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9篇“ 预混人胰岛素“的相关文章
应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预混胰岛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并不能完美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本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老年预混胰岛素30R应用者血糖波动的特点,为更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内分泌科门诊HbA1c≤7.0%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102例,治疗方案为单用预混胰岛素30R、合并使用二甲双胍和(或)α-糖苷酶抑制剂(AGI)。安装72 h动态血糖监测,并录入口统计学、既往病史、胰岛素剂量等数据,分析血糖波动特点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一步分析血糖波动大者的危险因。结果 (1)102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71.4±8.0)岁,HbA1c(6.5±0.4)%, C肽(1.6±1.0)ng/mL, 2 hC肽(4.2±3.2)ng/mL。(2)血糖波动特点:平均血糖波动(MAGE)(4.08±1.83)mmol/L,血糖标准差(SDBG)(1.68±0.69)mmol/L,日间血糖波动(MODD)(1.69±0.83)mmol/L,最大血糖波动(LAGE)(6.95±2.54)mmol/L,有36例发生低血糖(35.3%),与无低血糖患者比较,发生低血糖患者AGI应用较少(P<0.05)。(3)高MAGE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较低,餐后血糖较高,2hC肽/空腹C肽比值较高,AGI应用较少(P均<0.05)。(4)MAGE与餐后血糖、 2hC肽/空腹C肽比值呈正相关(r=0.246、 0.200,P<0.05),与AGI呈负相关(r=-0.273,P<0.05)。(5)2hC肽/空腹C肽比值和AGI是血糖波动较大的影响因。结论 应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在HbA1c达标情况下,仍有较高的血糖波动以及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波动大与BMI低、餐后血糖高、 2hC肽/空腹C肽比值较高、 AGI应用较少有关。
伊娜冯强邱婕萸真徐媛媛楼旭丹陶晓明蒋翠萍
关键词:老年动态血糖监测预混胰岛素血糖波动
短期胰岛素泵与预混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3年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治疗中,短期胰岛素泵和预混胰岛素的使用均为常用治疗措施,文章主要对以上两种药物的具体运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抽取研究样本,确定对象为2型糖尿病,样本数量抽选60例,针对患者实施分组处理,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观察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血糖水平上,两组差异显著(P<0.05)。从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应用量以及低血糖情况来看,观察组更少(P<0.05)。结论 胰岛素泵的使用,降糖效果好,且平稳,可以降低胰岛素的实际应用量,同时能够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刘焱
关键词:预混人胰岛素初诊2型糖尿病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与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比较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与预混胰岛素起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江西省南昌县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38例,依据随机抽样的分配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6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常规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素使用量、体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91%(χ^(2)=14.969,P=0.000)。治疗16周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大于常规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常规组(P<0.01)。治疗16周后,2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49%,低于常规组的28.99%(χ^(2)=4.259,P=0.039)。结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效果优于预混胰岛素,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李雪鹏
关键词:肺结核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人胰岛素血糖指标
预混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改用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或门冬胰岛素70/30的比较
目的:主要终点是在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30R治疗而血糖仍然控制不佳(Hb A1c在7%~1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改用每日两次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与改用每日两次门冬胰岛素70/30治疗24周Hb A1c变...
徐咏平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预混人胰岛素30R血糖控制不佳甘精胰岛素
动态血糖监测评估预混胰岛素低血糖的特点及危险因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30R应用中低血糖的发生规律及其相关因,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内分泌科门诊使用预混胰岛素30R、HbA1c≤9. 0%且已稳定治疗3个月以上的T2DM患者145例,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低血糖发生的时间规律、组间低血糖差异及低血糖发生特点。Logistic回归分析各特定时段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结果 2 d观察期内,有41例(28. 3%)出现低血糖65次,平均0. 22次/(·天),发生次数最多的时间段依次为0:00~1:00(12次)、2:00~3:00(8次)、1:00~2:00(7次)和10:00~11:00(6次)。胰岛素单用组低血糖发生率42. 9%(15/35),胰岛素+二甲双胍组25. 0%(7/28),胰岛素+α^-糖苷酶抑制剂(AGI)组33. 3%(13/39),胰岛素+二甲双胍+AGI组14. 0%(6/43)。与无低血糖患者比较,发生低血糖患者的年龄较小,FPG较低,二甲双胍用量少(P<0. 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和AGI是全天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AGI是午餐前低血糖发生的独立影响因;而年龄、二甲双胍是凌晨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结论应用预混胰岛素30R的T2DM患者需加强凌晨及午餐前的血糖监测。C-P低者更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AGI和二甲双胍对于低血糖的保护作用体现于不同时间段。
