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3篇“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践丛书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演进与绩效研究 1842-2012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空间演化及度量的理论与实证、晚清时期经济空间的重构与绩效(1842-1914)、民国时期经济空间重构与绩效(1915-1949)等。
方书生
关键词:图书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基于长三角经济区1 871个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相关地质资料,阐述了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As为8.12×10-6、Cd为101.53×10-9、Cr为74.79×10-6、Cu为19.33×10-6、Hg为34.87×10-9、Pb为22.31×10-6、Zn为67.13×10-6;空间分布上,元素含量从象山到乐清沿岸普遍偏高,而最低含量见于江苏海岸;以综合指数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重污染分布在长江口河道内,轻污染分布在长江口附近海域、宁波-温州附近海域,清洁主要分布在苏北海域。
刘珊珊张勇张勇张勇林曼曼于开宁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评价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入境旅游空间聚集性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经济发展迅速,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达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入境旅游发展优势。系统收集2000~2009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25城市入境旅游数据,利用市场占有率、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对入境旅游地域分布的空间聚集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入境旅游具有较高的空间聚集性,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和高级别旅游景(点),如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无锡、宁波、嘉兴、镇江等城市;外国游客占主导,以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英国等国家游客为主,台湾是稳定的客源市场;入境旅游的空间聚集性在逐渐下降,而空间均衡度在逐渐提高。
江海旭李悦铮
关键词:入境旅游空间聚集性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5
2011年
在系统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质条件与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该地工业用地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工业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加权平均综合指数法对该地的工业用地地质环境适宜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及较适宜占研究陆域总面积的59%,总体情况较好。
张丽龙翔苏晶文甘义群
关键词:工业用地地质环境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高职院校对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和工作职能的设计——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域高校社会服务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足。长三角的高职院校要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明确服务定位,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构建科学的社会服务机制,设计学校的工作职能和服务网络。
张艳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高职院校社会服务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容探析被引量:12
2010年
经济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域内的快速融合,而经济区的扩容是拓展经济活动空间的内在要求,探讨经济区扩容是经济区扩展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调研涉及长三角范围界定的相关研究并对比范围划定的历史演变,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长三角范围界定的相关研究涉及的地域范围有14市、15市、16市、两省一市和三省一市,其是基于政府或市场行为的不同判断;二是长三角经济区扩容涉及经济区边界界定、扩容方向和扩容模式等议题,对之需要进行综合权衡;三是长三角经济区扩容本质上是科学界定经济区的边界,开展基于县级行政划和微观层面联系的相关研究,是解决经济区扩容难题的有效手段。
刘曙华沈玉芳
关键词:经济区长三角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战略探究——借鉴欧莱茵河流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被引量:2
2010年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域,其发展成功与否决定着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文通过对欧莱茵河流域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若干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宁立苗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Zipf定律在划定经济区域内的实证研究——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例
2010年
国外关于Zipf定律的实证研究的域空间多采用国家层次,而国内关于Zipf定律的实证研究则涉及国家、跨省的经济区及行政省的不同层次,于是这就有可能存在经济区域空间划定是否合理的问题。现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计算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及潜能,以此进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空间划定,并在划定的经济区域内进行Zipf定律的实证研究,以验证经济区域空间划定是否合理。研究结果显示了经济区域空间划定的合理性。
向永辉
关键词: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引力模型
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兼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形成
本研究解析长三角经济区的形成和边界的扩展,对于厘清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三角经济区的形成和扩展取决于其核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能力,这种能力是广义运输成本的函数,后者又取决于经济发展的...
陈建军王晓娟
关键词:产业分工产业转移
文献传递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由来和发展被引量:3
2009年
世界的经济发展与大江大河关系密切,长江作为我国流域范围最大和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从东向西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集聚全国19%的土地.40%的人口和近半数的经济总量。长江三角洲因其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是我国开发历史最悠久的地之一;也是近代资本集聚和产业发展最快的地长江三角洲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海黄金海岸的结合部,
佘之祥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发展黄金海岸黄金水道水资源

相关作者

张艳
作品数:24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协作MIMO 高职教育 非规则LDPC码 高职教师 LDPC码
王晓娟
作品数:13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长江经济带 经济增长 产业集群 创新绩效 实证研究
冯均科
作品数:48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蔬菜 大棚 栽培技术 哈密瓜 青菜
叶国梁
作品数:1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金华市委常委
研究主题:城市形象建设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交通枢纽城市 金华山 民俗文化
王兴昌
作品数:22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长江流域 三峡二期工程 区域经济 城市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