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篇“ 间作绿肥“的相关文章
适用于高原地区果园的周年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果园的周年间作绿肥的种植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苦荞麦与光叶紫花苕子作为绿肥植物,并对地块选择、播前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绿肥播种、植株管理及刈割覆盖等多个关键步骤进行了明确规定。该方法能提高...
杨邵鹏高旺盛隋鹏付立波尹梅张奇
浅谈西藏果园间作绿肥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4年
在当前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果园间作绿肥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栽培方式,更是提升土壤肥力、优化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在果园间植入绿肥,可以实现肥料的自然补给,改善土壤结构,同时为果园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微生态系统,有利于病虫害天敌的增殖和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在西藏这一特殊区域,间作绿肥在推进生态果业发展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与必要性。综合分析了西藏利用绿肥进行果园间作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建议,旨在为该地区的生态果园建设与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与策略支持。
张姗姗王文海
关键词:果园绿肥间作土壤肥力
间作绿肥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茶园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园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关键。间作绿肥可以有效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已作为1项生态低碳茶关键技术在茶叶主产区广泛应用。文章通过总结茶园间作绿肥相关研究,系统探讨了间作绿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茶园土壤质量,以及对茶园病虫草害防控的影响,旨在为茶园间作绿肥技术推广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参考。
黄伟红王倩颖钱虹林文超翁雨博张兰毛翼虎李征珍李鑫
关键词:绿肥间作茶园生态系统
间作绿肥对盐碱地土壤改良及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探明间作绿肥对盐碱地土壤改良及种植作物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2021年在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典型中度盐碱地开展为期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青贮玉米单作(CK)、化学改良(脱硫石膏、生物炭、复合肥)+单作(L)、化学改良+间作2行绿肥(LC1,绿肥选用毛叶苕子)、化学改良+间作3行绿肥(LC2)和化学改良+间作4行绿肥(LC3)。结果表明:与L处理相比,LC1、LC2、LC3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34%~4.45%、全氮含量提高了22.46%~33.80%,0~20 cm土壤pH降低了1.00%~2.27%,含盐量降低了17.43%~21.64%,玉米产量显著提高6.76%~8.54%,其中LC2处理改良效果最佳。研究表明,化学改良+间作3行绿肥并翻压还田模式能有效改良盐碱土壤,提升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是较好的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技术模式。
程永钢金辉郑普山孙崇凤姜洪进金江刘鸿宇
关键词:盐碱地绿肥土壤改良土壤特性
香蕉间作绿肥对土壤氮转化及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探明豆科绿肥与香蕉间作下的土壤氮转化及氮代谢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单作香蕉(Mimosa nana)、间作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间作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间作黑麦草(Lolium perenne)4个处理,测定不同时期的土壤养分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香蕉与豆科绿肥间作的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增加了土壤中氮素的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与单作香蕉相比,间种豆科绿肥后,香蕉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及谷氨酰酸合成酶(GS)的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土壤铵态氮、硝态氮与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吕荣婷刘新月伍巧慧龚文坤王蓓蓓
关键词:豆科绿肥香蕉间作氮转化酶活性
有机无机肥配合间作绿肥对云南冰糖橙的效果研究
莫筱墨
