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3篇“ 重载列车“的相关文章
重载列车群组运行控制系统研究
2024年
传统列控系统在追踪间隔及运能方面达到瓶颈,列车群组运行控制系统打破传统闭塞制式,基于无线通信和动态协同控制实现列车区间紧追踪及站内高效接发车。分析群组运行控制需求并设计系统架构,从通信、定位、完整性、动态协同追踪及群组运行计划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铁路进一步运能提升、运输安全、多制式兼容及构建安全、高效、先进、经济的列控系统奠定基础。
张辰东王文斌
关键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系统架构
重载列车无线电空制动技术研究
2024年
为了提高我国重载铁路货车的制动缓解一致性,降低列车纵向力,文章对无线电空制动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以LoRa无线网络作为列车的制动缓解信号的传递载体,通过设计车辆自发电装置为无线电空制动系统提供电源,并在朔黄线对装备无线电空制动系统的万吨重载列车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提高列车队中各位置车辆的制动缓解同步性,降低列车制动缓解过程中的车钩力,缩短列车制动距离。
吴吉恒杨建平蒋勇赵佳敏刘灿
关键词:重载列车纵向冲动停车距离
氢能重载列车加氢站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重载列车的大容量储氢特点,研究了加氢站配置对加注性能的影响。利用动态工艺建模实现了加氢站的高精度仿真,研究了加氢站加注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管束车压力较低时,加氢站加注能力显著下降,通过提升压缩机排量和增加站内储氢量能够提升加氢站加注能力。对比研究了4类加氢站配置,结果表明,当采用压缩机排量500 m^(3)/h、各级储氢水容积5 m^(3)和压缩机排量1000 m^(3)/h、各级储氢水容积3 m^(3)的2类配置时,加氢站的加注性能接近,可满足储氢量150、65 kg的重载列车分别在50、20 min内加满。
刘玮王东贾飞田翔宇刘梓壮许壮
关键词:加氢站
一种重载列车调度模拟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提出一种重载列车调度模拟方法,属于仿真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重载列车的目标任务站点以及列车重量;建立有相同的列车重量以及相同的目标任务站点的多个列车模型;将多个列车模型匹配到轨道实时地图,模拟多种不同的线路...
张二田曹海滨宋俊福贾新友刘英伟郭孜政郭峤枫陈崇双冯果史磊倪少权
浅谈重载列车轮轨黏着力操控研究
2024年
随着重载货运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得重载铁路轮轨间的黏着问题研究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速度的不断提高,让轮轨黏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为减少重载列车在运行中空转、滑行的发生,本文通过对不同状态的轮轨间黏着力状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现场操纵,阐述在重载列车在不同条件下的操控方法,从而预防列车发生空转滑行,确保列车安全平稳运行。1.概述随着货物列车重载化的发展,铁路重载运输货物列车成为我国铁路高速发展的引擎,所谓重载铁路是指(1)轴重达到27吨及以上;(2)牵引重量不低于8000吨;(3)在线路长度不少于150公里的区段上,年运量不少于4000万吨.
王敬
关键词:重载列车货物列车重载铁路重载货运轴重
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运输组织方案研究
2024年
紧跟世界重载铁路先进技术水平,提高运输能力,我国有必要发展3万吨重载列车。以大秦线为例,借鉴2万吨重载列车开行经验,探讨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的运输组织方案,采用组合站始发—直达终到站分解卸车—空车返回的循环运输模式,从列车始发作业站、编组方式、列车检查、司机换班、终到分解、回空运行等方面,阐述运输组织方案的合理性。考虑运输能力受始发作业站能力、牵引供电能力、区间通过能力的限制,检算始发组合站到发线能力及重车方向运输能力,结果表明,在现有列车开行方案基础上,开行6列3万吨重载列车,平均通过能力利用率达到93.1%,输送能力可提升0.49亿t,运输能力提高11.5%,扩能效果良好;也可以选择采用3万吨重载列车1∶1替换2万吨重载列车的组织方式,输送能力可提升0.17亿t。
邓捷航朱子童李和壁张武
关键词: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方案
重载列车操纵方法优化与运行试验研究
2024年
重载列车操纵方法对保障列车运行安全,降低能耗,改善列车运行品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有操纵方法还存在制动距离太长和列车纵向力太大的问题。所以对重载列车操纵方法进行优化已是当务之急。研究目的是将优化理论与运行试验结合起来,对重载列车操纵方法提出有效可行的优化方案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通过该研究可为重载列车操纵方法优化奠定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宋涛涛
关键词:重载列车
储能型高速、重载列车及其滚动试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型高速、重载列车及其滚动试验系统,构建储能型列车控制与牵引动力学试验台,改变传统外部供电、列车控制与牵引动力学试验松耦合模式,构建储能系统模组、直流变换模组、高压电容支撑模组、传动模组、牵引驱动模组、...
李蔚韩锟张文璐
包神铁路重载列车自动驾驶平稳控制研究
2024年
包神铁路集团神朔铁路线路复杂且采用集中式牵引万吨编组的重载货运列车运行模式。随着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牵引力频繁调节导致列车冲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这对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平稳操纵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神朔铁路线路情况和运营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列车状态动态评价模型的优化控制算法,其建立了重载列车多质点模型和列车状态评价模型,以评估列车状态发展趋势,并对级位加减载斜率进行约束。采用该算法进行线路试验,在启车阶段,优化算法能够有效提升大坡道启车过程的平稳性,且启车更快,速度提升约11.1%;在巡航阶段,有效抑制了分相前后列车的冲动,列车运行速度提升约0.9%,仿真模拟列车车钩力变化趋势,其与牵引加载情况基本一致,机车与货车连挂处车钩力最大值降低约26.3%;在停车阶段,列车加速度最大幅值降低71.4%,平均冲动次数降低60%。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提升集中牵引的万吨重载货运列车自动驾驶运行的平稳性。
付上源
关键词: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自动驾驶
基于移动闭塞的重载列车追踪间隔模型研究
2024年
目前我国重载铁路普遍采用固定闭塞,列车追踪间隔较长且基本达到当前闭塞制式下的极限,而移动闭塞可以大幅度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因此根据我国重载列车运行特点,结合道路车辆跟驰理论,从工况选择的角度,分析建立基于移动闭塞的重载列车追踪间隔模型,并借助AnyLogic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合理可行;出站和到站的列车运行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大于区间内的列车运行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在考虑列车工况选择时,若前后列车均采取常用制动则最小追踪间隔时间更短。本次研究为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提高重载铁路运输能力提供理论思考,也可为基于移动闭塞系统的重载列车自动驾驶做出理论探索。
刘骥阳张进川宋宗莹
关键词:重载列车铁路运输ANYLOGIC

相关作者

魏伟
作品数:143被引量:432H指数:14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重载列车 纵向动力学 车钩力 纵向冲动 制动
马大炜
作品数:102被引量:55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研究主题:重载列车 纵向力 制动 高速列车 制动系统
王开云
作品数:347被引量:1,365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轮轨 车钩 重载列车 高速列车
李中奇
作品数:117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高速列车 重载列车 动车组 高速动车组 预测控制
王成国
作品数:151被引量:1,65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重载列车 数值仿真 有限元 纵向力 铁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