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051篇“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章
- 芳香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4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并比较芳香推拿疗法与传统推拿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芳香推拿组和传统推拿组,每组36例。两组均采用精油香薰并同时采用精油于头面部及腹部进行推拿操作,芳香推拿组所用精油为改善疲劳精油,传统推拿组所用精油为安慰剂精油。两组患者均每次治疗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FS-14)、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及治疗后患者满意度评价量表评分,观察患者疲劳和其他临床症状的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传统推拿组脱落3例,33例完成观察;芳香推拿组脱落2例,34例完成观察。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S-14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与传统推拿组FS-14评分[(4.42±2.44)分]和中医证候积分[(34.12±7.67)分]比较,芳香推拿组患者FS-14评分[(3.06±2.37)分]和中医证候积分[(28.79±5.62)分]更低(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芳香推拿组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传统推拿组(84.85%,28/33)(P<0.05)。结论芳香推拿治疗与传统推拿治疗皆能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疲劳等临床症状,而芳香推拿疗法较传统推拿疗法疗效更优,且操作简易,患者接受度高。
- 吴双韵付勇刘慧章甜李琳慧章海凤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芳香疗法推拿随机对照研究
- 中医药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现状分析
- 2024年
- 目的:总结并评价中医药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中的结局指标使用现状,为该领域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Wanfang),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中医药治疗NAFLD的RCTs相关文献,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描述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情况。结果: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2537篇,最终纳入78篇。78项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主要分为6类、15种,包括临床疗效评价类指标、肝脏无创检查指标、生化相关指标、人体测量学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安全性指标和其他类。结论:中医药治疗NAFLD的RCTs结局指标的选择存在较多问题,针对复杂疾病的多维度评价应该借鉴国际核心指标集的创建方法,构建符合中医药治疗措施、疗效特色的核心结局指标集。
- 姚伟伟刘可佳吉静赵欣宇程发峰赵静洁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结局指标中医药
- 小儿解表口服液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价小儿解表口服液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计划纳入300例受试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小儿解表口服液,对照组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疗程5 d。比较两组疾病临床痊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加拿大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流感量表(Canadian Acute Respiratory Illness and Flu Scale,CARIF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消失率,退热持续时间,并发症、重症及危重症发生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共纳入临床诊断患儿300例,其中297例进入全分析数据集(Full a⁃nalysis set,FAS),289例进入符合方案数据集(Per protocol set,PPS),297例进入安全性数据集(Safety set,SS)。治疗后,疾病临床痊愈中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回归分析,按0.75的非劣标准,治疗组非劣效于对照组,PPS与FAS分析结论一致;完全退热中位时间,组间比较,FAS/PPS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回归分析,按0.75的非劣标准,治疗组非劣效于对照组;流涕消失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S退热持续时间治疗组6(6~12)h,对照组6(6~7.5)h,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RIF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以及并发症、重症及危重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解表口服液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具有缩短病程作用,疗效非劣于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较好。
- 穆婧雯王雪峰王梅崔振泽王孟清尚莉丽刘英尹庆锋迟磊张秀英沈红岩
- 关键词:儿童流行性感冒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光动力疗法辅助治疗种植体周炎的短期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使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辅助机械性龈下清创(mechanical debridement,MD)治疗种植体周炎(peri-implantitis)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根据2018牙周病新分类标准,纳入临床上诊断为种植体周炎的单颗种植体(单冠修复)患者,治疗前记录种植体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和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以mSBI≥1的位点作为治疗位点。MD组为对照组,仅对治疗位点行机械性龈下清创;PDT组为治疗组,在龈下清创后即刻和治疗后1周,共行两次辅助性光动力治疗。结束治疗后6周、12周复查,检查所纳入患者种植体治疗位点的PD、mSBI和mPLI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5例患者,发生种植体周炎的植体38枚,共计154个治疗位点。PDT组和MD组各纳入20枚和18枚植体,其中PDT组纳入治疗位点共78个,PD≥6 mm的位点共51个,PD<6 mm的位点共27个;对照组纳入治疗位点共76个,PD≥6 mm的位点共53个,PD<6 mm的位点共23个。基线时两组的PD、mSBI和mPLI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6周及12周复查时,两组各临床指标与基线相比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其中PDT组治疗后6周的mSBI显著低于MD组(P<0.05)。在PD≥6 mm的位点中,PDT组的mSBI在治疗后6周、12周复查时均显著低于MD组(P<0.05)。PDT组和MD组在12周复查时达到治疗终点的植体百分比分别为70.00%和55.5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辅助机械清创可以有效治疗种植体周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对改善深种植体周袋(PD≥6 mm)的炎症以及mSBI具有显著疗效。
- 王依玮束蓉谢玉峰钱洁蕾林智恺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
- 吴茱萸穴位贴敷防治糖尿病GLP-1受体激动剂胃肠道反应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024年
- 通过本次实验探索吴茱萸穴位贴敷防治在糖尿病患者 GLP-1 受体激动剂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内分泌科病房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以文献研究为基础设置样本量,根据吴茱萸贴敷治疗防治化疗后呕吐的临床研究为参照,两组在第 7 天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 7.4%、30.4%,设置 α=0.05,β=0.2,根据 PASS15.0 软件,两组间率的差异样本量估算公式,计算所需样本量为 84 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42 例。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吴茱萸贴敷神阙穴防治利拉鲁肽治疗 2 型糖尿病致胃肠道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收集 84 例首次使用利拉鲁肽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 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注射利拉鲁肽前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疗程均为每日1次,每次 7 天。观察胃肠症状评分(GSRS)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结果 经过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GSRS水平显著降低(P<0.05)。此外,在胃肠道反应方面,治疗组患者的出现总发生率也更低(P<0.05)。结论 GLP-1 受体激动剂的运用和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患者的GLP-1 受体激动剂的运用后,会导致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而吴茱萸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用药后胃肠道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卢丽美
