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3篇“ 静脉穿刺法“的相关文章
改良静脉穿刺在肾内水肿穿刺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改良静脉穿刺在肾内水肿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接受传统静脉穿刺的35例肾内水肿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接受改良静脉穿刺的35例肾内水肿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静脉穿刺操作时间及一次性穿刺率、疼痛程度、穿刺过程中的舒适度主观感受,并记录相关不良事件(针脱落、渗液、血肿、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而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控制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治疗过程中的异物感、活动度、恐惧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渗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针脱落、血肿、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静脉穿刺更适合肾内水肿患者治疗需求,操作更安全,有利于保护血管,降低静脉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提高其舒适性。
甄洁洁余翠莹叶宝仪
关键词:静脉穿刺
离心式静脉穿刺采血对血细胞分析及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离心式静脉穿刺采血对血细胞分析和凝血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方采用自身对照,将4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组均采用常规静脉穿刺和离心式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分别扎与不扎止血带采集血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和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1)"常规"扎与不扎止血带采血,对白细胞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扎与不扎止血带采血,对检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进针方不扎止血带采血,对白细胞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 "扎止血带采血,对检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常规"扎与不扎止血带采血,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离心"扎与不扎止血带采血,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不扎止血带采血,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离心"采血对止血带依赖小,可缩短采血时间,避免止血带使用对血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
张翀旎黄闻张世锟熊欢胡慧
关键词:静脉采血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
改良式静脉穿刺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改良式静脉穿刺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入组患者总计420例,均为我院急诊输液室输液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原则将其等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接受改良式静脉穿刺操作,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穿刺操作,比较两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改良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静脉穿刺技术可明显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崔盈盈朱明霞
关键词:改良式静脉穿刺法急诊输液室
改良式手背静脉穿刺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改良手背静脉穿刺,以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血管损伤、减轻疼痛。方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新入院需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左右手自身对照,将每位患者的左手和右手随机按传统的握拳式手背静脉穿刺或者改良式手背静脉穿刺进行穿刺。比较两种静脉穿刺的效果。结果两种静脉穿刺的回血时间、淤血数、外渗数、静脉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式手背静脉穿刺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外渗、减少患者痛苦,为临床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穿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值得临床推广。
汤娟温莹浩刘爱莲陈静
关键词:手背静脉穿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
改良静脉穿刺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松拳手背静脉穿刺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将医院核医学科接受99锝TC亚甲基二膦酸注射液(云克)静脉注射治疗的清醒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手背静脉采用松拳进针,对照组采用握拳进针。观察2种静脉穿刺是否一次性成功、漏针情况,并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3]评估患者对疼痛的反应。结果经观察,观察组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漏针率为6.3%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穿刺时患者所感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拳手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高,漏针率低,疼痛感轻,是一种可推广于临床的静脉穿刺好方
周明芳
关键词:握拳法手背静脉穿刺
改良静脉穿刺在老年中度水肿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静脉穿刺在老年中度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将240例老年中度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静脉穿刺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穿刺穿刺,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浅静脉充盈程度及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静脉穿刺用于老年中度水肿患者能够提高静脉显露充盈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轻穿刺痛苦以及降低穿刺并发症发生率。
巩云霞
关键词:水肿老年
左手食指前压静脉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左手食指前压静脉穿刺对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的效果,方:将2010年5月013年9月就诊需静脉输液患儿1100例,按就诊号尾数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50例,对照组按基础护理操作静脉穿刺,实验组...
张金芬林俊李媛谭翠恩石颖盘小红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满意度
文献传递
静脉穿刺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方: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病房的102例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三指定位进行股静脉采血,观察组患儿采用体表定位进行股静脉采血,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采血方所需要的时间及穿刺的成功率。结果:102例新生儿中有85.29%的患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其余患儿因其他原因需要进行第二次穿刺采血,第二次穿刺采血的患儿均成功。观察组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穿刺时间在5 min以内的患儿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穿刺定位简单,穿刺后其针头易于固定,方便进行采血,穿刺的成功率高,股静脉穿刺是直接、有效、快速、可行的静脉穿刺,是新生儿采血的有效方之一,值得在新生儿病房及儿科中广泛应用。
覃应莲
关键词:股静脉采血法新生儿穿刺
改良颈外静脉穿刺在急诊病人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两种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求一种更有效、更快捷、更安全的静脉输液途径。方:随机抽取2010~2014年急诊抢救室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常规颈外静脉穿刺的45例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采用负压逆向颈外静脉穿刺的50例患者设为改良组,回顾性比较两组颈外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结果:改良组的穿刺成功率(94%)远远超过常规组穿刺成功率(7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颈外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苏家荣
关键词:颈外静脉穿刺危重病人急救
颈内静脉置管与动—静脉穿刺在肝衰竭血浆置换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对比颈内静脉置管与动-静脉穿刺在肝衰竭血浆置换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差异,探讨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适宜的血管通路,为保证血浆置换治疗效果,降低血管通路并发症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 ...
颜丽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动静脉穿刺肝衰竭血浆置换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林俊
作品数:53被引量:31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临床疗效 健康教育 老年人 医院管理
李媛
作品数:11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疗效 静脉穿刺法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肺结核咯血 胸穿抽液
张金芬
作品数:17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 健康教育路径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刘媛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裸鼠 静脉穿刺法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MIR-221 血浆
潘守清
作品数:11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静脉穿刺法 右颈内 瑞芬太尼 喉罩 丙泊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