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篇“ 长芒草“的相关文章
- 长期放牧和氮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长芒草种群生长的影响
- 2024年
- 种群是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长期放牧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种群的生长和繁殖。长芒草(Stipa bungeana)是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的优势种,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该研究依托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长期滩羊轮牧实验平台,采用完全随机的裂区实验设计,以放牧率(0、2.7、5.3、8.7 sheep·hm^(-2))作为主因子,氮添加水平(0、5、10、20 g·m^(-2))作为副因子,探究放牧、氮添加及其交互作用对长芒草的形态性状、地上生物量及其占群落生物量比例的作用。结果表明:随放牧率的增加,长芒草的株高、冠幅直径、分蘖密度、实生苗密度、地上生物量和生物量占比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种群密度降低。而氮添加增加长芒草的株高、冠幅直径、生殖枝密度、分蘖密度、地上生物量和生物量占比;实生苗密度随氮添加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相比氮添加,放牧对长芒草地上生物量和生物量占比的总效应小,放牧对地上生物量有直接的负效应,并通过调控分蘖密度、种群密度及地上生物量影响其生物量占比;氮添加不仅对地上生物量有直接的积极效应,还通过株高、生殖枝密度对地上生物量有间接的正效应,同时通过调控种群密度、冠幅直径、分蘖密度和生殖枝密度影响生物量占比。总体上,氮添加增加长芒草的冠幅直径和生殖枝密度(相比株高和分蘖密度),放牧增加实生苗密度(相比种群密度),而放牧和氮添加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生殖枝密度。放牧率为4.10和5.29 sheep·hm^(-2)时长芒草具有最大地上生物量及其群落占比。上述结果表明放牧和氮添加通过影响长芒草种群的形态特征来调控其地上生物量和群落地位。
- 黄玲王榛马泽杨发林李岚SEREKPAYEV NurlanNOGAYEV Adilbek侯扶江
- 关键词:放牧种群形态性状
- 中国长芒草群系的群落特征被引量:4
- 2020年
- 长芒草(Stipa bungeana)群系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南部的主要针茅草原类型之一,中国特有群系类型,以黄土高原及其周边为集中分布区。由于农业开垦等人为活动,其天然植被保存不多,现有分布破碎化严重或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该文利用2013–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调查的108个样地的数据,对长芒草群系的地理分布、物种组成、生态特征和群落分类做了详细的描述和研究。结果表明:长芒草群系在陕北、宁南、陇东、陇中、晋北、阴山南部黄土丘陵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分布较为集中,通常发育在黄绵土或栗钙土上,海拔高度在(1)631–3174(4098)m之间。108个样地内共记录到种子植物37科109属214种,大多为偶见种或稀有种,生活型组成以地面芽植物或多年生杂类草居多,水分生态类型以旱生,尤其是中旱生和典型旱生植物居多,区系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东古北极成分和亚洲中部成分较多。群落的高度、盖度、生物量及物种丰富度变化幅度均较大,这些与生境的湿润程度和干扰状况密切关联。长芒草群系划分为7个群丛组,37个群丛。
- 乔鲜果郭柯赵利清王孜刘长成
- 关键词:长芒草物种组成生活型谱植被分类
- 长芒草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氮过程对氮磷添加的协同响应机制
- 快速增加的氮(N)沉降已对人类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畜牧业安全功能的草地生态系统也受到N沉降的威胁。然而,将草地各要素植物、土壤和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开展评估和应...
- 张娇阳
-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氮沉降
- 文献传递
- 长芒草(Stipa bungeana)种子萌发与出苗对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6
- 2019年
- 种子萌发为植物生活史的关键阶段,对植物的定居、群落演替与动态起着决定作用。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的方法,研究长芒草(Stipa bungeana)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水势和温度,以及幼苗出土对沙埋深度和供水的响应。使用光照、温度和湿度自动控制的生长箱,设置光照、黑暗和持续黑暗3个光处理和5个变温处理(5℃:15℃、10℃:20℃、15℃:25℃、20℃:30℃和25℃:35℃)(夜:昼);设置11个水势处理(0、-0.2、-0.4、-0.6、-0.8、-1、-1.2、-1.4、-1.6、-1.8 MPa和-2 MPa)和5个恒温处理(10、15、20、25℃和30℃),研究长芒草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水势和温度的响应。设置6个沙埋深度(0.5、1、1.5、2、3、5 cm)和10个供水处理(2.5、5、7.5、10、15、20 mm和30 mm 7个单次供水处理,2.5、5、7.5 mm/3d 3个多次供水处理),研究长芒草幼苗出土对沙埋和供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光照对长芒草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黑暗与持续黑暗条件下的最终萌发百分率无显著差异。在10:20℃—15:25℃温度范围内,长芒草种子萌发快速且集中,15:25℃为种子萌发最适温度,超过最适温度时,最终萌发百分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水势低于-1 MPa时长芒草种子不能萌发,最终萌发百分率和萌发速率均随水势的降低而降低。当温度达到30℃时,种子基本不能萌发。单次供水条件下,长芒草的最终出苗百分率和出苗速率接近为零;5 mm/3d及7.5 mm/3d供水条件下,最终出苗百分率可达到50%。5 mm/3d及7.5 mm/3d的多次供水与单次供水及2.5 mm/3d的多次供水相比更有利于长芒草出苗。适宜出苗的沙埋深度为0.5—2 cm,沙埋深度超过3 cm时最终出苗百分率和出苗速率均率接近于零。长芒草种子出苗情况随沙埋深度增加而降低,在供水量为7.5 mm/3d,沙埋深度为0.5—2 cm时,出苗最好。降低人为干扰对表层土壤的破坏,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是促进长芒草种子萌发和幼苗
- 孙清琳张瑞红易三桂杨柳李巧燕周继华来利明姜联合郑元润
- 关键词:长芒草水势埋深灌丛化
