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0篇“ 骨关节结核“的相关文章
- 关节腔注射治疗骨关节结核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关节腔注射在骨关节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骨关节结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治疗)与观察组(基于常规抗结核治疗采取关节腔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TGF-β、MCP-1及IL-15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细胞沉降率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在基于常规抗结核治疗骨关节结核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关节功能,且可以改善细胞因子水平及血红细胞沉降率水平。
- 刘彦平关小岗
-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关节腔注射关节功能
- 二代测序技术在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评估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85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最终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结核组(骨关节结核155例)和非结核组(非骨关节结核30例)。所有患者病灶标本均经手术或穿刺途径获取(包括51份脓液、89份肉芽组织和45份骨组织标本),且均同时送检NGS、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简称“培养”)及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GeneXpert MTB/R1F,简称“Xpert”)检测。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比较3种检测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检测效能,并分析3种方法检测脓液、肉芽组织和骨组织标本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185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中,NGS检测骨关节结核的阳性率[63.24%(117/185)]明显高于Xpert[54.05%(100/185)]和分枝杆菌培养[35.68%(66/1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982,P<0.001;χ^(2)=37.934,P<0.001)。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NGS、Xpert和培养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74.84%(116/155)、64.52%(100/155)和42.58%(66/155),特异度分别为96.67%(29/30)、100.00%(30/30)和100.00%(30/3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38%(145/185)、70.27%(130/185)和51.89%(96/185),Kappa值分别为0.799、0.590和0.504,AUC(95%CI)值分别为0.867(0.693~0.941)、0.703(0.612~0.784)和0.623(0.529~0.717)。NGS检测脓液的阳性率[80.39%(41/51)]明显高于检测肉芽组织[62.92%(56/89)]和骨组织[44.44%(2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60,P=0.031;χ^(2)=13.335,P<0.001)。结论:NGS技术可明显提高骨关节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检测效能,并以脓液标本的检测诊断价值最高。
- 姚晓伟刘树仁景艳色贾晨光
- QuantiFERON-TB Gold Plus与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在骨关节结核辅助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价QuantiFERON-TB Gold Plus(简称“QFT-Plus”)和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简称“QFT-GIT”)检测辅助诊断骨关节结核的应用价值及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3年4—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骨关节结核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非结核性骨关节疾病患者12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行外周血QFT-Plus和QFT-GIT检测。分析QFT-Plus和QFT-GIT辅助诊断骨关节结核的价值,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11例研究对象中,剔除4例检测为不确定结果者,最终将207例研究对象检测结果纳入诊断性能评估(观察组86例,对照组121例)。QFT-Plus检测的敏感度为95.3%(95%CI:87.9%~98.5%),特异度为70.2%(95%CI:61.2%~78.0%),阳性预测值为65.5%(95%CI:60.2%~77.5%),阴性预测值为95.5%(95%CI:88.3%~98.6%);QFT-GIT检测的敏感度为91.9%(95%CI:83.4%~96.4%),特异度为66.9%(95%CI:57.7%~75.1%),阳性预测值为66.4%(95%CI:57.1%~74.6%),阴性预测值为92.0%(95%CI:83.8%~96.5%)。QFT-Plus和QFT-GIT检测结果的总一致率为91.8%(95%CI:88.1%~95.5%),阳性一致率为92.4%(95%CI:87.7%~97.2%),阴性一致率为90.9%(95%CI:84.9%~96.9%),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32(95%CI:0.756~0.908,P<0.001)。结论:QFT-Plus与QFT-GIT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具有相似的辅助诊断效能。
- 贾红彦范俊孙琦宋瑞雪杜博平董静王颖超邢爱英朱传智李自慧潘丽萍
- 关键词:免疫学试验
- 老年骨关节结核住院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目的了解老年骨关节结核住院患者的衰弱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引起医护人员关注该人群的衰弱评估,为今后开展衰弱管理与干预性研究奠定基础。防止及延缓老年骨关节结核患者衰弱的产生和发展,改善老年骨关节结核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
- 刘文静
- 关键词:老年人骨关节结核衰弱
- 拓展型舒适护理在骨关节结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拓展型舒适护理在骨关节结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70例骨关节结核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拓展型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乐观-悲观[乐观主义-悲观主义量表(OPS)]评分、生命质量[健康生活简表(SF-36)]评分、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乐观评分高于对照组,悲观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躯体疼痛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拓展型舒适护理可提高骨关节结核术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改善乐观-悲观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孔令楠
-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生命质量满意度
