用控制了的局部洼陷的形成.断裂带辽东湾段新生代右旋走滑主要在古近纪渐新世晚期东营组沉积期,此后逐渐减弱、持续至今.
李伟李嘉吴宛秋张同杰陈兴鹏蒙美芳曹明月张巧
关键词:右旋走滑新生代郯庐断裂带石油地质
分形应力对设定地震构建的影响——以断裂带为例
2024年
断裂带作为我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带,沿途经过安徽、江苏、山东,并进入我国东北,提高其断层附近的地震危险性认识至关重要.本文选择断裂带新沂-泗洪段7.5级潜在震源区,开展设定地震模拟.根据板内大地震统计规律约束断层破裂长度和宽度,设定随深度变化的背景正应力,通过调整初始剪切应力找到符合设定地震震级的应力条件.考虑到这里7.5级的设定地震破裂长度长达120km,对比了水平均匀应力模型和自相似分形应力扰动模型,发现水平均匀应力模型对应的震源时间函数类似Haskell模型结果,而添加自相似分形应力扰动后则更符合实际地震情景.对比了四种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动态破裂模型和地表震动场,发现自相似函数特征长度越短,对应应力非均匀程度越高;而对于震中在宿迁附近的7.5级地震,震中以北的新沂-城处在9度烈度区,受断层北侧宿迁附近低速区和峰值滑移速率影响,北侧震动较南侧更强.对于研究区域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台站进行反应谱分析,提高抗震设防能力.
胡峰姚华建余厚云卢泽昱侯杰议罗松邵志刚邵志刚
关键词:设定地震郯庐断裂带
断裂带(安徽段)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控制因素及水质评价
2024年
为研究断裂带(安徽段)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控制因素和地下水质量.在断裂带周边的江淮波状平原区、沿江丘陵平原区和皖西山地共采集了86组地下水,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例分析、饱和指数、氯碱指数和熵权水质指数(EWQI)等方法,开展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评价了地下水的质量.结果表明,断裂带(安徽段)周边浅层地下水呈弱碱性,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和HCO_(3)-Na·Ca型为主.水岩相互作用控制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风化作用控制了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强烈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是引起Na+富集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地下水整体质量较好,但受到一定程度人类活动的污染,江淮波状平原和沿江丘陵平原大部分地下水不适合直接饮用.研究结果对断裂带(安徽段)周边浅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刘海魏伟宋阳徐洁管政亭黄健敏赵国红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水岩作用水质评价
基于改进的多分量频率-贝塞尔变换法研究断裂带潍坊段上地壳径向各向异性结构
2024年
断裂带潍坊段位于断裂带中部,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总体呈现“两堑夹一垒”的构造格局.相比于断裂带其他区域,潍坊段地震活动性较弱,属于地震空区,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尚不明确.前人对该地区的研究目前仅局限于速度结构和方位各向异性结构,对于上地壳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特征鲜有报道.因此,研究该区域上地壳速度模型和径向各向异性结构,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断裂带潍坊段浅地壳(<10 km)变形特征,评估该区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我们利用2017年在潍坊段所布设的302个短周期地震仪采集的背景噪声数据,基于改进的多分量频率-贝塞尔变换(MMFJ)法,同时提取到潍坊段东南侧四个区域子阵列的Rayleigh波和Love波的基阶及高阶频散数据,并且进一步反演这些频散数据得到了SV波和SH波速度以及径向各向异性结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高阶模式频散数据的加入能够降低反演的非唯一性,更好地约束浅地壳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实例中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果表明,断裂带潍坊段四个区域都有近似相同的变形特征:在约2 km以浅,径向各向异性为负(V_(SH)断裂结构的控制作用;5~7.5 km,径向各向异性为正(V_(SH)>V_(SV)),这可能与早期地壳伸展沉积导致的水平变形结构有关.2~5 km,四个区域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各有不同,但总体处于由负到正的转折状态.这可能因为2~5 km不仅受到断裂结构的控制作用,也受到水平沉积结构的影响,导致径向各向异性结构较为复杂.
