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篇“ 隐性激励机制“的相关文章
索取制度性增值:政社合作的隐性激励机制——一个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视角被引量:1
2018年
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释放推动政社合作的积极信号,地方政府也逐步拓展政社合作的意愿,政社合作已然是地方治理中的一种制度化行为。作为一个非显性指标和彰显度不高的治理策略,政社合作对地方政府隐性激励机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制度性增值概念的引入,指出地方政府推进政社合作的隐性目标是为索取制度性增值,并为此采取寻求政策支持的策略、调动资源的手段及动员性效率主义技术路径。制度性增值并非所有地方政府都能均衡地得到或有效地分享,取决于不同地方政府对政社合作的制度理解力和实践行动力。
王扩建
关键词:激励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隐性激励机制的构建研究——以湖南A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在激励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以湖南A学院为例,从隐性激励机制的内涵、特征及意义着手,分析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隐性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隐性激励的有效对策。
黎钰林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隐性激励机制——以锦标赛效应为例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和完善,各方面日益成熟,机构投资者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证券市场中最重要、最活跃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证券投资基金在维持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刘元根
关键词:证券市场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激励机制
文献传递
基于工作设计的经营者隐性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工作设计对产出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讨论了在模糊工作偏好条件下,基于工作设计的隐性激励机制。首先梳理了工作设计的相关理论,并用工作的系统性、授权度和自由度来描述工作的复杂性。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具有模糊偏好的工作设计激励模型,并依据模型的结果讨论了工作偏好、工作复杂程度以及工作关联度对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措施。最后,对基于工作设计的激励机制进行了案例分析。
闫森郭瑜桥吴文清
关键词:经营者
集群视角下企业知识型员工隐性激励机制研究
人力资本理念下,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可预期的货币报酬为主要形式的显性激励存在激励的有效边界,隐性激励则可以作为显性激励的不完备替代,它具有激励时间长、激励成本低等优点...
唐继平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成就动机模糊综合评价法
文献传递
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隐性激励机制——基于职业生涯考虑模型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职业生涯考虑模型,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在职业生涯的前期会选择努力工作,树立工作能力强的声誉;而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已经被上级政府了解,晋升无望的地方政府官员没有了工作的动力。领导干部终身制会产生激励不足,而官员的任期制解决了地方政府官员努力不足的问题。
佟健宋小宁
关键词:地方政府官员职业生涯隐性激励机制
隐性激励机制与管理者行为:基于SEM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SEM)模型研究了隐性激励机制对企业管理者行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治理机制中,职位晋升、成就动机和控制权收益是影响管理者行为的几个重要因素,而人才市场的职业声誉对管理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宋言东
关键词:隐性激励机制实证研究
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企业员工隐性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运用已由心理学、教育学扩展到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在企业员工激励中正确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弥补显性激励的不足。本文通过迁移布罗菲和古德的"五步模型",分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循环模型,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立员工隐性激励机制的对策。
刘健唐继平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隐性激励机制
产业集群下经理人隐性激励机制作用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文章认为产业集群内部同类企业较多、企业间交流比较频繁,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经理人市场,这些条件使得经理人的声誉传播更有效、岗位竞争更激烈、业绩的相互比较更容易,从而使得对经理人的隐性激励机制更有效。对此,文章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证明。
杨皎平徐维隆赵宏霞
关键词:产业集群经理人博弈
我国担保企业隐性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年
信用担保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其运行需要有成熟的外部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我国信用担保业发展的时间短,普遍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规范国内担保企业内部管理,首先要解决内部激励机制问题。激励机制中的隐性激励往往是容易被疏忽的激励方式。而在不少担保企业的实践中,有些隐性激励方法不但达不到激励效果反而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A担保公司内部隐性激励调研资料的分析,提出适应目前担保企业内部隐性激励机制问题的对策,以提升担保企业整体质量。
罗建华厍运芳
关键词:激励机制信用担保业内部控制制度高风险行业

相关作者

叶迎
作品数:47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
研究主题:人力资源管理 农民工 经营者 经理人市场 企业经营者
周意
作品数:15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商业银行 博弈 经济学分析 隐性激励机制 无店铺销售
李峰峰
作品数:28被引量:135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化 经济学分析 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宋言东
作品数:31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医患关系 医患 人力资本 隐性激励机制 产权制度
邓大松
作品数:370被引量:4,186H指数:3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新农保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