- 比较3种检测方法在骨关节结核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在骨关节结核早期临床诊断中,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菌素(PPD)检测和结核抗体检测(LAM-Ig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骨科病区接诊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均使用了三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菌素(PPD)检测和结核抗体检测(LAM-IgG).比较三种诊断方法的差异评分,包括特异性、敏感性和假阳性率(FPR),评估三种检测方法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临床价值.结果:T-SPOT.TB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中,敏感性明显高于PPD试验和结核抗体试验(LAM-IgG);特异度高于PPD皮试;特异度与结核抗体(LAM-IgG)试验比较无显著差异;T-SPOT.TB的假阳性率低于PPD试验;T-SPOT.TB的假阳性率与结核抗体(LAM-IgG)测试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骨关节结核早期诊断,T-SPOT.TB具有优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骨关节结核早期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
- 刘晓富庞菁
-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 118例骨关节结核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118例骨关节结核住院患者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118例骨关节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药敏试验检测来自118例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利福喷丁(Rft)、左氧左旋氧氟沙星(Lfx)、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a)、莫西沙星(Mfx)、对氨基水杨酸(PAS)、克拉霉素(Clr)、利福布汀(Rfb)、卡那霉素(Km)和氯法齐明(Cfz)的敏感性,分析骨关节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初治或复治情况,以及病原学确诊为骨关节结核初治与复治患者耐药类型的差异。结果118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对16种抗结核药的总耐药率为28.0%(33/118),复治患者的总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0%(21/30)vs.13.6%(12/88),P<0.001]。118例骨关节结核患者任一耐药率顺位前7位为Sm、INH、RFP、Rft、Rfb、Pa和Clr,初治患者任一耐药率顺位前7位为Sm、INH、Clr、Pa、RFP、Rft和PAS,复治患者任一耐药率顺位前7位为Sm、RFP、Rft、Rfb、INH、Pa和EMB。118例骨关节结核患者的总单耐药率、总多耐药率、总耐多药率依次为7.6%(9/118)、8.5%(10/118)、11.9%(14/118)。初治患者与复治患者的单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6/88)vs.10.0%(3/30),P=0.691],复治患者多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20.0%(6/30)vs.4.5%(4/88),P=0.017;40.0%(12/30)vs.2.3%(2/88),P<0.001]。结论骨关节结核耐药问题严重,临床医师在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 王潮虹孙晴廖鑫磊晏君龙嗣博郑迈克赵艳王桂荣
-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试验
- 磁共振检查用于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骨关节结合诊断中磁共振检查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等,对比磁共振检查和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等多种诊断结果。结果:X射线诊断的总确诊率是53.75%,CT诊断的总确诊率是62.5%,磁共振诊断的相关总确诊率能够达到96.25%,磁共振诊断的总确诊率比X射线等其他方式的诊断率显著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运用磁共振检查具有十分显著的价值和安全性,诊断的准确率可以显著提高。
- 孙晓琳
- 关键词:磁共振检查骨关节结核安全性
- 综合康复护理在耐药性骨关节结核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耐药性骨关节结核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80例耐药性骨关节结核手术患者(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应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常规组40例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40例于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95.00%)高于常规组(75.00%)(P<0.05)。结论耐药性骨关节结核术后应用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 金丽娟
-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耐药性生活质量负性情绪
- 临床药师参与1例骨关节结核患者抗感染用药会诊的实践与体会
- 2022年
-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骨关节结核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会诊,发现并细化临床问题,整理循证思路,建立同类临床问题的药学监护模式,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对于合并套细胞淋巴瘤等多种基础疾病的骨关节结核患者,不仅需关注抗结核药物在骨关节的有效性,同时应注重抗结核方案中利福平对肝药酶CYP3A4的诱导作用及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特殊病理、生理状态,从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评估与处理、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化等方面进行对骨关节结核患者的有效会诊,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和临床推广。
- 张若英徐颖颖袁媛蔡鑫君
-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套细胞淋巴瘤
相关作者
- 吴启秋

- 作品数:78被引量:33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 研究主题:骨关节结核 脊椎结核 骨关节 外科手术 脊柱结核
- 黄海荣

- 作品数:257被引量:72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 结核 非结核分枝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王桂荣

- 作品数:72被引量:144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 感染疾病 微孔板 非结核分枝杆菌 骨关节结核
- 唐毓金

- 作品数:223被引量:61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骨肉瘤 广西壮族人群 脊柱结核 基因多态性 手术治疗
- 李元

- 作品数:64被引量:163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结核 RIF MTB 骨关节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