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篇“ 骨压缩“的相关文章
- 伴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的切开复位内固定
- 2025年
-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伴有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月作者医院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钛板内固定伴有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评估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平均随访(29.3±8.9)个月。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因行走时中足部位疼痛明显行二次跖跗关节融合手术。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5.3±0.6),(1.2±0.9),P<0.001]和AOFAS踝-后足评分[(50.1±3.4),(83.0±6.3),P<0.001]均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临床结果评定为优3例,良1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4.4%。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台阶征位移距离(step-off sign,SOS)[(4.7±1.2)mm,(1.3±0.5)mm,P<0.001]、M1-M2间隙[(13.4±1.9)mm,(2.3±0.6)mm,P<0.001]、C1-C2间隙[(3.1±1.4)mm,(1.7±0.5)mm,P<0.001]和Meary角[(18.8±8.9)°,(2.8±0.9)°,P<0.001]均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2例患者外侧柱遗留轻度短缩畸形,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跖跗关节炎征象。[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伴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可有效恢复外侧柱长度,避免继发足部畸形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 吴采荣张杰魏世隽
- 关键词:LISFRANC损伤跖跗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
- Mbone仿真骨压缩及扭转生物力学等效性研究
- 2024年
- 在临床应用及骨力学研究中,尸体骨样品稀缺且一致性较差,因此力学等效仿真骨不可或缺。美国Sawbones合成骨是目前世界上最具认可度的力学等效仿真骨,但其模型基于西方人开发,与中国人骨型有差异,尤其是股骨前弓角和前倾角与中国人有较大不同。本文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基于中国人骨特点自研的新型力学等效仿真骨Mbone股骨的压缩及扭转力学性能,验证其力学等效性。本文测试并对比了新型自研力学等效仿真骨Mbone股骨和Sawbones股骨的压缩及扭转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受压时,Mbone股骨压缩刚度比Sawbones略高7.2%,且其压缩破坏载荷在尸体骨范围内,破坏后呈现出与临床相符的股骨颈骨折;Mbone股骨内侧中段偏后方的压应变明显高于Sawbones,其他15个区域压应变与Sawbones高度一致。受扭时,Mbone股骨内旋扭转刚度比Sawbones略低6.7%,外旋扭转刚度比Sawbones低18.3%。Mbone力学等效仿真股骨在压缩及扭转力学性能上均表现出良好的力学等效性,且更贴合中国人骨型,因此认为其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作为尸体骨的力学等效模型。
- 李钰辛鹏刘谟语汪芷萱王君郇勇
- 关键词:股骨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骰骨压缩性骨折外侧柱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外侧柱Lisfranc损伤的治疗效果,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择笔者医院2016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合并骰骨压缩骨折的外侧柱Lisfranc损伤患者108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36例;年龄18~78岁,平均42.4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2例,挤压伤26例,跌落伤30例,其他10例。待患者软组织条件达标后择期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3、6个月及1年门诊随访,评估患者复位效果。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功能受限、感染、肿胀、切口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根据术后1年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和并发症组,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影响因素。结果87例术后3个月被评估为解剖复位,17例被评估为近解剖复位,4例被评估为非解剖复位。与治疗前相比[力线(5.11±1.16)分、功能(19.37±4.12)分、疼痛(18.42±4.14)分以及AOFAS总分(42.90±8.14)分],治疗后[力线(13.48±1.30)分、功能(36.36±4.99)分、疼痛(32.56±5.26)分以及AOFAS总分(82.40±9.48)分]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3.32±0.84)分低于术前[(7.28±1.66)分,P<0.05]。术后1年,1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并发症组年龄、饮酒、糖尿病、受伤至入院时间、Quenu-Kuss分型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糖尿病、Quenu-Kuss分型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年龄、饮酒、糖尿病、Quenu-Kuss分型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 鲍沁蔚李茂林巫宗德刘亮魏国华彭亮刘峻宏张强
- 关键词:内固定LISFRANC损伤
- 针刀干预对中期膝骨关节炎兔软骨下骨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针刀对中期膝骨关节炎(KOA)兔软骨下骨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改良后Videman法制动9周建立模型,分别干预3周。采用蕃红O/固绿染色法光镜下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病理改变,参照Mankin评分标准对软骨退变程度进行评分,对软骨下骨进行压缩力学性能测试,观察最大位移、最大载荷、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结果1)蕃红O/固绿染色及Mankin评分:模型组显示软骨层明显变薄,结构紊乱破坏,软骨下骨板明显增厚,Mankin评分明显升高(P<0.01);针刀组、电针组染色情况改善,Mankin评分显著降低(P<0.01);针刀组与电针组相比,Mankin评分较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压缩力学测试:模型组软骨下骨最大位移、最大载荷、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显著降低(P<0.01);针刀组、电针组最大位移、最大载荷、压缩强度、弹性模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针刀组和电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刀组趋势更接近正常。结论针刀干预可改善KOA兔软骨下骨承受压缩载荷和抗变形的能力,从而延缓KOA进程。
- 王军美秦露雪陈烯琳钟红刚刘聪尹孟庭郭长青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针刀软骨下骨生物力学
