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篇“ 银额盆地“的相关文章
盆地航磁特征与地质构造
2024年
本文通过最新1:5万和1:10万航磁资料对盆地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盆地的边界和范围。航磁资料显示盆地边界不规则,其范围较前人圈定范围有所扩大,前人认为的盆地面积为112,000 km2,航磁反映的盆地面积约为122,000 km2。同时对盆地的基底性质及其深度变化特点和构造格局开展了进一步研究,指出盆地的发生、发展主要受东西向断裂的控制,北东向断裂在后期的发展中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改造,形成了现在的构造格局。盆地构造面貌由“七坳二隆”构成,这与前人对盆地的“七坳五隆”的构造面貌的认识存在异同。通过对航磁异常的反演计算,确定了变质基底埋藏深度,并编制了盆地磁性基底深度图、构造单元划分图。利用航磁资料确定了坳陷、隆起和凹陷、凸起的分布范围,坳陷构成了盆地的主体。凹陷沉积厚度大,多为2000~7000 m,凸起不发育,披盖的沉积盖层薄,一般<2000 m。研究表明盆地是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多旋回叠合盆地,基底主要由弱磁性的前泥盆系变质岩系组成,在磁场上反映为以负为主的磁异常特征。沉积盖层主要为上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盆地区的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为主,北西向断裂不发育。盆地沉积坳陷占据主导,其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隆起不发育,范围相对不大。以上结论为今后在该盆地进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依据。
李冰耿圣博张京卯郭亮赵宏雷郭琦范正一
关键词:银额盆地航磁异常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油气勘探方向
2024年
盆地是中国陆上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含油气盆地之一,近年来其油气勘探取得明显进展,但复杂的地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盆地内构造单元的认识,导致油气勘探方向不明。为明确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结合该盆地钻井、地震和重力勘探等资料,落实了盆地内主要断裂的分布,划分了中生代构造单元,编制了中生界底界埋深图,明确了中生代凹陷的分布特征,最后指出了盆地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盆地中生界与前中生界的不整合特征明显,上、下层在岩性组合和构造样式上明显不同,下构造层发育一系列复式褶皱和冲断构造,上构造层则由一系列近东西向、北东向断陷群构成;②盆地主要被红石山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或分支)、恩格尔乌苏断裂带和查干础鲁断裂带分隔,形成多个隆起和坳陷,坳陷又由多个凹陷和凸起构成;③油气主要在中生代箕状断陷的缓坡下部聚集,早期成藏后遭受抬升、调整,现今埋深相对较浅的凹陷值得关注,油气有利勘探面积超过5×10^(4) km^(2);④针对以粒间纳米级孔为主的微孔隙厚层泥岩,可以按照非常规油气藏勘探思路系统评价,探索泥岩的油气勘探潜力。结论认为,研究成果对深化认识盆地基础构造特征,进一步促进盆地油气勘探方向认识和推动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崔海峰韩小锋白晓寅黄元溢张成富林霖
关键词:银额盆地中生界油气勘探方向
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类型及资源潜力
2024年
盆地是中国陆上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一个大型沉积盆地,"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以来的勘探实践证实,盆地内的白垩系巴音戈壁组是主力烃源岩层系,发育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3套油气藏组合,形成了岩性、构造-岩性、基岩潜山以及非常规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盆地受晚期构造差异运动影响,其不同凹陷内烃源岩的发育特征、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资源潜力等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影响了盆地的整体效益勘探开发。基于近年来的勘探实践和认识,在分析盆地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对其资源潜力进行新一轮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查干凹陷、拐子湖凹陷、天草凹陷内,白垩系岩性及构造油气藏的资源潜力大,是盆地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领域;路井凹陷、拐子湖凹陷、吉格达凹陷的石炭系—二叠系基岩潜山缝洞型油气藏具备高产富集条件,是效益勘探的新类型;查干凹陷、拐子湖凹陷、哈日凹陷的白垩系页岩油气藏和敖西南凹陷侏罗系煤系源岩岩性油气藏具备一定的勘探潜力,是下一步探索的新领域。盆地的常规石油资源量为14.39×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451.17×10^(8)m^(3),非常规页岩油资源量约为5.6×10^(8)t,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
