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474篇“ 高校青年“的相关文章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核心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2025年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而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的核心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本研究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教师职业道德等核心素养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师职业发展机会有限;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等。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青年教师核心素养,提出以下对策: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的培训,开展教师职业发展活动,提供充足的教师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激发教师科研能力。结果 可为民办高校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提供有实际参考价值。
杨苗宋茸宋演周钢锋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科研能力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培养路径研究
2025年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对其未来至关重要。针对当前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学校应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培养措施,同时青年教师也须确立清晰的职业规划。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其职业发展,进而提升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王飞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动力机制探究
2025年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凸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地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且提升动力明显不足。针对此现状构建了集动力源、传导机制与调节机制于一体的提升动力机制模型。模型实施面临挑战,需要各方协同联动,合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培养创新实践型高素质人才筑牢根基。
代红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动力机制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研究
2025年
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实际”及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场域”进行分析,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为基础,从建立全覆盖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打造全方位思想政治校园文化、搭建系统化学习评估反馈体系、发挥产教融合优势建立思想引领与职业成长体系,以构建交互循环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探索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实施路径。
吴鹏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分析
2025年
高等教育兼具孕育新技术、创造新技术和运用新技术的多重功能,是技术发展落地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势必发生重大转变。现阶段国家正在推行一系列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这必然会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造成影响,对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时期的教师群体现状、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以及数字化转型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提出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可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进一步促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
李冉李朝明刘文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
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育人技能提升途径探索
2025年
国家推行的一系列新时代教育改革政策对高校教师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关系到了地方高校的发展。本文通过探讨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育人素养内涵和育人能力现状,构建多元育人模式,总结“一线两法三阶四点七维”高校青年教师自身能力与素养提升路径,为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提供参考。
李芸谢培庆
关键词:青年教师育人能力
高校青年大学生婚恋观引导路径探究——基于广西部分高校的调研
2025年
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主要是“00后”群体,他们的成长正值国家强盛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婚恋观,更好地响应国家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文章基于广西部分高校青年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广西高校青年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个人身心成长存在错位、学校教育效能发挥不充分、青年对国家生育政策了解不足。针对以上原因,探究高校青年大学生婚恋观引导路径,包括厚植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提升学校婚恋观教育效能、加强国家生育政策的宣传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育人。
张鸿娜黄启红
关键词:广西高校青年大学生婚恋观
理性捍卫幸福:时间心理账户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的实证分析
2025年
时间是比金钱更为珍贵和重要的幸福要素,对时间的非理性认知会引发时间焦虑并降低幸福感。基于行为经济学关于幸福的阐释及其心理账户理论,运用问卷调查和情景实验法,实证分析时间心理账户对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教师的时间心理账户结构主要包括工作账户、家庭账户、社交账户、休闲账户和健康账户,青年教师将时间大量分配在“高意义低快乐”的工作账户降低了其幸福感,时间心理账户的特征包括价值不等、抓大放小、非替代性、预算控制、支付隔离、关闭困难,与青年教师幸福感呈负相关。青年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时间分配、为零碎时间单独设置账户、平衡工作账户和其他账户、记账、忽视沉没成本等方法,更加理性地认知和分配时间,缓解时间焦虑,捍卫教师幸福。
陈星贾乐涵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行为经济学
“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路径研究
2025年
文章聚焦“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路径,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培养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育资源配置的短板、教学方法的僵化、课程与时代需求的不匹配,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的单一性,文章揭示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紧迫性与挑战。采用综合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包括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更新课程内容以及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些策略旨在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质量,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需求。文章不仅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改进方向。
宗佳瑛赵晨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培养
高校青年教师离职倾向生成过程研究
2025年
教师离职倾向是离职行为的风向标,与教师离职行为的产生息息相关,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降低教师离职倾向、减少离职行为产生是维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关键所在。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理论视角出发,采用质性访谈法对高校青年教师离职倾向进行探究,探讨青年教师离职倾向的生成过程、形成原因与产生影响。结果发现:在生成过程层面,青年教师离职倾向的形成并非短期行为,而是随着入职阶段变化而变化;在形成原因层面,青年教师工作要求的增加与工作资源的匮乏是离职倾向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产生影响层面,离职倾向的生成对学生成长发展、高校运行成本、教师专业发展均会产生影响。因此,降低青年教师的离职倾向,应从明晰青年教师职责、阶梯式减免工作任务、推行教师分类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
陈小满郝广龙
关键词:离职倾向离职行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师队伍

相关作者

谢云
作品数:82被引量:232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研究主题:欠发达地区 高校 实证分析 城镇化 农村信用社
李宝富
作品数:21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 教育 大学教学 高等教育
蒋宗珍
作品数:29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学前教育 青年教师 高校青年 高校青年教师
郝英杰
作品数:18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鞍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青年教师 高校青年教师 新教师 劳模精神
周敏
作品数:48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
研究主题:网络 异构无线网络 光通讯 内存 高校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