- 典型草原建群种长芒草(Stipa bungeana)在中国的潜在分布范围预测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以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典型草原的建群种长芒草为研究对象,利用Maxent模型对长芒草在中国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下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对主要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所得到的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areaunder ROC curve,AUC)分别为0.962和0.950,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当前中国长芒草高适宜性分布区主要有5个,分别为黄土高原分布区、泰山-沂蒙山分布区、横断山分布区、藏南谷地分布区及天山分布区。在RCP2.6(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2.6)和RCP8.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8.5)两种气候情景模式下预测得到的2070年长芒草最适宜的潜在分布区有逐渐缩小的趋势。Jackknife检验对主导环境变量的筛选结果显示,影响长芒草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有地形粗糙度指数(terrain roughness index,tri)、9月降水量(precipitation 09,prec09)、气候湿度指数(climatic moisture index,topowi)、2月最高温度(maximum temperature 02,tmax02)、12月降水量(precipitation 12,prec12)和12月平均温度(average temperature 12,tavg12)。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典型草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王百竹朱媛君刘艳书马风云张晓时忠杰杨晓晖
- 关键词:长芒草最大熵模型环境变量生境适宜性
- 黄土高原优势种长芒草繁殖特性的研究
- 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为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典型草原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具重要的饲用和生态价值。但有关长芒草繁殖特性的研究以往报道较少。本论文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生境下长芒草的...
- 张瑞
- 关键词:长芒草繁殖分配种子萌发
- 文献传递
- 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长芒草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6年
- 为研究氮沉降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代谢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模拟大气氮沉降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天然草地进行了氮添加试验,分析了天然草地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叶片氮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响应特征,探讨了长芒草光合生理特性和叶片衰老的影响对氮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氮素添加可显著增加长芒草地上生物量(P<0.05),明显增加其所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显著增加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而对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另外,氮素添加延缓了长芒草叶绿素的降解速率。以上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的大气氮沉降量有利于长芒草光合能力的提高,可以延缓长芒草叶片的衰老。
- 韩炳宏尚振艳袁晓波安卓文海燕李金博傅华牛得草
- 关键词:黄土高原长芒草光合特性叶片衰老
- 黄土高原柠条林与长芒草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的空间变异
- 为了探讨不同降水梯度序列下黄土高原不同草灌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索更优配置的植被种植类型,以黄土高原两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即人工柠条林地与长芒草地为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分析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及土壤机...
- 薛兴权
- 关键词:机械组成柠条林地
- 长芒草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 以黄土高原区草地建群种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为材料,研究了其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发芽对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盐分、含氮化合物、埋深等的响应,自然生境下长芒草土壤种子库及幼苗更新动态以...
- 周芝琴
- 关键词:长芒草休眠发芽干旱胁迫土壤种子库
- 文献传递
-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宁夏长芒草典型草原进行健康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对宁夏长芒草典型草原进行健康评价,试验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宁夏固原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布设监测调查样方,对照为核心区;处理1为外围1、月亮山、南华山;处理2为外围2、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盐池县;处理3为海原县、同心县,测定植被指标和土壤指标。结果表明:对照、处理1为健康草地,处理2为亚健康草地,处理3为不健康草地。
- 胡艳莉李维军刘永进张信姬秀云古晓林
- 关键词:长芒草典型草原
相关作者
- 傅华

- 作品数:172被引量:2,526H指数:3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白沙蒿 黄土高原 围封 高寒草甸 垂穗披碱草
- 牛得草

- 作品数:88被引量:1,11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典型草原 黄土高原 高寒草甸 放牧 植物根系
- 董晓玉

- 作品数:5被引量:156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 研究主题:长芒草 氮磷 生长速率 碳 养分含量
- 于应文

- 作品数:89被引量:84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白三叶 混播草地 草地 物种多样性 草地植物
- 马静芳

- 作品数:25被引量:196H指数:9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伤流液 不同砧木 红地球葡萄 藤稔 藤稔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