周桂理罗松姚华建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沂沭断裂带
强降雨对断裂带宿迁段断层土壤气Rn浓度观测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捕捉构造区域内应力场变化和地震地球物理异常,“十三五”期间,宿迁市辖区沿断裂带规划建设10个断层土壤气观测站,用于监测断裂带宿迁段断层土壤气,如Rn、H_(2)和CO_(2)的逸出浓度。通过近2年的连续观测,发现强降雨对仪器计数和台站运维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气氡观测,降雨影响显著。分析认为,我国中西部(干旱少雨)断层土壤气观测集气坑设计施工方案,在断裂带宿迁段土壤气监测中并不适用,需充分考虑我国东南部地区地下水埋深浅和季节性强降雨等因素,对集气设施和观测装置进行设计和改进,以满足当地断层土壤气Rn的连续观测的技术要求。
单友磊于航翟红英
关键词:强降雨地下水
滁州市断裂带沿线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设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4年
引言滁州市位于安徽省最东部,断裂带斜贯其主要行政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滁州市行政辖区内超过一半的区域为抗震设防烈度Ⅶ度(0.10g)及以上的地震易发区,少数乡镇达到Ⅷ度(0.20g)。经实地调查表明,滁州市部分房屋设施(含城镇住宅、农村民居、公共建筑、市政道路、桥梁等)抗震能力相对较低,面临较高的地震灾害风险。本文基于现状,分析了房屋建筑设施在抗震设防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对策举措,以期助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的深入实施,提高城镇抗震防灾水平。
冯然陈丽丽刘爱东陈锡晶韩光雷周黎明
关键词:抗震设防烈度城镇住宅农村民居抗震防灾
潍坊的火山与断裂带
2023年
您去过山东潍坊临朐(qu)的朐山公园吗?那里有美丽的山水风景,如果仔细逛一下,在山北侧的半山腰处您可以发现一处景点,标识牌上写着:朐山火山口。原来,朐山是一座火山。胸山火山的概况。根据标识牌显示,朐山海拔160米,总面积31万平方米,属地质上的死火山堆,皆由玄武岩组成,火山口柱状节理石到处可见。
郑家军董敏
关键词:柱状节理郯庐断裂带火山口标识牌玄武岩
断裂带赤山段全新世新活动的特征
2023年
文中在野外开挖探槽及年龄样品测试的基础上,对断裂带赤山段全新世的新活动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泗县赤山镇徐井村附近开挖了2个地质探槽(XJ1、XJ2),其中XJ1探槽揭露了10个地层单元,从老到新依次为U_(1)—U_(10);发现3条断层,由东向西依次为F_(1)、F_(2)和F_(3);识别出3次古地震事件,由老到新依次为E_(1)、E_(2)和E_(3)。事件E_(1)和E_(2)分别为F_(1)和F_(2)的逆冲活动,事件E_(3)为F_(2)逆走滑和F_(3)正走滑共同活动的结果。前2次古地震事件E_(1)、E_(2)发生于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晚期之间,后一次事件E_(3)代表最新一次古地震活动,发生于地层U9沉积以后,在该层上部采集的泥炭样品的测定年代为11.10~10.75ka BP,说明断裂带赤山段在全新世早期以后仍有活动。
郑海刚郑海刚姚大全赵朋杨源源
关键词:全新世郯庐断裂带古地震

相关作者

朱光
作品数:215被引量:2,787H指数:41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郯庐断裂带 早白垩世 合肥盆地 糜棱岩 韧性剪切带
牛漫兰
作品数:125被引量:1,525H指数:26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郯庐断裂带 早白垩世 地球化学 岩石圈减薄 合肥盆地
宋传中
作品数:219被引量:1,912H指数:27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郯庐断裂带 秦岭造山带 韧性剪切带 大别造山带 断裂带
刘国生
作品数:105被引量:1,661H指数:29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郯庐断裂带 合肥盆地 糜棱岩 巢湖 郯庐断裂
王勇生
作品数:78被引量:723H指数:18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郯庐断裂带 糜棱岩 大别造山带 多硅白云母 韧性剪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