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05篇“ 雅俗“的相关文章
- 雅俗共赏——李耕古典人物画研究
- 2025年
- 李耕出生于福建莆田仙游,擅长古典人物,尤其擅长仙佛、道释、风俗画题材。一生活跃于民间,以卖画为生,但他的画少有市井的俗气之感,雅俗共赏,画中人物生动有趣,配以诗书颇具文人画之韵味。李耕的古典人物画用笔流畅,充分体现了闽派画家的用线特点。李耕的绘画对闽派绘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陈潇潇
- 关键词:闽派文人气质
- 雅俗审美视角下的陶瓷产品设计创新发展研究
- 2025年
- 陶瓷产品作为中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创新不仅体现了对美的追求,更是时代进步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深入分析了雅俗审美的历史流变,以及儒家、道家、释家对中国陶瓷工艺美学的不同影响,并提出“跨界融合,雅俗并蓄”“强调功能,贴近生活”“文化传承,设计创新”三个方法,探索陶瓷产品如何在雅俗并蓄的理念下,既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为传统陶瓷工艺的活化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林露楠杜立鹏
- 关键词:传统美学陶瓷道家释家
- 元散曲中雅俗英译的翻译美学视角研究
- 2025年
- 以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从审美客体的形式层面和非形式层面出发,对元散曲中雅俗的不同英译版本进行审美阐释。在形式层面,译者可以通过直译、意译、发挥英语优势等调节策略,体现散曲雅俗风格的自然之美、韵律之美和建筑之美。在非形式层面,通过意境重构、情感调节的方式达到大俗大雅之美,从而克服元散曲英译时因无法处理雅俗特色而产生的传播障碍,实现元散曲英译中雅俗风格的审美重现。
- 朱学明
- 关键词:元散曲雅俗英译翻译美学
- 雅俗之辨 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鲁迅和张恨水
- 本书首次对鲁迅和张恨水做了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打通研究,通过比较与阐释他们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文学道路、创作观念、小说人物、行文风格等,辨析以他们二人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在现代与传统视域下的雅与俗、新与旧,发...
- (韩)薛熹祯作
- 戏曲雅俗之辨与当代传承困境反思 从秦腔“安万现象”说起
- 2025年
- 在戏曲艺术的漫长发展历程中,雅俗之辨始终是一个关键话题。而近年来,秦腔领域出现的“安万现象”,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弓丨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戏曲雅俗标准以及戏曲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这一现象不仅为我们探讨戏曲的本质与未来走向提供了独特视角,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戏曲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与价值。
- 李晔飞
- 关键词:雅俗之辨秦腔戏曲当代传承
- 雅俗兼采 粲然有序——论南朝梁萧衍元会仪式用乐改革
- 2025年
- 元会,又名正旦、元正、三朝之会;是在元(正)旦这一天所举行的盛大仪式,元旦代表了一年的起首、四季的开始、一月的开端,这个时机下皇帝朝会群臣,彰显君王至高无上权威的同时也是紧密君臣关系的重要契机。元会礼仪周代便设立,其礼节相当烦琐,西汉叔孙通结合先秦时期的礼制,重新制定元会仪式;曹魏时期依然遵循汉代旧制,直至西晋时期,元会仪式在晋武帝的改制和调整下趋于完善,呈现出规范化的面貌。
- 李焊男
- 关键词:曹魏时期叔孙通晋武帝君臣关系
- 刘熙载《艺概》“雅俗”观研究
- 刘熙载《艺概》是晚清贵族崇雅风尚的代表著作,其美学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雅俗”上,可以归纳为“崇雅容俗”。“雅俗”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主要的概念,其内涵因特定的时代背景而不断发生着改变,但是雅俗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因此《...
- 李蓉蓉
- 关键词:刘熙载《艺概》雅俗
- 雅俗之间:苏轼饮食赋的经典构建
- 2024年
- 苏轼的饮食赋写作祖述《诗》《骚》,导源于俳辞,将《楚辞》的高洁旨趣与俳辞的幽默诙谐寓于一身,体现了有意变革的文学主张,使赋体完成了由娱神,到娱人,再到娱己的功用。苏轼以全部生命体验投入,在审美取向与情志追求上打破雅与俗的边界,克服内在情志的对立冲突,不再刻意强调赋体书写对象的雅俗性质,而是以平和的心态,以审美的态度书写日常生活。可以说,苏轼对雅俗关系的思考递嬗过程也是逐渐实现自我的人格养成过程。苏轼的饮食赋不是简单的“游戏文字”,而是奠定了一种经典范式,对后世有开创之功。
- 王祖琪
- 关键词:雅俗
- 雅俗共赏:滑稽戏的艺术魅力
- 2024年
- 早在20世纪30年代,海派文化就已从吴越文化和欧美风尚的融合中出现,是当时上海“兼容”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在海派文化体系当中,滑稽戏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合了地方特色和喜剧文化,在西方喜剧的影响下,涌现出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剧目作品。时至今日,滑稽戏的发展已有百余年,凭借对各地方言的模仿并结合了戏曲舞台的搞笑风格而逐渐被江浙沪一带民众所接受,除沪剧之外,滑稽戏可以说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剧种,并逐渐流行至江苏和浙江等地。
- 史振华
- 关键词:滑稽戏海派文化吴越文化江浙沪雅俗共赏艺术魅力
- 新发现《雅俗通音》手稿本音系研究
- 2024年
- 《雅俗通音》是最近新发现的一部漳州地区的方言韵书。《雅俗通音》有18个声母,86个韵母和7个调类。《雅俗通音》与《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声母和声调基本相同,韵母则比《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少了2个字母、3个韵母,即糜[uei/uei?]和牛[lu],但比《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则多了4个韵母,即爻[au?]、惊[ia]、光[ui]、姆[m?]。《雅俗通音》的方言基础是清代末年漳州府漳浦县的方言音系。
- 马重奇叶晓芳
- 关键词:共时比较音系性质
相关作者
- 申明秀

- 作品数:54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泰州学院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世情小说 雅俗 儒道释 明清世情小说 劝世
- 邓伟

- 作品数:94被引量:11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文学语言 白话 雅俗 清末民初 欧化
- 谭玉龙

- 作品数:48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美学精神 美学 雅俗观 天人合一 蜀学
- 张艳

- 作品数:96被引量:59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碳排放 元代 雅俗 低碳城市
- 范伯群

- 作品数:75被引量:3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通俗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通俗小说 鸳鸯蝴蝶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