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5 篇“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的相关文章
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被引量:2 2003年 探讨非 体外循环 心脏跳动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的适应症和手术 方法,并报告54例非 体外循环 下 的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 方法是在静脉和吸入复合全麻及常温下 进行,54例患者中采用胸部正中切口46例、左前外小切口6例、右前外小切口2例.单支病变8例,双支病变4例,三支病变42例,左主干病变4例.本组54例患者总搭桥 168支,平均搭桥 3.17支,其中左乳内动脉 搭桥 43例,右乳内动脉 搭桥 2例,双乳内动脉 搭桥 9例,全动脉 化搭桥 17例,桡动脉 搭桥 7例,急诊搭桥 2例,同时行左心室室壁瘤缝扎术 1例.全组无手术 死亡,平均手术 时间189min,平均带气管插管时间为术 后5.5h,43例患者(81%)未输血.无围术 期心梗,术 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有缓解或消失.本文结论是非 体外循环 心脏跳动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安全、可行,手术 适应症广,特别适合老年及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并可减少手术 创伤及体外循环 的并发症,可减少输血或不输血,缩短在ICU的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 王东进 曹彬 贾朝相 陈保俊 魏静义 张青海 王文公关键词: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复合全麻 微创外科 心脏外科 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姬尚义 计乐群 陈长春 王小雷 沈宗林 王志伟 谭敏 该院于2000年初采用新的心肌局部稳定技术 ,在心脏跳动下 进行搭桥 手术 ,并成功的独立的开展了18例,在华南地区开展最早,例数最多,成功率最高,这18例病人术 后恢复都很好,心排出量由术 前的3.5 L/min上升到术 后的5.2...关键词: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 室护理配合在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手术 室护理配合在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手术 室护理配合。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手术 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切口裂口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 后30 min,两组舒张压、心率指标均优于术 前30 min(P<0.01),且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进行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治疗期间,接受手术 室护理配合,可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降低切口裂口率,避免血流动力学指标出现大幅度改变。 王媛 王伟鑫 申玲玲 刘雪霞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配合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成功率 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的临床疗效分析2024年 目的探讨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进行冠状动脉 搭桥 手术 冠心病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1例。观察不同方式手术 对患者心肌、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术 前,两组患者cTnⅠ、CK-MB水平无差异(P>0.05);术 后24h,两组患者的cTnⅠ、CK-MB水平高于术 前,试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 后24h,试验组C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LVSP、LVSWⅠ、RVSWⅠ水平低于术 前,试验组LVSWⅠ及RVSW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小于对照组(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年发现两组患者在心力衰竭、胸闷和心绞痛、再次PCI及再发心肌梗死发面无差异(P>0.05),试验组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治疗CHD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心肌损伤,同时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蒋磊关键词:冠心病 动脉搭桥术 心肌损伤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行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4年 目的:评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行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1年5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收治的298例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不合并糖尿病组(A组,193例)、合并糖尿病组(B组,105例)。两组均经围术 期常规治疗,并行OPCABG。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手术 前后两组凝血功能;比较两组围术 期一般情况及术 后并发症、二次插管率、二次开胸率及病死率。结果:B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病史占比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心肌梗死病史、心力衰竭病史、脑血管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 前后D-二聚体(D-D)水平、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长于A组(P<0.05);两组手术 时间、搭桥 吻合口数量、使用球囊反搏、术 后24 h引流量、术 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部感染率高于A组(P<0.05);两组术 后脑卒中、心律失常、切口愈合不良、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 后二次插管率、二次开胸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合并糖尿病可能延长冠心病病人住院时间、增加肺部感染风险,但并未导致OPCABG围术 期相关风险增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经科学地控制病情后,仍可安全地进行OPCABG。 孟祥宽 王丕杉 金琪琳 王坡 房磊 曹向戎关键词:冠心病 糖尿病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在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中的应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冠心病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外六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 的患者资料。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238例为对照组,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226例为ERAS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术 的方法。ERAS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和增加了ERAS措施。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手术 组手术 ,均采用体外循环 下 行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 后采用相同的气管插管拔除标准、胸腔引流管拔除标准、转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标准及出院标准。主要观察指标为术 后住院时间。次要观察指标为相关时间、术 后相关并发症、二次入院发生率和总治疗费用。相关时间包括术 前停药时间、带气管插管时间、下 床时间、带引流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术 后并发症包括术 后二次开胸、二次插管、肺感染、气管切开、需要外科处理的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胸部切口愈合困难或感染以及二次入院。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3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 患者术 后住院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搭桥 支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 前停药时间、带引流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在带气管插管时间、下 床时间、术 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 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二次开胸、二次插管、肺感染、气管切开、需要外科处理的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胸部切口愈合困难或感染和二次入院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治疗费用ERAS组低于对照� 梁少杰 席雷 董素素 林飞 李树杰 吴杰 潘腾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接受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接受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的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的26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萧氏双C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评分及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心活动、技能以及自我效能总评分均提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F-36各项目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提高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减少患者负面情绪上具有优势,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王敏 王丽 许海双 梁燕 黄功成 刘海 郝爽关键词:萧氏双C护理模式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心病 负面情绪 自我效能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心脏术 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对患者的预后及恢复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 王子尧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肾损伤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治疗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观察2022年 目的:探讨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治疗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行OPCAB治疗,对照组行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比较两组手术 情况、围手术 期心肌和肾损伤指标、手术 并发症和随访终点事件。结果:观察组手术 用时、术 后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 后24 h两组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tide,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 isoenzyme,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术 前(P<0.05),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 后7 d两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均高于术 前(P<0.05),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两组切口感染、胸腔积液、房颤、心力衰竭、脑卒中、精神障碍、再次住院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治疗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能缩短手术 时间,减轻心肌损伤和肾损伤,利于术 后康复。 陈海全 马治欣 李晓燕关键词:冠心病 三支病变 高龄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个体护理方案在行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个体护理方案对行非 体外循环 下 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的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OPCAB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入对照组或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患者则实施个体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进入手术 室后,对照组的心率快于术 前(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术 前升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术 前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上述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对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个体护理方案,有助于维持其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且可以更好地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护理满意率。 汪萍 彭文成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