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9篇“ 髓核成形术“的相关文章
髓核成形术后炎症因子与预后转归在不同年龄段的表达变化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髓核成形术后炎症因子表达与预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总结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接受髓核成形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7例(≤44岁)、中年组44例(45~59岁)和老年组29例(≥60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改良版MacNab标准来评价疼痛改善和临床疗效,检测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水平,分别在前1 d,后1 d、7 d、1个月和3个月进行检测。结果青年组和中年组IL-1α和IL-6在后7 d开始下降,VAS评分在后1 d开始下降(均P<0.05),两组优良率接近。老年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在不同时间点较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与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良率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结论髓核成形术后IL-1α和IL-6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预后转归情况,年龄因素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殷海东许国增贺宪王延涛林思薪直彦亮邱太彬
关键词:髓核成形术炎症因子年龄预后转归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
2024年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6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根阻滞联合针刀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和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优于神经根阻滞联合针刀松解,更能够减轻疼痛,改善脊柱功能。
苗海波赵春栋俞晓敏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针刀松解术
内热针腰夹脊穴联合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105例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内热针腰夹脊穴联合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参照组(n=52)和实验组(n=53),两组均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采取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实验组在以上基础再进行内热针腰夹脊穴治疗,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腰椎功能障碍、疼痛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症状的中医症状积分和腰椎功能障碍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镇痛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对其采取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进行治疗的同时后予以内热针腰夹脊穴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可以起到明显改善作用,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赵晓龙杨东卫赵兴民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及其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评估经皮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颈性眩晕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8—2021-08诊治的66例颈性眩晕的临床资料,手组43例采用经皮颈椎髓核成形治疗,非手组23例采用非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颈部疼痛VAS评分、交感神经症状评分、NDI指数,以及治疗后12个月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手组2例因疗效不满意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非手组4例因无法耐受颈性眩晕症状而接受经皮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1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手组4例手部位出现瘀斑,2例主诉声音沙哑,后第2周完全康复。其余患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手组治疗后1、3、6、12个月颈部疼痛VAS评分、交感神经症状评分、NDI指数均低于非手组,手组治疗后12个月左侧与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大于非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组治疗后12个月双侧椎动脉血流量增加总和与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减少程度呈正相关(r=0.679,P<0.001)。结论 经皮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满意,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非手治疗。该式可以增加双侧椎动脉的血流量,而且血流量增加总和与交感神经症状评分的减少程度存在正相关性,提示椎动脉血流变化在颈性眩晕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王昶任恒久
关键词:颈性眩晕椎动脉交感神经
经皮髓核成形术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椎间盘内压力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患者经皮髓核成形术(PN)前后椎间盘内压力变化,探讨PN缓解DLBP的机制。方法选取2023年6-10月该院骨科收治的确诊为DLBP痛行PN的患者30例,前、后即刻分别测量椎间盘内压力,并于前及后1 d、1个月、3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法(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疼痛水平,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疗效。采用线性相关分析观察椎间盘内压力与各疼痛评分变化间的关系,对可能影响后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前比较,患者后即刻椎间盘内压力明显降低,后1 d、1个月、3个月的JOA评分明显上升,VAS及ODI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 d、1个月、3个月手疗效的优良率分别是66.7%、73.3%、63.3%。前与后1 d椎间盘内压力差值、椎间盘内压力降低率与各疼痛评分变化值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椎间盘内压力降低率为PN手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LBP的发生可能与椎间盘内压力增高有关,PN可以有效降低椎间盘内压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刘衡杨崇正吴志浩黄凯华王贯通吴佳璇孙强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
针刀疗法联合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40例
2024年
本研究将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PCN)与针刀疗法联合应用于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治疗,旨在探究二者联合治疗的疗效,为今后临床DLBP的治疗提供指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DLB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资料均衡(P>0.05),见表1。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为L-2024-0504)。1.2纳入标准:经X线、CT及MR等检查确诊为DLBP;接受本研究所用治疗方法;近1周内未接受DLBP的相关治疗;患者依从性好,可以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均知情同意。
翁岳嵩黄坚强蔡冰心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针刀疗法
腰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进行经皮腰椎椎间盘减压49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6例出现椎间隙感染,总感染率1.21%;均为男性,年龄20~61岁,平均33.7岁;接受单节段射频消融3例,双节段2例,3节段1例,共计10个椎间盘。1例前合并2型糖尿病。感染发生间隔时间21~65 d。结果: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40个月,平均24个月。其中2例出现腰背痛伴发热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椎间隙感染伴脓肿;另外4例出现腰背痛但无发热症状,MRI可见感染椎间隙终板或椎体异常信号。1例血液培养出沃氏葡萄球菌,其余5例细菌培养阴性。6例确诊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4例经过保守治疗感染控制,1例行腰椎后路感染病灶清理手,1例行腰椎后路感染病灶清理+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结论:腰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发生椎间隙感染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多节段反复穿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取得疗效的保证。
张立志张阳张志成王俊峰王飞张思萌李放孙天胜
关键词:髓核成形术椎间盘源性腰痛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9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5例,其中行单纯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11例(A组),行等离子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14例(B组)。记录两组前、后1周和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后6个月依据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前VAS评分为(6.36±0.92)分,B组患者前VAS评分为(6.57±0.8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前显著降低(P<0.01)。B组后1周和1、3、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2.43±0.51)、(1.71±0.61)、(1.36±0.49)、(1.29±0.47),均低于A组的(2.91±0.54)、(2.45±0.52)、(2.09±0.3)、(1.82±0.6)分(均P<0.05)。前,A组患者症状评分(8.91±0.94)分,B组(8.57±1.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较前显著降低(P<0.01)。B组后1周和1、3、6个月的症状评分分别为(14.07±1.07)、(14.93±0.73)、(15.5±1.09)、(15.93±0.61)分,均高于A组的(13.18±0.75)、(14.09±0.94)、(14.54±1.08)、(15.36±0.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B组整体优良率为92.9%,A组为81.8%。两组均未发生后并发症。结论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佳,且简便安全。
项廷淼殷世武卞路王溢文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臭氧神经根型颈椎病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消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消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疼痛科的LDH患者65例,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B组(对照组,n=32)予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A组(观察组,n=33)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臭氧消融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前1 d、后3 d、后1个月、后3个月的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节段数、椎间盘突出位置、前NRS评分、前JOA评分、后第3天的NRS评分、住院时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相比,A组NRS评分在后1个月及后3个月均较低(P<0.05),A组JOA评分在后任意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消融治疗LDH较单纯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中远期疗效更佳,且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朱国能杜鑫丹徐露露张铁山姜铁军赵文胜
关键词: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臭氧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疗效
内热针腰夹脊穴结合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观察内热针腰夹脊穴结合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内热针腰夹脊穴结合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靶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Prolo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屈曲范围(LFR)。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JOA、LFR值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rolo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内热针腰夹脊穴结合靶向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简易的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腰椎功能,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赵秋鹤吐尔逊娜依·阿布都热依木康麟
关键词:夹脊穴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相关作者

李放
作品数:253被引量:1,277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 DYNESYS 椎管狭窄 手术治疗 胸椎
杜远立
作品数:140被引量:44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折 关节镜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周跃
作品数:857被引量:6,117H指数:3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 腰椎 椎间孔 微创
蔡平
作品数:48被引量:240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型颈椎病 低温等离子 髓核成形术 益气活血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杨晋才
作品数:186被引量:928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 COFLEX 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