- 关键词:糖尿病胃肠道反应
- 输尿管软镜与输尿管硬镜联合拦截网篮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硬镜联合拦截网篮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直径>10 m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92例,随机分入软镜组46例和硬镜组46例,软镜组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硬镜组接受输尿管硬镜联合拦截网篮钬激光碎石术。将两组患者根据肾下极水平线分为上部、下部亚组,比较整体及亚组间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严重并发症和1个月结石清除率、3个月结石清除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整体上软镜组(95.7%)明显高于硬镜组(80.4%);分亚组比较,软镜上部组(96.0%)明显高于硬镜上部组(70.8%),软镜下部组(95.2%)与硬镜下部组(90.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成功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整体及分亚组比较,软镜组均明显长于硬镜组(P均<0.05)。两组严重并发症比较:整体及分亚组比较,软镜组与硬镜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整体上软镜组(84.1%)与硬镜组(6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亚组比较,软镜上部组(83.3%)明显高于硬镜上部组(52.9%),软镜下部组(85.0%)与硬镜下部组(80.0%)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3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整体及分亚组比较,软镜组与硬镜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与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均为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对于肾下极水平以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成功率和1个月结石清除率高于输尿管硬镜联合拦截网篮碎石术,是该部位更优的手术方式。对于肾下极以下的输尿管上段结石,软镜碎石和硬镜联合拦截网篮碎石的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硬镜手术时间更短。
- 韩孝洲赵诚周明眉刘剑新张勇田长海刘旺胡华军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
- 中药头痛立效贴外治偏头痛发作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头痛立效贴外治偏头痛发作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头痛专科及脑病科门诊的偏头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胶囊0.3 g,治疗组将头痛立效贴贴敷于双侧太阳穴,观察4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2 h后头痛消失率、缓解率,治疗前后头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伴随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 h头痛消失率、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伴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伴随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8,P=0.503)。结论头痛立效贴能有效缓解偏头痛,在改善偏头痛的伴随症状方面优于布洛芬胶囊。
- 樊欢欢曹克刚
- 关键词:偏头痛外治法布洛芬胶囊
- 杓会厌襞运动指导无痛胃镜进镜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以杓会厌襞运动为标志指导无痛胃镜进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8月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其中男92例、女108例,年龄18~60岁,BMI 18~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O组),每组100例。C组患者以睫毛反射消失作为胃镜进镜时机;O组患者以胃镜视野下杓会厌襞不运动作为胃镜进镜时机。胃镜操作期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持续维持在40~60。主要观察指标:胃镜操作引发的不良反应(体动反应、呛咳、呃逆、喉痉挛等);次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室后(T_(0))及胃镜进镜(T_(1))、进镜后3 min(T_(2))、进镜后6 min(T_(3))、退镜(T_(4))时的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药镜时间,胃镜操作时间,术中药物追加情况。结果最终纳入192例患者,C组99例、O组9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O组患者麻醉诱导时环泊酚使用量升高(P<0.05);与C组比较,O组患者体动反应、呛咳、呃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点SpO_(2)、HR、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杓会厌襞运动为标志指导无痛胃镜进镜安全、有效,能够降低胃镜操作引起的体动反应、呛咳、呃逆等不良反应。胃镜进镜操作时观察杓会厌襞运动简便易行,其可作为一种客观的进镜时机标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张维亮蒋强陈昱洁苏帆孙轸迟永良
-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
- 滋脾增液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滋脾增液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混合痔术后脾虚气弱证排便困难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滋脾增液方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溶液口服,治疗周期为3周。于用药前及用药14、21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总积分;用药21 d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于术后当天及第3、7、14天,采用计分法评价患者的术后肛门疼痛、创面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1)用药14、21 d后,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用药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第3、7、14天,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水肿、出血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用药7、28 d后,两组患者的PAC-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脾增液方可明显改善混合痔术后脾虚气弱证排便困难患者的排便情况,减轻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奕韵陆宏瞿胤方臣阳杨敏林晖孙健郑德
-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
-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024年
- 探究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内本院收治的50例鼻咽癌患者;利用中央随机化系统的区组随机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方案诱导化疗3周期+同期放化疗)、对照组(25例,GP方案诱导化疗3周期+同期放化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改善的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实验组体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与对照组患者84%(P>0.05);实验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过本次研究对比得出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方案诱导化疗能进一步减轻肿瘤负荷,提高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进而提高总生存率。
- 周平婷罗云秀胡越峰王晨羲王发鹏
- 关键词:诱导化疗晚期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