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9篇“ 骨代谢紊乱“的相关文章
- 淫羊藿苷通过caveolin-1/Hippo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改善骨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
- 2025年
- 该实验以“肾藏精主骨生髓”为指导,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通过小窝蛋白(caveolin-1,Cav1)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机制,旨在为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取4周龄SD雌性大鼠原代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物CD29、CD90、CD11b、CD45表达;成骨成脂分化检测分化潜能。CCK-8检测ICA对细胞活性影响;茜素红染色验证ICA对矿化结节形成影响。慢病毒沉默Cav1构建稳转细胞株。茜素红染色观察沉默Cav1对成骨分化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av1、Hippo/TAZ、成骨指标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通过全骨髓贴壁法成功获取原代细胞,阳性表达大鼠BMSCs表面标志物,具有成骨成脂多向分化潜能。CCK-8结果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1×10^(-7)mol·L^(-1)为ICA最佳干预浓度(P<0.05)。成骨诱导分化过程中,ICA抑制Cav1表达(P<0.05),促进TAZ表达(P<0.05)。茜素红染色证明沉默Cav1明显促进BMSCs成骨分化;ICA干预后TAZ表达激活,成骨指标ALP、RUNX2表达升高。综上所述,沉默Cav1显著促进BMSCs成骨分化,ICA通过抑制Cav1调控Hippo/TAZ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
- 韩一旦张海凤许云腾钟玉环王晓宁俞允严媛丽王珊珊李西海
- 关键词:淫羊藿苷成骨分化CAVEOLIN-1
- 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 2024年
- 目的 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实施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160例,分析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达标水平,对其达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钙、磷、钙磷乘积、iPTH均达标的患者共18例(11.25%),余142例患者(88.75%)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经对比,达标患者和非达标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长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非达标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高于达标患者(P <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中矿物质骨代谢紊乱情况十分常见,发生率高达近90%,高磷血症最为常见,合并高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在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要严密监测生化指标等,积极控制高血压,并提高对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等的认识,使得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
- 耿新洁张争张任重
- 关键词: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
- 线粒体稳态和铁死亡在骨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骨疾病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是长期困扰人们的一类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的,例如遗传、生活环境、药物作用等,人们普遍认为,骨代谢紊乱是骨疾病发生机制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铁死亡与线粒体稳态在调节成骨、破骨、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以及骨相关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总结目前关于线粒体稳态和铁死亡及其在骨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并深入阐述三者之间关系,旨在探寻线粒体稳态和铁死亡在治疗骨代谢紊乱所致疾病潜力和新的研究方向。
- 胡云浩凡一诺陈志文高张卢鸿铎卫杨文祥江梦钰李梓媛方汉军黄泽青刘予豪周驰何伟陈镇秋
- 关键词:骨代谢紊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 从“髓充骨”理论初探干细胞归巢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紊乱的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骨代谢紊乱性疾病,属中医学“骨痿”范畴,病在骨,本在肾。“髓充骨”源于《黄帝内经》,肾藏精、精生髓、髓充骨;女子增龄衰老,肾虚髓亏,骨髓生化乏源,骨失所养,则为骨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属中医学“精”“髓”范畴,是骨髓中的重要细胞群之一,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化为成骨细胞,参与调节骨形成-骨吸收耦联,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过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医“髓充骨”理论,探讨肾、精、髓、骨在骨痿过程中的作用,并阐释精、髓现代内涵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紊乱中的角色,为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防治策略。
- 张海凤韩一旦许云腾卓俊宽张欣李西海肖毅肖毅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归巢骨代谢骨痿代谢紊乱
- 肠道菌群-胆汁酸在骨质疏松骨代谢紊乱中的研究
- 2024年
-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广泛且复杂的相互作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和胆汁酸水平改变存在密切联系。肠道菌群能通过免疫、内分泌等机制调节骨代谢,亦能代谢生成次级胆汁酸进而重塑胆汁酸池。胆汁酸作为肠道菌群的一种代谢产物,可通过结合多种胆汁酸受体参与调节骨代谢,亦可逆向影响肠道菌群结构。本文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并详细阐述肠道菌群、胆汁酸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内在联系、肠道菌群和胆汁酸的互作特点以及肠道菌群-胆汁酸失衡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旨在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陈宇航许云腾张欣梁辉强卓俊宽王珊珊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肠道菌群胆汁酸骨代谢
- 睡眠剥夺诱导骨代谢紊乱及运动调控机制研究
- 2024年
- 睡眠通过促进身体恢复、修复和生长,在改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被认为是一种公共卫生流行病,已有研究证实SD破坏骨微结构,造成新骨形成过程受到抑制,最终对骨骼代谢和骨平衡造成不良的影响。运动作为非医疗干预手段,与骨骼稳态有密切相关性,运动的应力性作用会有效提高骨骼质量。运动能够有效缓解SD的恶性发展,进而减轻SD对骨代谢造成的损害。本文将对SD与骨骼质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论述运动改善睡眠的调控作用,以期为维护骨健康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视角。
- 徐帅王飞薛香莉雷森林汪君民谌晓安
- 关键词:睡眠剥夺骨代谢骨密度
