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2篇“ 降水入渗“的相关文章
降水入渗对某河道岸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2024年
结合某河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了分析降水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PLAXIS 3D软件对不同条件下(未加固条件和锚杆加固后)边坡的稳定情况进行模拟分析。PLAXIS 3D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降水强度越大入渗深度也相对增大,随着入渗深度的增大,入渗速度将减小;降水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采用锚杆加固后边坡稳定性系数显著提升。
刘菲菲蒋晓艳王启凡安琳琳
关键词:边坡降水数值模拟稳定性
考虑降水入渗和径流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2024年
为研究降雨期间径流和渗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模拟径流、渗透和边坡失稳的情况,同时还额外考虑了融雪和地表草层的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水的渗透会导致有效饱和度和孔隙水压力的增加,降低局部安全系数。沟渠堵塞增加了边坡破坏失稳的风险,溢流是导致边坡失稳的关键因素。(2)与裸露土壤相比,草层有效地阻碍了渗透,边坡破坏规模显著减小,模拟结果证明了草层对边坡具有保护作用。(3)排水系统的施工和维护需进行防堵塞设计,以确保降水引起的所有地表径流可以顺利排出。
付建利路玉恒
关键词:排水系统
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地下水资源量测算技术领域,其中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方法包括步骤:网格化研究区,获取网格单元的水文地理数据信息,根据水文地理数据信息识别网格单元岩溶化程度系数,根...
刘悦忆郑航万文华
华北山前平原区厚包气带次降水入渗补给定量估算
2024年
降水入渗补给定量估算对于区域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入渗补给量通常取决于年内几次集中的降水特性。因而,开展次降水入渗补给机理研究,建立次降水入渗补给量估算方法,有望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入渗补给量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以华北山前平原地下水深埋区为例,利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和河北冉庄水资源实验站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势、地下水补给量和降水量等长序列资料校准Hydrus-1D模型,模拟日降水入渗补给过程,构建具有物理意义的次降水入渗补给事件划分标准,深入研究华北山前平原地下水深埋条件下次降水入渗补给机理,定量估算次降水入渗补给量,建立次降水入渗补给量和次降水量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次降水入渗补给量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次降水入渗补给量与次降水量或次总有效水量(次降水量+前期200 cm土壤储水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决定系数(R^(2))达0.801~0.962;但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次降水量无显著相关关系,这是由于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不能反映降水前期土壤水分条件对补给的影响。因此,在地下水深埋区,不建议利用次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来估算次降水入渗补给量。本研究结果对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刘美英高雅张俊芝沈彦俊沈彦俊李明良吴林
关键词:华北平原灌溉农田HYDRUS-1D模型
北方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补给机制:以羊庄岩溶水系统为例
2024年
为建立北方岩溶区水文地质参数系列,提高岩溶地下水可采资源计算精度,笔者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山东羊庄封闭式泉排型岩溶水系统开展了岩溶水均衡试验研究,积累了40余年的监测试验数据。根据长期野外水均衡要素观测资料,推导出裸露型、半覆盖型和覆盖型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公式,建立了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与降水量P和地下水位埋深D的相关方程,以及可调控的最大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系列,揭示了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与α变化机制。结果表明:α随水位埋深D的改变而改变,每个降水量P段分别对应一个最大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_(max)和最大降水入渗补给量即补给极限G_(max),相应的水位埋深便是最佳水位埋深D_(critical)。D>D_(critical)时,包气带截留量随着水位埋深的增大而增大,α<α_(max);D降水量段对应不同的D_(critical),降水量增大时,对应的α_(max)及D_(critical)也增大。在任意水位埋深时,G_(max)为蓄满产流临界降水量与包气带最大截流量之差。本研究解决了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的关键科学问题,即揭示降水入渗补给机制、建立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降水量和水位埋深的定量关系,提升了我国北方岩溶水资源基础性研究水平。
康凤新郑婷婷冯亚伟徐秋晓刘彬涛王义生王义生
关键词:岩溶水系统
一种土壤中降水入渗量的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土壤中降水入渗量的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土壤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样本组件、水头机构及流出筒,所述样本组件的顶部连接水头机构;连接管,所述样本组件的底...
