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2篇“ 金矿化“的相关文章
- 某地金矿床褪色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探讨
- 2024年
- 八卦庙金矿床是西秦岭泥盆系地层中探明的大型金矿床。受多期次区域构造及热液蚀变作用,矿区内围岩蚀变广泛发育,褪色蚀变为矿区内较为普遍发育的一类蚀变,金矿化往往伴随围岩褪色蚀变出现,二者在空间关系上较为密切,且具共同的成因机制,蚀变带在不同的含矿部位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并具有独特宏观外貌,颜色一般呈区别于原岩的浅灰色或浅黄色,矿区内金矿化均赋存于褪色带中。
- 党新锋刘芳窦鹏
- 关键词:金矿床金矿化关系
- 西秦岭造山带早子沟金矿床金矿化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 2024年
- 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夏河—合作地区,是夏河—合作地区乃至西秦岭造山带经济价值最高的金矿床之一。基于早子沟金矿床找矿勘探新近发现的地质现象,对早子沟金矿床地质和金矿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对微细浸染型/细脉状毒砂-黄铁矿型和脉状石英-辉锑矿-自然金型2类金矿化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二者成矿时代相差较大,可能存在不同的源区。早子沟金矿床2类金矿化分别在浅部岩体周围断裂发育部位和深部低角度断裂发育部位显示出了较好的成矿潜力,应作为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
- 田向盛孙新春邱昆峰王玉玺
- 关键词: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深部找矿金矿化
- 海马谷断裂北西盘金矿化蚀变带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2024年
- 戈塘金矿床是黔西南地区发现最早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其金矿体均分布于区域性海马谷断裂南东盘。经近30年的断续找矿工作,海马谷断裂北西盘找矿方向及前景却依然不清。在新近的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中,在海马谷断裂北西盘,通过地电化学测量提取Au元素峰值为179.0×10^(-9),经异常查证发现荞地坡金矿化蚀变带,该金矿化蚀变带受控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段与二段岩性突变界面,呈似层状产出,沿走向延伸1.2 km,厚0.8~2.0 m,含金品位为0.50×10^(-6)~0.82×10^(-6)。其发现过程折射出地电化学测量的引入对戈塘地区金矿找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拓展了该地区找矿空间,分析认为在海马谷断裂北西盘深部有利岩性组合段与北东向构造叠加部位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 张玲季国松陆建宝方开雄张钟华
- 关键词:地电化学地质意义
- 热液蚀变型金矿的蚀变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 2024年
- 金矿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热液蚀变型金矿床普遍存在。为了了解热液蚀变型金矿床成因,本文针对热液蚀变型金矿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分析研究了蚀变特征以及它们与金矿化的关系。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矿相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发现,热液蚀变的主要特征是蚀变矿物的丰度和类型变化,表现为以矽酸盐和黏土矿物为主的蚀变。蚀变发生在岩石的原生矿物上以结核和结壳的形态出现。更巧合的是金的浓度与蚀变强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金的富集与蚀变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热液流体中的金蚀变性的羟基酸根通过与硅酸酯矿物发生反应生成硅酸盐和生成金矿化过程。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热液蚀变在金矿化过程中的作用,为金矿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徐亚代长江
- 关键词:金矿化蚀变特征地球化学
- 甘肃大店沟金矿床蚀变矿物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 2024年
- 大店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成矿带上,其矿体类型为石英脉型和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通过对该区岩石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测试,确定大店沟金矿床围岩蚀变类型、蚀变矿物含量及特征,并讨论围岩蚀变与金矿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矿床的主要蚀变类型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硅化及碳酸盐化。白云母、锂云母、伊利石、绿泥石等矿物与金矿化呈正相关性,蚀变矿物含量与区内揭露矿体空间位置及规模相对应,后期可作为较好的找矿标志性信息。
- 曹雪峰韩彪缪广张少远崔艳飞井新奎何键浩
- 关键词:金矿围岩蚀变蚀变矿物找矿标志
- 安徽东至县方坑坞—杨树桥地区金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 2024年
