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篇“ 针茅属“的相关文章
我国植物的系统发育及代表性物种形成与适应进化研究
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层次,更是进化生物学关注的热点。厘清种间发生关系,阐明物种的分化过程和驱动力,探究物种的适应途径,有助于全面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欧亚草原是世界最大的草原区,植物为欧亚草原最具代表性...
闫冬卿
关键词:系统发育适应性进化针茅属欧亚草原
一种天然草原土壤零扰动的植物种子播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草原土壤零扰动的植物种子播种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选择植物建群的退化草原,密度5株/平米以上,植被盖度低于30%,地势相对平坦的中度、重度退化草地区域;2)在种子成熟期,种子70...
孙世贤镡建国李元恒哈斯巴特尔陈奕霏斯琴庄玲唐佳明韩雅楠吴水欣崔莹莹
一种天然草原土壤零扰动的植物种子播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草原土壤零扰动的植物种子播种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选择植物建群的退化草原,密度5株/平米以上,植被盖度低于30%,地势相对平坦的中度、重度退化草地区域;2)在种子成熟期,种子70...
孙世贤镡建国李元恒哈斯巴特尔陈奕霏斯琴庄玲唐佳明韩雅楠吴水欣崔莹莹
宁夏草原( Stipa )植物的生态适应策略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植物性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能够反映植物适应环境的分配策略。然而,关于植物叶内部的分配策略及适应策略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了宁夏草原的优势种和建群种植物的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和主导管面积等叶片解剖性状间的15组异速关系分析叶片解剖结构的分配策略、叶解剖性状间的异速生长指数随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的移位。研究表明,草原叶解剖性状间存在“收支平衡”(例如叶片厚度与厚壁组织厚度)、“收益递增”(例如叶片厚度和主维管束面积)和“收益递减”(例如主导管面积和角质层厚度)的分配策略。叶解剖性状间的分配策略主要受到年均辐射、土壤容重、土壤全磷和年均降水的影响。年均降水和土壤全磷主要驱动植物的养分运输、机械支撑策略投资的变化;土壤容重主要驱动叶片保护策略投资的变化;年均降水主要驱动叶片构成策略投资的变化。为植物的植被恢复、环境治理及生态建设等奠定基础。
杨钧李小伟黄文广马红英
关键词:针茅属生态因子生态策略
基于比较转录组的中国植物系统发育及适应性进化研究
莎娜
荒漠草原矮小型建群的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2023年
为阐释荒漠草原不同矮小型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本文以荒漠草原短花(Stipa breviflo⁃ra)、小(Stipa klemenzii)、沙生(Stipa glareosa)和戈壁(Stipa gobica)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群种、共有种及群落物种的重要值特征综合分析植物群落各成员型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①4种矮小型植物的重要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小≥戈壁≥沙生>短花;②不同植物群落中共有种的重要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群落中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的作用相对较大,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的作用相对较小;③4种矮小型植物在群落中重要值的排序均较靠前,小在植物群落中的重要值最大。研究结果可为荒漠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
闫宝龙吕世杰古琛韩国栋
关键词:温性草原建群种群落演替
宁夏植物叶片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2年
植物叶片δ^(13)C自然丰度能够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本研究分析了宁夏6种植物叶片δ^(13)C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量化了气候与土壤因子对δ^(13)C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宁夏植物叶片δ^(13)C范围为-28.07‰~-24.56‰,均值为-26.31‰,其中,戈壁δ^(13)值最大(-25.91‰),沙生最小(-27.96‰);δ^(13)C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随纬度和海拔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土壤因子单独解释量为32.87%,气候因子单独解释了7.54%,二者共同解释量为34.17%。通过蒙特卡洛检验,土壤全磷(TP)是影响叶片δ^(13)C的最主要因素,土壤全磷与δ^(13)C呈显著正相关,年均温(MAT)、太阳辐射量(SRAD)、土壤容重(BD)与δ^(13)C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温性草原植物响应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及大尺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刘万弟李小伟
关键词:针茅属植物碳稳定同位素环境因子
中国及泛喜马拉雅地区的修订
Stipa L.是禾本科早熟禾亚科族下的一个大,全世界约150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非的温带地区。中国及泛喜马拉雅地区是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已记载的种类约60余种。由于下类群较多,主要依据数量性...
张悦
关键词:禾本科针茅属分类学修订BRAHMS
赤峰巴林左旗典型草原牧草最适收获期研究
2022年
通过研究不同收获期牧草营养物动态的变化,为牧草适时收获提供理论参考。试验以赤峰巴林左旗典型草原(Stipa grandis)为原料,通过研究不同收获期对牧草营养含量变化的影响,利用最优母序列分析不同收获期的综合指标,筛选赤峰巴林左旗牧草的最适收获期。结果显示:相比其他收获时间,8月20日收获牧草的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粗蛋白含量为6.36%,可溶性糖含量为4.06%,高于其他收获期,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适中,8月20日与牧草营养价值关联度最大,为0.96。综合分析后发现,8月20日为巴林左旗典型草原牧草的适宜收获期,此时牧草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王伟周天荣孙林贾玉山格根图
关键词:典型草原针茅属营养价值收获期
内蒙古7种植物生态位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植物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优势种或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本研究以内蒙古地区7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及其在群落中的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短花(Stipa breviflora)、戈壁(S.tianschanica)、小(S.klemenzii)、沙生(S.glareosa)和大(S.grandis)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大于30%,而克氏(S.krylovii.)和贝加尔(S.baicalensis)的相对重要值较小。生态位宽度分析发现:短花、戈壁、小、沙生和大的生态位宽度较高,在群落中具有优势地位,且对生长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克氏和贝加尔生态位宽度显著低于上述5种植物。贝加尔、克氏、沙生及大的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大;而戈壁、短花及小的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小。
胡雪峰张峰张峰史世斌张彬乔荠瑢赵天启杨阳
关键词:针茅属植物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相关作者

李小伟
作品数:67被引量:399H指数:12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
研究主题: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 宁夏草原 群落结构
孙世贤
作品数:240被引量:1,796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审定通过 审定 农作物 荒漠草原
刘爱萍
作品数:226被引量:50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研究主题:草地螟 天敌昆虫 天敌 滞育 茧蜂
何亚婷
作品数:13被引量:29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主题:亚高山草甸 全球变化 草地生态系统 草地土壤 草本植物
赵书元
作品数:37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畜牧科学院
研究主题:牧草 栽培 华北驼绒藜 野生牧草 生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