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2篇“ 重度脑外伤“的相关文章
- 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研究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效果。方法抽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尾数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注射液、林格氏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渗盐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生命体征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30min后相比较,治疗2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好转,而观察组RR、HR、ICP、CPP、MAP、UPD比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QOL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采取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具有较好疗效,能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速患者恢复,临床价值高。
- 褚一鸣黄珉珉
- 关键词:高渗盐液
- 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在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中采用高渗盐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2例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n=31,甘露醇溶液治疗)和观察组(n=31,高渗盐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为77.42%,观察组为96.7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h后,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中恢复较好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重度残疾和植物状态以及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王朝晖
- 关键词:高渗盐液重度脑外伤休克
- 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有效性分析
- 2024年
- 分析脑外伤(重度)并休克,高渗盐液急诊治疗的有效性情况。方法 我院收治,科室为急诊脑外科,时间2022.10.23(开始)、2023.12.30(结束),患者为脑外伤(重度)并休克,82例纳入,分别采取高渗盐液治疗(GS组)、甘露醇溶液治疗(GLC组),进行GS组有效性对比GLC组有效性。有效性包括:死亡情况、临床疗效、生命体征、昏迷情况。结果 GS组、GLC组均无死亡(P>0.05);GS组临床有效率>GLC组(值6.116,P<0.05)。GS组、GLC组治疗后对比生命体征指标,GS组脑灌注压(CPP)>GLC组(t值7.965),GS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t值7.373)、颅内压(ICP)水平(t值3.085)、心率(HR)水平(t值16.075)、呼吸频率(t值8.034)GLC组(t值16.309,P<0.05)。结论 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急诊治疗手段中高渗盐液应用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包括不限于呼吸频率、MAP生命体征,使得患者昏迷状态显著缓解,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 颜彬彬
- 关键词:高渗盐液
- 探论高渗盐液在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探究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10-2023.10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治疗中使用甘露醇配合林格氏液,观察组应用高渗盐液,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治疗疗效和满意度情况,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基本指标分别为呼吸频次、平均动脉压、心率、颅内压、脑灌注压、尿量各项指标数据均比对照组好。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合计治疗后有效的为36例,占比90.00%,明显比对照组治疗后有效比例67.50%高。观察组合计达到满意级别的为37例,占比92.50%,明显比对照组的70.00%高,两组多项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液,增强治疗效果,稳定患者身体状态,增加治疗的有效性,可以借鉴。
- 张雪英
- 关键词:高渗盐液急诊
- 高渗盐液治疗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命体征与颅内压的影响
- 2024年
- 探究高渗盐液治疗重度颅脑外伤伴休克的疗效。方法 选取了2021年至2022年期间我院共42例重度脑外伤伴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1)接受了甘露醇治疗,而观察组(n=21)则接受了高渗盐液治疗,以进行疗效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有效率表现更优,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体征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进一步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呼吸频次和心率较对照组更低,平均动脉压也较对照组更高,尿量也更多。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时间段颅内压(ICP)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的ICP较对照组更低。此外,在重症颅脑外伤伴休克患者中,观察组在恢复良好率、重度残疾率以及植物性生存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表现出更佳的效果,而死亡率则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根据疗效、生命体征以及颅内压(ICP)的评估结果,高渗盐液治疗重度颅脑外伤伴休克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高渗盐液作为治疗重度颅脑外伤伴休克的方法。
- 高仕明
- 关键词:高渗盐液重度脑外伤休克
- 高渗盐液用于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临床急救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急救中采取不同方式降低颅内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晋江市安海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急救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渗盐液,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脑损伤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抢救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脑氧摄取率、S100B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压、脑氧摄取率、S100B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颅内压、脑氧摄取率、S100B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CRP、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液用于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急诊治疗中,可有效改善脑损伤,减少炎症因子释放,降低患者死亡率。
- 颜长春
- 关键词:休克急救甘露醇
- 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有效性研究
- 2023年
- 分析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接受高渗盐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66例2020.1-2021.10期间收治的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随机抽签分两组,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n=33)、用高渗盐液治疗分析组(n=33),对照疗效。结果 各项结果均为分析组更优,P<0.05。结论 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效果较好,适合推广。
- 张宇
- 关键词:急诊重度脑外伤休克高渗盐液
- 高渗盐液对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 2023年
- 对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研究使用高渗盐液的主要疗效。方法 我院在本次研究中选择38例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作为对象,这些对象就诊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9例。治疗方法分别为甘露醇溶液和林格氏液治疗、高渗盐液治疗,进行组间指标(生命体征、GCS评分、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改善;GCS评分方面分析,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差异大(P<0.05);治疗效果分析改善(P<0.05)。结论 对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液疗效高,总体价值良好,适合应用。
- 徐巧明
- 关键词:高渗盐液急诊重度脑外伤休克
- ICU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中高渗盐液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3年
- 研究ICU对重度脑外伤伴休克患者使用高渗透盐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78例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ICU收治)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取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的39例患者纳为对照组,另外采取高渗透盐液注射的39例患者纳为观察组,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抢救结局,记录不同给药方式下两组患者的平均颅内压、脑灌注压的改善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呼吸频率、尿量、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对照组39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3例,抢救无效死亡6例;观察组39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7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87%>89.7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统计学意义凸显(P<0.05);经不同给药措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命指标强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CS评分量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睁眼、语言、运动等方面的意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度脑外伤伴休克患者应用高渗透盐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颅内压水平,优化生命指标,改善患者的意识水平。
- 李影连
- 关键词:脑外伤休克ICU高渗盐液
- 重度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重度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06月至2023年3月,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安徽省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收住的137名重度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为(25.61±6.7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照顾者照顾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健康状况、有无他人协助、自我效能、照顾准备度及患者住院次数(P<0.05)。结论重度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应该加强对患者住院次数少、无他人协助、健康状况较差、准备度低和缺乏自信心的照顾者健康宣教,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来提高其照顾能力。
- 潘小娜陈春丽蒋美丽王博
- 关键词:脑外伤康复期照顾者
相关作者
- 李丽

- 作品数:14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高压氧 高压氧综合治疗 高压氧治疗 小儿 重型颅脑外伤
- 刘苏

- 作品数:53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性脑损伤 皮质脊髓束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 高压氧治疗
- 张小年

- 作品数:98被引量:48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康复 脑外伤 脑卒中 创伤性颅脑损伤 预后
- 孙丽

- 作品数:52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失语症 穴位埋线 脑卒中患者 创伤性脑损伤 失语症患者
- 孙金龙

- 作品数:115被引量:260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研究主题:脑积水 细孔钻颅 腹腔镜 外科手术 侧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