- 安徽东至县方坑坞—杨树桥地区金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的石台穹褶断束与江南台隆交接部位,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金矿(化)体主要产于休宁组与小安里组层间破碎带及邓家组与葛公镇组界面韧性剪切带中,呈脉状、网脉状,总体北倾。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褐铁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绢云母、绿泥石等。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及含金构造蚀变岩型。找矿标志有构造、石英脉、蚀变、化探异常等。
- 钟光杰郑磊林文教杜志正
- 关键词:金矿蚀变带石英脉
- 坦桑尼亚太古界卡维隆多群杂砾岩型金矿化特征及其发现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坦桑尼亚太古界卡维隆多群杂砾岩主要分布于中部的恩泽加地区,少量分布于其西南部的卢帕地区,该岩系在恩泽加地区呈近东西向和北西向展布,长约50 km,宽0.5~3 km,并普遍发育金矿化,其矿化特征主要为硅化和黄铁矿化,其次为毒砂化和磁黄铁矿化。研究成果表明:①激电异常显示出明显相对低阻高极化特征;②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显示,Au异常规模较大,浓集中心及分带较为明显;③金矿化严格受岩层控制,局限于杂砾岩带内;④金矿化规模大,矿化体宽5~20 m;⑤矿化体金品位较低,为0.2~1.0 g/t,局部富集地段可达到2~3 g/t。
- 司建涛杜晓冉白德胜张明礼董岘证孙进柴丽洁
- 关键词:杂砾岩金矿化太古界
- 西藏革吉县珠勒地区发现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化类型
- 2023年
- 1研究目的(Objective)大宗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行动计划在藏西北革吉—安多公路沿线部署和实施新一轮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以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成矿理论为指导,应用地、物、化、遥多种手段开展铜金矿产资源调查,助推藏西北铜多金属资源基地建设。
- 刘治博唐菊兴李志军王楠余杰段毅陈伟杨工明亓辉
- 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矿产资源调查矿产地质调查铜金矿化
-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的金矿化作用研究:基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自然金的热力学模拟分析
- 2023年
-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是江南造山带中金、锑、钨、均达到大型规模的典型矿床,其自然金的金成色值极高(>998)。本文聚焦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中金矿化作用,通过ICP-MS测试和包裹体显微测温实验查明不同矿物与围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流体特征,并通过热力学模拟分析自然金的成矿条件,探讨金成色值及金银比值对金矿化的指示作用和研究价值。ICP-MS测试结果显示,金银比值在白钨矿(103~520)和黄铁矿(69~673)中相对较高,在辉锑矿(6~65)和围岩(0.3~35)中相对较低,在石英(6~199)中则变化较大。基于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200~350℃),本文建立了自然金成矿流体的热力学模型,分析并查明在黄铁矿与绢云母共生的自然金成矿流体中,硫离子浓度比温度更容易影响金溶解度,且金成色值主要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硫离子浓度呈负相关。通过对比研究和讨论,认为沃溪矿床大量金矿化可能形成于温度较高和硫离子浓度较低的白钨矿成矿流体中,而极高成色值的自然金可能与高金银比值的白钨矿和黄铁矿共生。上述方法和结论可为其他金矿床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梁翼葛行飞王国刚裴秋明Hoshino KENICHI
- 关键词:自然金ICP-MS流体包裹体
- 甘肃流沙沟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被引量:2
- 2023年
- 流沙沟金矿床位于甘肃省南东部的李子园金多金属矿田内。通过岩矿鉴定和矿物短波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流沙沟金矿床围岩蚀变类型、含量及特征,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黏土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定量探讨了围岩蚀变与金成矿之间的关系,认为金矿化强度与绢云母、绿泥石、蒙脱石等蚀变矿物含量呈正相关性,且与较短的绢云母Al-OH波长和较高的伊利石光谱成熟度关系密切,可作为有效找矿标志。
- 望开磊缪广屈海浪刘文江白会良张羿生韩彪
- 关键词:围岩蚀变蚀变矿物找矿标志
相关作者
- 陈柏林

- 作品数:271被引量:2,099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矿床 控矿构造 矿床成因 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 聂凤军

- 作品数:321被引量:3,253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
- 徐九华

- 作品数:212被引量:1,21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工程系
-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金矿床 成矿流体 石英脉 金
- 李厚民

- 作品数:232被引量:3,126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矿床 铁矿床 金矿 成矿作用 铁矿
- 沈远超

- 作品数:209被引量:1,849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矿床 金矿 成矿预测 成矿作用 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