- CT联合3.0T超导磁共振成像诊断评估脊柱骨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讨CT联合3.0T超导磁共振成像诊断评估脊柱骨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和随访一年证实的90例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依据良恶性结果将其分为良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良性组(46例)和恶性压缩骨折的恶性组(44例),两组患者均行CT、3.0T超导磁共振成像及两者联合检查,对比3种诊断方法的MRI征象、CT征象、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及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结果: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程度、椎体病变范围、病灶位置、椎体压缩后形态、椎弓根形态、椎体软组织、椎体静脉形态及信号改变的MRI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39,x^(2)=15.548,x^(2)=5.239,x^(2)=4.586,x^(2)=50.094,x^(2)=27.957,x^(2)=6.619,x^(2)=63.707;P<0.05),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41,P<0.05)。CT诊断良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准确率高于恶性压缩骨折(x^(2)=6.727,P=0.014);CT联合MRI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经Kappa检验,3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分别为0.95、0.914和0.876。结论:CT联合3.0 T超导磁共振成像在评估脊柱骨压缩性骨折良恶性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在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 张卓回瑾邱建星
- 关键词:脊柱压缩骨折
- 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Lisfrane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0~70岁,平均41.2岁。所有患者均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18例患者获最终随访,时间1~7年(平均4年)。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56—97分,平均81.9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0~7分,平均1.7分。随访期间出现2例中足创伤性关节炎,伴持续疼痛,经口服药物及支具保护后,仍无明显改善,后经关节融合术治愈,余患者未见骨不连、畸形愈合、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骰骨撑开植骨及辅助外固定治疗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e损伤,可有效恢复外侧柱长度,固定效果可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顾文奇徐宏威施忠民梅国华薛剑锋邹剑王晓康
- 关键词:骰骨足关节骨折
- 自体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术对35例跟骨压缩性骨折患者足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术对跟骨压缩性骨折患者足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自体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压缩性骨折的35名患者进行1年随访研究,观察其手术前后跟骨B?hler角与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愈合情况,并对其足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的跟骨B?hler角明显增大,Gissane角则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名患者中,术后X线片显示有25名已经达到解剖复位、10名接近解剖复位;按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为优的有22例、良10例、差3例,优良率达91.43%。结论 :自体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术对跟骨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足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 黄志锋冼海庭陈卫民
- 关键词:自体骨移植钛板内固定术跟骨压缩性骨折
- 跨关节内固定治疗骰骨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骰骨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手术治疗的骰骨压缩性骨折患者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左足16例,右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8岁。均为压缩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跨关节微型钢板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 28例患者术后获14~20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切口均I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4周。患者术后获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平均16周(14~18周),无行走疼痛、创伤性关节炎、骰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评分标准,入院时评分为52~78分,平均62.6分;术后随访评分为74~96分,平均86.6分。结论切开复位跨关节内固定是治疗骰骨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吴俊杜晓健赵晓明
- 关键词:骰骨压缩性骨折内固定
- 控制骨压缩作用
- 公开用于限制由固定系统的方头螺钉所施加的骨折的压缩作用的系统、装置和方法,上述固定系统包括固定装置、方头螺钉和压紧螺钉。所公开的装置、系统和方法防止由压紧螺钉的过度旋转所引起的通过方头螺钉过度压紧骨折。准确地说,提供方头...
- K.瓦塔纳贝N.K.格鲁辛
- 文献传递
- 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植骨治疗骰骨压缩骨折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总结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支撑固定结合植骨治疗骰骨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10—2012-07采用微型外固定架支撑固定结合植骨治疗骰骨压缩骨折12例(12足)。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获平均13(9~24)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拆除外固定架,2例出现支架螺钉松动。末次随访时3例骰骨外侧壁较健侧短缩约2 mm,9例患足无疼痛、步态正常,3例足背外侧步行轻微肿痛。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73~95分,平均86分。结论微型外固定架支撑固定结合植骨治疗骰骨压缩骨折,既可恢复足外侧柱长度,又不损伤关节面,是治疗骰骨压缩骨折的较好方法。
- 姚书章臧建成刘国强袁令晨左俊水杨宗宇武晔刘核达郜蕾李森田
- 关键词:外固定架植骨
相关作者
- 曾祥龙

- 作品数:212被引量:1,962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正畸治疗 口腔矫治器 上气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直丝弓矫治器
- 黄晓峰

- 作品数:112被引量:40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正畸 正畸治疗 小鼠 支抗 植入
- 马洪顺

- 作品数:344被引量:73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力学系
- 研究主题:蠕变 应力松弛 生物力学 力学性质 粘弹性
- 李洁莉

- 作品数:132被引量:188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护士 神经外科 开颅手术 腹腔 动脉瘤
- 张明磊

- 作品数:17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造影 腰间盘突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创面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