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53篇“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相关文章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双轨制”转型的法律构造
2024年
在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场化配置改革的过程中,基于内外有别的集体建设用地配置逻辑,应当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社会成员予以区别对待:对于面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成员的生产、生活需要的集体建设用地配置,有必要以社员权为依归,并辅之以适度的行政介人和审批管理;对于面向非集体成员的集体建设用地配置,应有条件与国有建设用地适用相同的规则,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场上同等人交易,使场起决定性作用。
靳相木王永梅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市场化配置法律构造国有建设用地社员权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探讨
2024年
场化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和激发乡村活力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在最近几年中,随着土地管理制度的持续改革,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经历了众多的新的变革,主要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隐形入市、探索入市、深化改革和授权入市。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种新的入市模式,包括综合类用地模式、异地调整入市模式、集体土地整备中心入市模式等。尽管如此,场进入与土地征用之间的矛盾、不健全的收益分配机制,以及缺少全面的场进入配套规划等多个问题依然存在,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包括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导致农民的利益受损,政府管理的缺失导致土地场的失灵,以及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违法的成本过低。为了推动我国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健康地进入市场,应该实施一系列的策略,这包括整体规划入市、土地征收、规范化的收益分配流程,以及加快完善与乡村相关的配套规划工作。
朱美玲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县域场活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进入视角
2024年
研究目的:基于企业进入视角,关注推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建设的作用效果,系统考察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对县域场活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工商企业注册和土地出让微观数据集与县域经济数据结合,基于因果推断的反事实框架,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进行政策效果检验并进行机制分析。研究结果:(1)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显著提升了县域场活力,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2)改革通过作用于供地规模与供地价格,对政府规制产生了弱化效应,推动了土地要素场化配置,对工业与商住用地价格偏移具有矫正效应;(3)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形成效能提升,增强场活力。研究结论:深化土地要素的场化配置,进一步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范围,完善集体土地入市流程和场化交易机制,增强土地要素场提振县域场活力的支撑作用。
李超周玉龙张珂涵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城乡融合
“冲击”还是“补充”: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2024年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打破了土地一级场的垄断,切实提高了农村集体收入,不过也引起人们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因此,厘清和验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影响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正是基于此视角,借助SCP分析范式,构建了“场结构—场行为—场绩效”理论框架解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机制,并借助DID模型评估了部分试点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确有一定的负向冲击效应,但不显著,考虑到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经安慰剂检验后,研究结果依旧稳健;(2)2005年广东省的入市先例并未造成其他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形成入市政策的预期效应;(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冲击受入市规模和入市比例的制约。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把握集体土地入市节奏,增强地方债务透明度,实时监测地方债务规模与财政能力适配度,强化地方土地财政隐性风险防范能力,尤其是土地财政依赖性较强的地区,积极拓宽和多元化政府收入渠道,促进地方土地财政转型,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黄海燕李景刚孙传谆
关键词:土地财政双重差分模型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双轨制"转型构造与耦合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运用"双轨制"转型这一分析框架考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场化配置改革。研究发现,基于内外有别的集体建设用地配置逻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应当采取"双轨制"转型策略,在不触动原有的集体建设用地供地许可制度的前提下,从允许经营性用途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开始,让场化配置和行政方式配置并行,先由行政方式在集体建设用地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再逐步由场化配置取得主导地位。原有的集体建设用地供地许可制度是面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成员使用本集体建设用地的特惠性制度安排,属于行政方式配置土地的范畴,而新引进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则是面向各类场主体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普惠性制度安排,代表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双轨制"转型的方向。集体建设用地供地许可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静态结构上交织嵌套、在功能适用上重叠竞争、在动态演进中双向耦合,推动着"双轨制"转型过程中二者此消彼长和主辅易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要防止"假入市,真许可",遵循"缩面、限权、公开和赋能"四个原则,与集体建设用地供地许可制度改革联动,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双轨制"转型。
靳相木王永梅
关键词:市场化配置集体建设用地
基于用途与级别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2024年
将影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其中外部影响因素分为政府影响因素和集体影响因素,政府影响因素反映政府对增值收益的贡献,集体影响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反映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以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过程数据为基础,计算影响因素分值,建立增值收益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依据政府、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测算分用途、分级别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不同级别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有较大差异,政府分配比例随级别的降低而减少,集体分配比例则随级别的降低而增加,每降低一个级别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仓储业用地,政府分配比例平均分别减少2.66%、2.34%,集体分配比例则平均分别增加2.66%、2.34%;政府在商业服务业用地增值收益中的平均分配比例为31.58%,远高于在工矿仓储业用地增值收益中23.68%的平均分配比例。
袁晨光王令超宋艳华王自威王磊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影响因素
晋中寿阳县农村零散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研究
2023年
现行的土地制度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不适应的问题逐渐明显,推动农村零散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寿阳县为例,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通过合理高效配置寿阳县土地资源,推动寿阳县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场化进程。零散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重新组合后入市,将原来农村建设的一些不规范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加以解决。同时,通过完善集体建设用地场交易规则,将集体建设用地纳入统一的信息化平台进行公开交易,可以实现城乡土地均等入市,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高靖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如何影响国有建设用地场?——基于机器学习的新证据被引量:12
2023年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场是当前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使用机器学习与合成双重差分等方法,借助2007~2018年中国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数据,研究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显著减少了国有建设用地的土地出让金,其原因在于改革提升了集体和国有土地的替代性,因而降低了国有建设用地的出让面积,但是未显著影响国有建设用地的单位价格。结合理论分析,上述结果说明该改革并未显著改变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场结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该改革对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金的影响大于集体建设用地。以上结论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国有建设用地场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场提供了政策启示。
闫昊生王剑飞孙久文
关键词:建设用地市场结构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范围扩展研究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2019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通过的《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
代黎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财产属性法律规制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我国农民收入影响研究
2022年
“放活经营权”是“三权”分置制度的关键,集体建设用地是“放活经营权”的主要对象。而现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安排,降低“三权”分置制度的改革效果,对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产生消极影响。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观察我国国有建设用地数量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的关系,分析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此来论证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分析证明:我国建设用地面积与我国农民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面积与我国农民收入存在负相关关系。由此得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允许非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异地调整入市,开拓农民财产性收入获取途径。
李雪李长春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农民收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相关作者

付光辉
作品数:103被引量:61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整理 生态风险评价 区域土地整理 城乡统筹 演化博弈
李杰
作品数:25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视域 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经济 实证分析 农村
刘芳
作品数:336被引量:2,870H指数:23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
研究主题:进化算法 遗传算法 克隆选择 神经网络 免疫算法
靳相木
作品数:123被引量:1,366H指数:2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制度 物权 实证分析 农业产业化 三权
陈美球
作品数:373被引量:4,238H指数:3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农户 耕地保护 生态 耕种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