张洪安李令喜陈清棠万晶史大海彭国桃周勇水
关键词:银额盆地勘探新领域成藏条件油气藏资源潜力
盆地赛尔亥那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成因研究
2024年
盆地赛尔亥那地区发现的地表铀矿化带,前期认为是层间氧化铀成矿作用形成的砂岩型铀矿化,本次研究发现,赋矿岩石类型为含铀白云质磷质岩及含铀磷质粉砂岩。矿石中赋存大量的微晶磷灰石,呈微晶(粒径<1μm)集合体形式。全岩主微量分析显示U与P2O5、CaO呈较好的正相关,磷灰石微区原位(LAICP-MS)主微量分析结果显示U与P2O5、CaO、ΣREE等均呈较好的正相关,高倍扫描电镜下未发现铀矿物,认为铀是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磷灰石中。铀矿石岩性岩相特征、磷灰石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及共伴生矿物成因等表明,富铀磷灰石是在沉积成岩过程中,微生物参与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赛尔亥那地区铀矿找矿思路应兼顾潜水-层间氧化型及沉积成岩型。
李伟涛刘武生纪宏伟李子颖牛霆罗森森杨喆
关键词:银额盆地磷灰石
盆地哈日凹陷异常高压储层测试压裂的探究与实践
2024年
根-济纳旗盆地哈日凹陷多口探井已获得工业油气流,但该凹陷油气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钻遇的储层埋藏深、岩性复杂,主要表现为地层压力高、岩性致密、抗压强度高。同时该区域处于勘探初期,同等埋深储层无可借鉴的邻井压裂资料,严重制约后续压裂工艺及勘探工作的开展。为此,提出了测试压裂的概念,通过对YH6井实施测试压裂压降数据的分析,求取储层的闭合压力、闭合时间、地应力、地层孔隙压力等参数,为主压裂的方案设计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撑基础,保证主压裂的成功实施。本研究对盆地高压、高应力储层的压裂试油作业和后续深层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王卫刚张军涛高志亮乔红军陈治军曹天军
关键词:银额盆地异常高压测试压裂
深层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以盆地拐子湖凹陷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盆地拐子湖凹陷巴音戈壁组深层砂岩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恒速压汞法区分孔隙与喉道,定量地表征孔喉特征参数;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铸体薄片,定性地表征孔喉形态特征,分析微观孔隙的结构差异;结合孔喉分形维数划分孔隙类型,探讨影响储层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低,平均孔隙度为10.8%,平均渗透率为1.17 mD,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孔隙半径平均值为195μm,喉道半径平均值为3.5μm,储层的孔隙结构类型分为微孔小喉型、小孔小喉型和大孔粗喉型。研究区储层孔喉比总体上较大,良好的孔喉配置关系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影响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则是早期成岩作用、有机酸溶蚀和烃类充注的综合作用。经过相对较弱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改造后,原始碎屑为后期溶蚀提供了物质和空间基础,储层顶部和底部巨厚的富有机质泥岩提供了有机酸溶蚀和烃类充注的物源。
彭谋李江海杨博
关键词:恒速压汞储层特征孔隙结构
盆地现今结构及油气勘探启示被引量:2
2023年
盆地是国内勘探程度比较低的大型盆地之一,对盆地深层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结果的不同,导致盆地现今结构认识不清,制约了盆地油气勘探方向认识。通过已钻井解剖、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解释以及盆地构造变形分析,厘清地层时代归属问题,明确盆地深层现今结构特征和盆地类型,指出盆地油气勘探部署方向。研究认为,盆地中生界与前中生界不整合特征明显,表现为连续的较强能量的地震同相轴;前期认为不整合面之下呈水平连续地震反射特征的石炭系—二叠系实为多次波成像,认为石炭系—二叠系在中生界覆盖之下呈水平分布是不合理的;不整合面之上为中生代断陷盆地,主体白垩系各层段反射特征清晰;不整合之下前中生界(主体为石炭系—二叠系)表现为一系列冲断构造、复式褶皱,地震成像不连续,与地层产状有关,信噪比低。总体来看,盆地是发育在海西期造山带褶皱基底之上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前中生界发生强烈的褶皱变形和冲断构造,目前发现的油气主要来自白垩系,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地质与地震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正确认识复杂盆地盆地复杂区。
崔海峰侯艳鲁如魁
关键词:银额盆地不整合面勘探启示
盆地哈日凹陷安山岩储层综合识别
2023年