- 熟地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紊乱的“性-效-用”特点探讨
- 2024年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吸收-骨形成耦联失衡为基本发病机制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属中医“骨痿”范畴。基于中医学理论,骨痿为病,以“筋骨肉病在外,肝脾肾虚在内”为主要病机特点。熟地黄之效在脏表现为补肝脾肾,补血滋阴,益精;在体表现为填骨髓、长肌肉、通利血脉。基于现代研究结果,熟地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是多种有效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可能通过多环节、多靶点调控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耦联。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从熟地黄的“性-效-用”特点3个维度,结合中医“五脏一体观理论”的认识,归纳及探讨熟地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旨在贯彻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范式,为更好地研究熟地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挖掘其临床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 许云腾段辛威张欣黄祖儿王鼎珍陈西周家乐陈宇航梁辉强李西海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熟地黄
- 基于“肾主骨”理论探讨慢性肾脏病及骨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
- 2023年
-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Metabolism Disorder,CKD-MBD)是指由慢性肾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矿物质病理改变、骨骼和激素变化等。这类疾病是透析患者的典型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率和骨折风险比正常人高许多。“肾主骨”是指肾精生髓而充养骨的功能,这是中医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几千年来一直被有效地用于指导临床实践。CKD-MBD的发病机制复杂,与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Klotho蛋白、Wnt信号通路等因素相关。文章基于中医“肾主骨”理论探讨CKD-MBD的发病机制。
- 陶芳
- 关键词:肾主骨钙磷代谢甲状旁腺素发病机制
-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体内的钙、磷稳态因长期透析或治疗而被破坏,导致循环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水平异常,从而影响机体的骨矿化、生长和骨强度,这种现象被称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KD-MBD)。CKD-MBD不仅可促进CKD进展,还能够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相关骨代谢生化指标,引起骨质疏松,从而可严重威胁CKD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对于CKD-MBD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其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还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骨代谢生化指标与CKD-MBD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后续临床上CKD-MBD的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新的思路。
- 李贵宇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骨代谢骨形成骨吸收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微小RNA-29b水平与矿物质骨代谢紊乱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29b水平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metabolism disorder,CKD-MBD)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鄂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规律MHD的患者116例作为MHD组,根据血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指标范围将其分为达标组(未合并CKD-MBD)与未达标组(合并CKD-MBD)。另选取体检健康者116名为对照组。检测血清miR-29b、钙、磷、iPTH、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白蛋白(albumin,Alb)、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比较其在各组中的差异。Pearson法分析未达标组miR-29b与各临床指标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iR-29b降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MHD组患者以下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1.50±0.37)mmol/L比(1.12±0.26)mmol/L]、ALP[(96.07±13.54)U/L比(72.39±11.95)U/L]、β2-MG[(1.73±0.51)mg/L比(1.48±0.36)mg/L]、25(OH)D[(21.30±5.47)μg/L比(16.82±3.15)μg/L]、iPTH[(325.08±84.90)ng/L比(50.74±9.36)ng/L];以下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Hb[(114.93±7.26)g/L比(125.74±10.51)g/L]、Alb[(37.25±3.82)g/L比(43.18±4.04)g/L]、miR-29b[(0.72±0.15)比(1.0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6例MHD患者中9例(7.76%)同时达到CKD-MBD指南中规定的钙、磷、iPTH目标值。达标组血清miR-29b表达水平(0.92±0.17)高于未达标组(0.7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达标组血清miR-29b与25(OH)D、磷、iPTH存在负相关(r=−0.592、r=−0.546、r=−0.601,P均<0.05),与年龄、体重指数、透析时间、Hb、ALP、Alb、钙、β2-MG不存在相关性(P均>0.05)。25(OH)D[OR(95%CI):1.627(1.110~2.384)]、磷[OR(95%CI):1.461(1.064~2.007)]、iPTH[OR(95%CI):1.539(1.092~2.169)]是导致miR-29b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29b在合并矿�
- 彭瑞高国胜
- 关键词:血液透析
相关作者
- 李西海

- 作品数:184被引量:1,462H指数:20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骨性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 软骨退变
- 刘亚平

- 作品数:21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骨代谢 卵泡刺激素 糖尿病
- 王梅

- 作品数:410被引量:3,668H指数:2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 陈祥和

- 作品数:85被引量:225H指数:7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骨形成 骨代谢 2型糖尿病 成骨细胞 下坡跑
- 王晓宁

- 作品数:44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 研究主题:石斛合剂 大鼠模型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大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