胡蝶王丽娟王小平沙莎
降水入渗条件下氯盐渍土水盐迁移规律被引量:2
2023年
为探究降水入渗导致氯盐渍土盐分流失问题,以人工配置的不同含盐(氯化钠)量粗粒土和细粒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降水入渗模拟试验装置,获取了14种工况下近500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降水入渗次数、土样粒径与含盐量对土样水盐迁移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降水入渗作用下土体盐分迁移与水分迁移之间的联系,确定了入渗影响深度,揭示了水分与盐分经降水入渗作用后在土柱中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细粒盐渍土,随着降水入渗次数从1~4的增加,其含水率和含盐量的峰值点均明显向下发生移动,盐分将逐渐向土柱中底部积聚;对于粗粒盐渍土,2次降水入渗后,含水率在土柱高度范围内分布较为均匀,且降水入渗次数的继续增加并没有改变这种均匀性,而盐分将随着水分快速向土柱底部积聚;氯盐渍土这种“盐随水走”关系与其易溶于水有关,所以氯盐渍土填料路基应加强防水措施,特别是粗粒土填料,虽然其可压实性优于细粒土,但浸水后溶陷强烈,病害更为严重;一定范围内含盐量的增大不会改变细粒土或粗粒土水盐迁移的整体规律,但会降低土体水盐迁移的速率,与含盐量较低的细粒土相比,含盐量较高的细粒土的水分与盐分峰值点出现深度均滞后5~15 cm;在降水入渗相同条件下,不同含盐量细粒土盐分迁移的相对增大幅度不同,但盐分上升绝对量基本相同,说明不同含盐量细粒土中水分所能携带的盐分是一定的。
张留俊裘友强张发如李雄飞刘军勇
关键词:路基工程氯盐渍土降水入渗含盐量
查干湖流域地下水补给源与降水入渗关系研究
研究发现查干湖水的TDS是427-529mg/L,锶含量在0.32-0.44mg/L,硒含量0.024mg/L,铁含量0.2-0.3mg/L。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得出,补给查干湖的深循环地下水量最大可能到2.0亿立方米/年...
张文卿陈建生鲍新华
关键词:地下水降水入渗
黄土高原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滑坡研究——以甘肃黄土地区为例被引量:5
2023年
黄土高原是中国滑坡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降水是引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黄土包气带厚度大,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黄土滑坡的过程和机理问题长期受到广泛关注。以甘肃黄土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入渗方式多样,受地形地貌、气候和降水类型等因素影响,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滑坡特征之间存在地域性差异。在降水量较小的黄土丘陵区,暴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主要通过落水洞和节理裂隙等宏观优势通道点状短期快速入渗,增大黄土含水率,软化黄土体,降低斜坡稳定性,引发黄土滑坡。在降水量较大的黄土塬、黄土台塬和黄土宽梁区,大气降水、灌溉水主要经由黄土包气带中的孔隙呈面状长期缓慢入渗补给黄土潜水,在丰水年连阴雨可引发群发性黄土滑坡。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降水引发滑坡预警阈值的科学设定具有指导意义。
冯乐涛吴玮江刘兴荣宿星万朝东
关键词:黄土节理裂隙降水入渗包气带滑坡
黄土塬区年降水入渗系数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
2023年
计算年降水入渗系数对水资源量评价与转化十分重要。本文运用传统水位动态法及改进水位动态法分别计算陕西北部黄土塬区的年降水入渗系数,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适宜北方黄土塬区降水入渗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改进的水位动态法计算得出的黄土塬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0.063。根据传统水位动态法计算的黄土塬区降水入渗系数变化范围为0.03~0.16,相较之下偏差更大。两种方法所计算的年降水入渗系数结果均得以验证,然而改进的水位动态法计算黄土塬区的结果更加接近验证值,偏差较小,结果更为准确适宜,可为同类黄土地区水资源量研究提供借鉴。
李惠王帅张培栋宋亚娅
关键词:黄土塬区

相关作者

陈建生
作品数:332被引量:1,350H指数:2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同位素 地下水 同位素示踪 管涌 示踪
罗永清
作品数:41被引量:50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科尔沁沙地 环境因素 土壤 地上生物量 重金属污染
宋献方
作品数:193被引量:1,749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下水 同位素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 降水
何玉惠
作品数:47被引量:51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科尔沁沙地 百合 百合斑驳病毒 对照品 种特异性
赵学勇
作品数:258被引量:4,414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科尔沁沙地 沙漠化 沙质草地 沙漠化过程 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