为明确哈日凹陷下白垩统火山岩的分布规律、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通过岩心、测井及地震储层综合预测方法研究了安山岩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有效储层的分布。结果表明:安山岩具气孔和溶蚀孔隙,显微镜下见交织结构及杏仁构造,测井地层对比图上呈厚层块状和箱型自然伽马曲线形态,自然伽马值介于70~80 API。地震剖面上安山岩层具有顶底界面强振幅内部弱振幅特征。火山口及安山岩加厚带主要沿缓坡带轴向断裂呈串珠状分布,火山口地震剖面上呈低丘状或透镜状。孔隙度反演、裂缝识别和含油气性检测等手段综合预测的安山岩有利含油气区相互吻合。可见该研究成果对该区及具有类似地质背景的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李慧琼郝世彦任来义蒲仁海
关键词: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安山岩
盆地吉格达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源存在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通过对居延海坳陷吉格达凹陷蒙参3井原油物理性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以期明确原油的成因及来源,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蒙参3井华力西期侵入岩和二叠系白云质砂岩中的原油物理性质基本一致,为低密度低硫中质正常原油,原油族组成具有高饱和烃、低非烃和沥青质以及高饱芳比的特征,且下部原油饱芳比远高于上部原油。吉格达凹陷华力西期侵入岩与二叠系砂岩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C同位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共性与差异同在,指示生烃母质均来源于盐度较高的海相还原环境,以浮游植物为主;二叠系原油陆生高等植物的贡献较大。油源对比表明,蒙参3井华力西期侵入岩和二叠系砂岩原油均与白垩系巴音戈壁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差异明显,与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其中,二叠系原油与二叠系烃源岩具有较好亲缘关系,华力西期侵入岩原油与干泉组上段烃源岩关系更密切。石炭系—二叠系油源的发现拓展了盆地油气勘探新层系,对北方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魏建设赵琳雁周俊林张宇轩王利伟姜亭王宝文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油源对比银额盆地
盆地居延海坳陷钻井地层对比及对油气层时代的约束被引量:2
2023年
【研究目的】盆地居延海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钻井揭示的主要岩石地层单元时代及主要含油气层时代认识存在一定争议,因此系统开展地层划分对比,明确主要岩石地层单元与油气层的时代,对盆地构造沉积演化、油气地质条件评价与研究,以及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对居延海坳陷不同凹陷钻井地层岩石学及岩性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等综合研究,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建立钻井地层对比标志。并结合地震剖面确定不整合界面,以及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对地层时代的约束等,开展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结果】居延海坳陷钻井揭示了白垩系与石炭系—二叠系2个构造层,各凹陷钻井地层对比标志显著,主要含油层系为下构造层的中—下二叠统及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干泉组。【结论】盆地为石炭纪—二叠纪与白垩纪的叠合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有利,应作为油气勘探的方向。
卢进才魏建设姜亭王宝文苟红光王建强尚亚乐许海红
关键词:含油层系地层时代标志层银额盆地

相关作者

魏建设
作品数:73被引量:50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研究主题:二叠系 烃源岩 石炭系 银额盆地 石炭系-二叠系
韩伟
作品数:76被引量:530H指数:16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研究主题:渭河盆地 氦气 银额盆地 二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卢进才
作品数:80被引量:75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研究主题:二叠系 石炭系 烃源岩 石炭系-二叠系 银额盆地
史冀忠
作品数:36被引量:23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研究主题:二叠系 银额盆地 油页岩 石炭系 沉积环境
姜亭
作品数:60被引量:33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研究主题:二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油页岩 银额盆地 石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