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74篇“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相关文章
-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与鉴定被引量:3
- 2024年
- 山东龙口地区某鸡场相继发生以白色水样痢疾、迅速消瘦、采水量增加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通过采集病料接种鸡胚传代培养后分离到一株毒株,对该毒株进行血凝试验、NDV干扰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及雏鸡回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持续的鸡胚传代,第3代开始形成蜷缩胚,第5代蜷缩的胚胎达到50%;第3代到第5代的尿囊液经过1%胰蛋白酶进行处理后具备了血凝性;该分离株在干扰实验中很大程度影响了NDV在鸡胚中的增殖;在雏鸡回归试验中,试验雏鸡感染了分离的病毒后,致死率为60%,发病率可以达到100%;感染鸡出现斑驳肾等病理变化,实验结果充分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鸡肾型IBV。
- 于逢强王春华
- 细胞源与鸡胚源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的差异性研究
- 2021年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对鸡的呼吸道、肾脏和输卵管等器官造成严重损伤,主要引起鸡产蛋率下降和雏鸡死亡。目前通过鸡胚传代获得IBV疫苗株和流行毒株。IBV Beaudette株是目前实验室研究的经典毒株,已经适应人源和猴源细胞,可利用Vero细胞进行制备。有研究表明,IBV感染延迟干扰素的表达,并对JAK⁃STAT信号通路具有拮抗作用。本研究中发现,通过Vero细胞制备的IBV Beaudette株,在感染早期激活STAT1,通过鸡胚制备的IBV Beaudette,则不能有效激活STAT1。进一步研究发现,鸡胚传代的IBV QX株和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亦不能有效刺激JAK⁃STAT信号通路。两种制备病毒的方式分别得到不同的试验结果,推测是由于在病毒感染条件下,Vero细胞分泌到培养液中的细胞因子所致。进一步研究揭示,病毒感染条件下,细胞分泌的因子,瞬时激活了STAT1。本研究对于病毒的制备方式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 楚红燕宫晓倩翁文莲王欢方守国丁铲廖瑛陈丽颖
- 关键词:细胞上清
- 特异性检测TWI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检测TW I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的试剂盒中至少含有两套引物和探针之一,其中第一套检测引物如SEQ ID NO.8-9所示,探针序列如SEQ ID NO...
- 张小荣廖凯吴艳涛郭梦娇陈淑琴张成成鄢坤楚电峰范根成杜元钊
-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株及其疫苗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领域,涉及一种基因编码序列为SEQ ID NO.2的蛋白的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株以及其致弱毒株,其致弱毒株是通过在鸡胚中将该毒株连续传代至第110‑140代次所得。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毒株、其致...
- 张许科孙进忠肖亚朋颜世君田克恭
- 文献传递
- 山东地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被引量:6
- 2018年
- 山东临沂地区某鸡场25日龄鸡群发病,临床表现为气管啰音、咳嗽、打喷嚏,剖检肾脏有大量尿酸盐沉积,疑似感染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为了探究发病鸡群的病因,试验选取120只该场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气管炎病毒致死的病死鸡,进行剖检,取肾、肺和气管等组织器官经过无菌处理后,分离得到若干株病毒,通过临床检查、病毒分离、血凝试验、鸡胚传代试验等方法鉴定。试验表明,所得结果与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病毒的临床特征和特性基本一致,说明引起该鸡群发病的病原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李浩然李哲孟凡生刘世霞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性
- 一种用于检测4/91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试剂盒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4/91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试剂盒,属于RT‑PCR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试剂盒含有一对特异性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4/91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
- 张国中冯金玲徐美玉赵静任颖超
- 文献传递
-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株及其疫苗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领域,涉及一种基因编码序列为SEQ ID NO.2的蛋白的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株以及其致弱毒株,其致弱毒株是通过在鸡胚中将该毒株连续传代至第110-140代次所得。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毒株、其致...
- 张许科孙进忠肖亚朋颜世君田克恭
- 文献传递
-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QD株S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从某发病鸡场分离获得1株嗜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命名为QD株,据GenBank发表的IBVS1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QD分离株s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并将其与国内流行株及参考毒株进行比对。结果显示,IBVQD株S1基因全长为1620bp,S蛋白裂解识别位点为RRFRR。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QD株与国内外疫苗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78.8%~82.2%。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QD株与国内外主要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与近几年国内分离的肾型毒株亲缘关系最近。本试验结果表明IBV肾型毒株在中国广为流行,该毒株可作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株的候选毒株。
- 孙美玉陈冰邢婧珉王寿山吕茂杰何召庆杨保收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
-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D04株M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2014年
- IBV-SD04(以下简称SD04株)为一株临床分离的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该毒株的M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M基因长度为678 bp,编码225个氨基酸,与国内外主要的疫苗毒株和国内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6.6%~99.9%;通过DNAStar软件对M蛋白进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M蛋白的N端前98位氨基酸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抗原性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通过在线软件TMHMM Server v.2.0对M蛋白进行跨膜区分析,结果显示SD04株M蛋白跨膜3次,跨膜区分别位于23 ~40、47~69和79~98肽段区;应用在线软件NetNGlyc 1.0和NetOGlyc 3.1对M蛋白进行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表明SD04株M蛋白无氧连糖基化位点,存在2个氮连糖基化位点.综合以上信息,SD04株可作为疫苗候选株进行研究.
- 陈冰李云霞孙美玉王寿山李亚杰郁宏伟杨保收
- 关键词: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克隆
-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 2012年
- 2012年3月,新郑市某蛋鸡场发生了1例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取剖检病鸡的气管和肺脏组织经过无菌处理,分离到1株病毒。为确定该病毒,应用病毒分离、血凝试验、鸡胚矮小化试验、干扰新城疫病毒复制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RT-PCR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方法鉴定,结果均符合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病毒的生理特性。通过检查结果结合临床、剖检症状,确认该病毒就是鸡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李晓峰郑振宇杨红瑞许保疆张怡磊商艳红
- 关键词:血凝试验RT-PCR鉴定动物回归试验