梨园间作绿肥作物对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明确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种类对华北平原梨园害虫梨小食心虫Grophalita molesta、苹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以及天敌昆虫食蚜蝇、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草蛉和姬蜂等的消长动态影响。【方法】2019-2020年对河北省晋州市梨园二月兰、披碱草、毛叶苕子、自然生草和清耕5种处理模式下主要害虫及天敌消长动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梨树行间种植绿肥时梨小食心虫和苹小卷叶蛾的发生量大小分别为披碱草<毛叶苕子<自然生草<二月兰<清耕及披碱草<二月兰<自然生草<毛叶苕子<清耕,2种害虫在清耕园发生数量最多。与清耕园相比,绿肥园2种害虫平均发生量分别降低52.41%和33.86%。毛叶苕子处理中绿盲蝽发生量较多。种植绿肥后梨园的食蚜蝇类、瓢虫类、草蛉和寄生蜂类等天敌昆虫数量高于清耕园,尤其是豆科毛叶苕子诱集食蚜蝇、龟纹瓢虫和姬蜂数量最多,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华北平原梨园行间种植绿肥后能够显著减低梨树冠层梨小食心虫和苹小卷叶蛾的数量,但毛叶苕子处理绿盲蝽发生量较大,生产上应在绿盲蝽防治关键期提前防治;绿肥果园食蚜蝇、异色瓢虫、龟纹瓢虫、草蛉和姬蜂等天敌昆虫的数量明显增加,为生态果园绿色果品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冉红凡牛一平马爱红李建成刘忠宽冯伟
关键词:梨园绿肥果园害虫天敌
山地苹果园间作绿肥对土壤及树体生长结果的影响
2024年
从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连续5年在山地苹果园间作绿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山地苹果园内间作毛叶苕子,可使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孔隙度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对照;苹果园树体干周、新梢长度和粗度、株产量、667 m^(2)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王润军卢粉兰
关键词:绿肥土壤树体
一种宽窄行甘蔗间作绿肥的粉垄种植设备及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种植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宽窄行甘蔗间作绿肥的粉垄种植设备及种植方法,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第二连接架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两端的输出轴均固定套接有第三连接架,第三连...
周灵芝劳承英黄渝岚周佳李艳英申章佑王锋韦本辉李素平
不同灌水量下玉米的产量可持续性对间作绿肥的响应被引量:1
2024年
明确间作绿肥对不同灌水量下玉米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对构建节水增效型玉米间作豆科绿肥模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于2018—2022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玉米间作箭筈豌豆(M/V)和单作玉米(SM)2种种植模式,以及玉米地方习惯灌水量(I3:4000 m^(3)hm^(-2))、减量15%(I2:3400 m^(3)hm^(-2))、减量30%(I1:2800 m^(3)hm^(-2))3种灌水水平。研究了间作绿肥对不同灌水量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相对多作物抗性指数、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关键土壤养分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绿肥可在减量15%灌水条件下较单作玉米提高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2019—2022年,间作玉米在减量15%灌水水平下较单作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提高8.7%~16.4%和7.1%~13.4%,籽粒产量提高9.3%~23.6%,同时与间作玉米地方习惯灌水量处理的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间作绿肥使玉米在减量灌水条件下的相对多作物抗性指数均大于0,且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进而降低了减灌条件下产量的变异系数、提高了产量可持续性指数,间作玉米产量变异系数较同一灌水量单作玉米降低77.9%~82.8%、产量可持续性指数提高12.2%~19.9%。玉米间作绿肥可以增加土壤养分,与单作玉米相比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6.4%~15.8%、12.1%~35.6%,土壤速效磷含量在减量15%和减量30%灌水水平下分别增加了19.4%、11.3%,玉米间作绿肥在减量15%灌水水平下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与地方习惯灌水量处理无显著差异,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在2020—2022年,间作玉米在减量15%灌水水平下较单作玉米的纯收益提高了10.5%~34.2%;在2021—2022年产投比提高了7.8%~10.4%,与间作玉米地方习惯灌水量处理无显著差异。间作绿肥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氮、磷养分条件而增强玉米产量可持续性。�
王昀杰樊志龙张刁亮毛守发胡发龙殷文柴强
关键词:间作绿肥玉米

相关作者

张久东
作品数:83被引量:529H指数:15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绿肥 河西绿洲灌区 土壤肥力 玉米 小麦
包兴国
作品数:155被引量:1,443H指数:20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绿肥 河西绿洲灌区 灌漠土 小麦 土壤肥力
殷文
作品数:190被引量:783H指数:19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绿洲灌区 间作 小麦 绿肥
樊志龙
作品数:73被引量:462H指数:1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绿洲灌区 玉米 绿肥 干物质积累 小麦
胡发龙
作品数:180被引量:848H指数:17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绿洲灌区 间作 绿肥 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