陶晓明黄宇新蒋翠萍邱婕萸真冯强谭雯孙华陈芳顾芹孙皎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预混胰岛素低血糖
餐前不同时间间隔注射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影响的多中心开放性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注射精蛋白重组胰岛素注射液(预混M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12月入组的1437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自身为对照,第1天餐前30 min注射预混胰岛素,第2天餐前15 min注射预混胰岛素,第3天餐前5 min注射预混胰岛素。比较患者3 d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不同注射时间血糖控制、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对注射时间要求不严,餐前30 min内不同时间注射效果一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吴玉文
关键词:预混人胰岛素2型糖尿病
预混胰岛素转换为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选择103例应用胰岛素30R联合或不联合口服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T_2DM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16周,观察转换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体质量指数、胰岛素使用量,采用调查问卷比较转换前后满意度。结果治疗16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1),Hb A1c<7%的达标率61. 45%,治疗期间无严重低血糖发生,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下降(P <0. 05),胰岛素使用量明显减少(P <0. 01),调查治疗满意度明显改善(P <0. 01)。结论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减少胰岛素用量,治疗满意度高。
时艺珊王晓蕾鞠巍
关键词:预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与预混胰岛素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Meta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BIAsp 30)与预混胰岛素治疗中国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3月的文献,纳入BIAsp 30与预混胰岛素治疗中国T2DM患者,治疗时长至少12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9项RCTs共13682例中国T2DM患者。BIAsp 30与预混胰岛素治疗后HbA_1c较基线下降幅度更大(10RCTs,n=596,MD-0.73,95%CI-1.01^-0.45,I^2=79%),随访结束时HbA_1c水平更低(153RCTs,n=12178,MD-0.44,95%CI-0.51^-0.38,I^2=92%),HbA_1c达标率更高(7RCTs,n=917,RR1.09,95%CI 1.02~1.18,I^2=13%)。BIAsp 30组治疗后FPG及2hPG均低于预混胰岛素组。BIAsp 30较预混胰岛素具有更低的低血糖发生风险(总体低血糖:94RCTs,n=7317,RR0.37,95%CI0.33~0.42,I^2=0%;严重低血糖:14RCTs,n=1498,RR0.24,95%CI 0.14~0.42,I^2=0%;夜间低血糖:17RCTs,n=1253,RR0.20,95%CI0.11~0.36,I^2=0%),胰岛素日剂量(按天计算)较预混胰岛素组更少。两组治疗后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Meta分析中的一些终点,观察到一定程度的异质性。结论对于中国T2DM患者,与预混胰岛素相比,BIAsp 30可更好地改善血糖控制,且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
张雪莲崔玲罗斌杨文英
关键词:预混人胰岛素META分析
预混门冬胰岛素50与预混胰岛素50R起始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预混门冬胰岛素50和预混胰岛素50R起始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50R,观察组给予预混门冬胰岛素5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2 h PBG、FBG与Hb Alc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的2 h P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FBG、Hb 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预混胰岛素50R相比,预混门冬胰岛素50更适用于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并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贾凯妮张飞龙刘军昌李立娟刘海蓉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预混人胰岛素
瑞格列奈联合地特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在中国应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日期从建馆至2016年2月;关键词为瑞格列奈、地特胰岛素预混胰岛素、诺和龙、诺和平、诺和灵、repaglinide、insulin detemir、premixed insulin、novolin30R等。由两位检索员分别检索,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文献经文献质量评价以及提取资料后,采用Rev Man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175篇文献,评估后纳入7个RCT,合计430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瑞格列奈联合地特胰岛素组与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组相比,空腹血糖[SMD=-0.10,95%CI(-0.30,0.09),P=0.29];餐后2小时血糖[SMD=-0.11,95%CI(-0.30,0.08),P=0.294];糖化血红蛋白[SMD=-0.11,95%CI(-0.32,0.10),P=0.31]无统计学意义。低血糖发生率[OR=0.28,95%CI(0.14,0.56),P=0.0003],说明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组。结论:瑞格列联合地特胰岛素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效,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瑞格列奈联合地特胰岛素安全性更高。
侯雨邓春颖于勤
关键词:瑞格列奈地特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2型糖尿病META分析

相关作者

郝宏铮
作品数:23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餐后低血糖 预混人胰岛素
杨文英
作品数:490被引量:7,416H指数:46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于世家
作品数:202被引量:970H指数:17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世家 木丹颗粒
雷闽湘
作品数:229被引量:88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罗格列酮 2型糖尿病患者
李玉秀
作品数:163被引量:65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