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9篇“ 髓外造血“的相关文章
- 髓外造血的MRI诊断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及分析髓外造血的MRI影像表现,提高对其MRI表现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4年4月行MRI检查并经临床证实具有相应原发病的12例髓外造血患者,对其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临床随访证实为髓外造血。结果: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肿块在胸椎旁8例、骶前4例、胸壁1例、椎管内1例;肝脏、脾脏、胰腺、心肌异常改变为10例肝脏增大,12例肝脏信号减低,1例肝脏内见到局限性病灶,8例脾脏增大并信号减低,1例脾脏内见到局限性病灶,4例胰腺信号减低,2例心肌信号减低;骨质改变为9例脊柱信号减低,其中1例合并脊柱附件骨质膨大,5例肋骨信号减低,其中4例合并肋骨骨质膨大,4例胸廓其余诸骨骨质信号减低,5例骨盆、股骨上段信号减低,其中2例合并骨盆骨质膨大,1例颅骨板障增宽并骨质信号减低。结论:髓外造血在MRI上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及相应的MRI表现,可对髓外造血做出正确的诊断。
- 谭下锐王波
- 关键词:髓外造血影像诊断磁共振成像
- 后纵隔髓外造血1例
- 2023年
- 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EMH)是指在患有某种疾病或骨髓代偿功能不足的情况下,肝、脾、淋巴结等非骨髓组织器官恢复了类似于胚胎时期造血功能的现象。髓外造血常见于肝、脾和淋巴结,发生于后纵隔的髓外造血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后纵隔髓外造血患者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诊断及治疗特点。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冠心病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入院常规胸部CT检查.
- 李治岐孙宏斌卢万朋郑晓芳辛华
- 关键词:髓外造血后纵隔代偿功能造血功能诊疗过程骨髓组织
- Akkermansia Muciniphila感染诱导长期持续性髓外造血的现象及机制研究
- 正常成人体内,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cic stem cells,HSCs)存在于骨髓及其特异的微环境中,当造血系统受到外界压力,如感染,炎症或贫血等情况时,造血干细胞便从骨髓动员至髓外器官如脾脏,或直接在髓外...
- 王雨馨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炎症髓外造血先天性免疫IL-1TLR
- 肝脏PEComa伴髓外造血1例
- 2023年
- 1临床资料53岁女性患者,因“体检发现右上腹包块2天”入院。专科检查:皮肤巩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未触及包块,肝区无叩痛。患者既往体健,无慢性肝炎等病史。实验室检查:AFP、AFP-L3、DCP、CEA、CA19-9等均无异常。肝脏CTA+CTV示(图1 A—C):肝右叶可见类圆形低密度肿块,最大截面约83 mm×75 mm,边界尚清,其内密度混杂,以脂肪密度为主,增强扫描动脉期其内可见多发斑点状、线条状明显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延时期强化程度减弱.
- 向云祥王强冯斌张锡平张锡平
- 关键词:肝脏肿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髓外造血
- 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髓外造血组织增生(extramedullary haematopoiesis,EMH)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06—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EMH患者,分析其CT影像特征。结果共纳入11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47~82岁,中位年龄76岁。11例患者中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灶45个,其中脊柱旁26个,肋骨旁17个,肾脏2个。脊柱旁及肋骨旁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灶的CT表现为呈节段样分布的半圆形或扁丘状软组织肿块影,以宽基底紧贴椎体或肋骨,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的强化趋于均匀,呈中度强化。病灶邻近椎体及肋骨的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相对稀疏、增粗,邻近肋骨膨大增粗。肾脏髓外造血的CT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肾门及肾周软组织密度包绕肾实质,增强呈轻至中度强化。结论EMH有一定CT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及典型影像学特点可做出准确诊断。
- 赵艳蕊张志军
- 关键词:髓外造血组织增生骨髓影像学特征
- 胸腔积液细胞学发现β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1例被引量:1
- 2023年
- 髓外造血(EMH)是β地中海贫血的并发症之一,几乎发生于每个器官,易累及肝脏和脾脏,非肝脾性EMH常累及脊柱和胸部,肺实质和胸膜少见,当累及胸膜时可导致胸腔积液[1-2]。现将β地中海贫血患者并发胸膜EMH出现胸腔积液1例报道如下。
- 陈玲侯香萍肖永宏
- 关键词:细胞学检查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
- 后纵隔特发性髓外造血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髓外造血是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在骨髓外的扩增和分化,病理性髓外造血常伴有骨髓纤维化和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健康患者出现病理性髓外造血称为特发性髓外造血,本文报道了1例原发于后纵隔的特发性髓外造血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 韩银尹万杨帆
- 关键词: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后纵隔特发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 地中海贫血伴纵隔脊柱旁髓外造血1例及文献回顾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伴纵隔旁脊柱旁髓外造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地中海贫血伴脊柱纵隔旁髓外造血一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回顾。结果影像学检查考虑间皮瘤,患者未诉不适,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在CT引导下穿刺,病理结果为髓外造血。结论若在血液病患者中发现多发对称性纵隔脊柱旁肿块,应考虑髓外造血在鉴别诊断中。治疗原发病、放射治疗及手术切除可视患者临床症状进行选择。
- 黄蕾吴新权罗燕彤李娜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髓外造血
- 多灶性髓外造血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伴全身多发性转移1例
- 2022年
- 髓外造血是以骨髓外出现造血组织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病理表现,可以累及任何脏器,最常见的部位为肝、脾、淋巴结,其他部位虽可累及但少见。临床累及多个脏器,且在局部脏器表现为巨大占位的更为罕见。现报道1例误诊为肝脏巨大恶性肿瘤并全身转移的EMH患者,回顾整个诊疗过程,提示临床工作者对多部位EMH提高认识,避免误诊。
- 宋英慧许芳王迪张海玲李想胡玉琳王崇
-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髓外造血肝肿瘤
- 髓外造血的CT及MRI诊断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髓外造血的CT及MRI表现,提高其影像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证实的14例髓外造血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该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14例中11例表现为脊柱两侧多发软组织肿块,其中4例伴肝大、脾大,脾大为著;3例伴胸膜丘状或结节状软组织肿块;2例伴胸骨旁软组织肿块。2例表现为脾大伴脾脏异常低密度灶。1例仅表现为胸骨旁软组织肿块。2例行CT增强扫描呈均匀轻度强化,脂肪成分不强化。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D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髓外造血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能够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 康钰陈静李宁王中秋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相关作者
- 胡晓丽

- 作品数:141被引量:302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胆道闭锁 免疫组织化学 先天性巨结肠 肝纤维化
- 赵林胜

- 作品数:69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胆道闭锁 肾母细胞瘤 胃癌相关基因
- 宋兰云

- 作品数:56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免疫组织化学 肾母细胞瘤 P16蛋白
- 黄仲奎

- 作品数:281被引量:1,54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X线计算机 肝硬化 CT
- 宁培儒

- 作品数:35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肾母细胞瘤 儿童 P16蛋白 横纹肌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