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6篇“ 野外地质实习“的相关文章
欧洲最大陨石坑周缘的野外地质实习
2024年
野外地质实习考察,是每个地质学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于本科期间的野外地质实习而言,大一暑假往往是以培养兴趣为主,不仅可以看到奇特的地质构造现象,还能认识丰富多样的古生物化石;大二暑假则主要由大剖面的野外测量构成,重点在锻炼地质技能的基本功,将书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到了大三暑假,则多为更细的专业领域的地质实习,如矿产勘查和水文调查等。大学期间的野外地质实习,使我们从一无所知的地质小白,成长为可以脱口而出矿物硬度排序、一眼认出地层变形与挤压,并且充分体会到地球几十亿年漫长演化历史的小小行家。
梁悦张彩彬(文/图)
关键词:水文调查地质实习野外测量演化历史陨石坑
地质学专业野外地质实习的深入探讨与优化策略
2024年
野外地质实习地质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从地质实习基地的选择、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实习内容及成绩评定六个方面讨论了野外地质实习中需具备的条件以及需达到的教学要求,以期为有野外地质实习教学要求的高等院校提供参考。
杨天水
关键词:地质实习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式
地方石油类高校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4年
地方石油类高校的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群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间。研究方向应聚焦课程设计、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改进,同时深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决策支持和个性化教学。跨学科合作、情景模拟和虚拟现实等新模式将增强课程吸引力和实效性。长期跟踪研究将更好评估思政效果。通过系统优化与创新,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素养方面全面发展,满足国家对高素质地质人才的需求。继续推进课程思政,将树立更高地质教育和思政教育标杆,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The courses of Geological Practice and Fieldtrip at local petroleum university have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However,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enhancing course design,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dditionally, leveraging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ies will enable precise decision support and personalized teaching. New models such as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cenario simulations, and virtual reality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appeal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s. Long-term tracking studies will better evaluate the outcom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systematic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students will develop comprehensively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kills, and ideological quality, thereby meeting the nation’s demand for high-caliber geological talent. Continued advancement in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will set higher benchmarks for both ge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ultimately 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and society.
徐正建李小刚徐少华罗龙李杰
关键词:石油类高校野外地质实习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野外地质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建设探索被引量:1
2024年
野外实习是地学类专业的特色,也是培养合格石油、地矿行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夯实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厚植地质兴趣、锻炼优良品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能+”倒逼野外地质实习实现云端化、数字化、虚拟仿真化,以期达到实习互动性强、资源保存永久、网络共享便捷的效果。以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野外地质露头为基础,构建以西南地区广泛出露的古生代-中生代海相沉积岩为主要内容的地质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通过典型剖面出露地层的野外产状、岩性及成分特点、古生物种类、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等重点内容的剖析,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远古地质作用现象认识不清、难以根据各种构造关系厘定区域地质发展历史等教学难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地质思维能力。该平台的建立不仅能丰富野外地质实习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还能为石油、地矿行业的继续教育提供社会化服务。
熊益学葛玉辉张云峰谭兵郗爱华
关键词:野外地质实习
基于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的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4年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学类等高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模式值得探索和完善。原有地质实习多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教学方式主要为线下教学,常受特殊事件(如疫情、极端天气等)的影响;课程思政与实习课程教学有效融合不够,造成课程思政环节滞后;考评方式不能客观地反映实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等。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工程教育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政建设纲要,紧密围绕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实习课程特点和实践内容,以树立正确价值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实习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深度挖掘、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并有机融入线上和线下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协同育人效果。构建全方面多元立体全生命周期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和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效果,着力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何虎军焦建刚杨兴科肖良雷万杉
关键词:野外地质实习
地学类专业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地质学专题实习为例被引量:2
2024年
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课是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有效途径。在野外实践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提升专业自信、增强学习热情、激发爱国情操、培养责任担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教育为主线,在地质实践过程中,有机提取哲学思维、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爱国主义四个方面思政育人元素。通过案例式、研讨式、情景式、分组式等教学方式,使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野外地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专业兴趣,培养道德品质,激发爱国热情,达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同向同行”。
孟凡超孟凡超吴孔友鄢继华
野外地质实习中思政建设的融入路径与实践
2024年
该文以思政建设融入野外地质实习面临的问题为突破,从提升野外带队教师人文素养、深入挖掘核心思政元素,以及短时间、具体化、多方式的融入方式等方面探索思政建设路径。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野外地质实习中思政建设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实践效果较好,可充分发挥野外地质实习中思政建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于景维谢庆宾祁利祺殷文能源
关键词:野外地质实习立德树人
全方位、立体式野外地质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为解决传统野外地质实习信息量大,学生地质观、时空观难以建立等问题,文章基于目前已建立的虚拟野外地质实习系统的优缺点,提出全方位、立体式野外地质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方案,旨在通过雷达与倾斜摄影测量相结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虚实结合与综合评价相统一的教学体系,拓展地质实习的空间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
丁超丁超唐文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质实习教学平台
基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巢湖野外地质实习对比及启示被引量:1
2023年
地质野外填图实习对于地球科学相关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实习效果能对其整个地质思维的培养和锤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巢湖实习基地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地质教学实习基地,承载着无数学生的美好青春记忆。该文基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结合作为带队老师在巢湖指导学生地质填图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思,联系自己作为学生的记忆,从衣食住行、思想动态和实习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如何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和提高实习效果,并进一步完善巢湖野外地质填图的工作部署和教学实践。
郭小飞
关键词:双重角色地质教学
来华留学生野外地质实习教学效果探析
2023年
野外是地球科学天然的实验室,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最好考场。野外地质实习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验证与巩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但受野外实习课时有限、留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实习内容设计不系统、教师指导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地质专业实习效果差异大。因此论文探讨将“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培训-实习项目设计-效果反馈”落实整个野外实习过程,形成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互补互促的保障体系,最终达到提升留学生地质实习效果的目标。
王阳陈尚斌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地球科学地质实习

相关作者

魏玉帅
作品数:43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藏南 实践教学 古近系 特提斯喜马拉雅 羌塘盆地
李亚林
作品数:203被引量:1,810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羌塘盆地 新生代 烃源岩 西藏羌塘盆地
张照录
作品数:54被引量:368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农村生活污染 土壤侵蚀 风景名胜区 兴蒙造山带
刘晓
作品数:130被引量:542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PS UV-B辐射 小麦 UV-B 核心复合物
袁红旗
作品数:78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油气 输导 海拉尔盆地 层序地层学 渤海湾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